七种不健康心理偷走你的幸福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4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不善于发现阳光面
  生活中有许多积极的、好的方面,但许多人却忽略了它们,“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是其真实写照。
  2.缺乏信念
  在经过20多年冲刺般的财富赛跑后,一些人除了赚钱,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种缺乏信念与理想的状态,难以产生长久、快乐的幸福感。
  3.老爱比较
  现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竞争中,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你远去了。
  4.不知道奉献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曾显示,在生活中多去帮助他人,能让自己感到更快乐。但现代社会中,乐于无私奉献的人越来越少,斤斤计较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你总算计着“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做这件事值不值得”,就会生活得很累。
  5.不知足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是能知足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了房子想换更大的,有了工作想换更好的,有了钱想赚得更多……这些欲望,指使着人无休止地奔波劳碌,硬撑着去争取登上那“辉煌”的顶峰。
  6.相互不信任
  现代社会虽然通讯高度发达,但人们的心灵却渐渐疏远了。现在的人越来越倾向于“右脑”思维模式,而右脑掌管个体、权力、地位等,对于幸福的感受度是零。幸福感来自左脑的感受,很多时候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人们不再掌握感受幸福的能力。
  7.过于焦虑
  购房、子女养育、家庭养老负担等问题,因为职场晋升空间感到担忧而产生的工作压力,朋友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都成为中国人的“压力源”。在大城市中,无论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多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焦虑状态,这让人们无法从心底感受到幸福。
  
  编辑/平湖秋月
其他文献
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说:“远古时代,胃除了消化外,还发挥着储备的功能,吃饱一顿饿3天也没问题;而现在人们天天有的吃、顿顿吃得好,如果一个人的胃每天能容纳1斤的食物,只需填充一半,就足够其一天所需了。否则,只会让机体超负荷运转,造成一系列健康问题。”  1.肥胖。现代人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来更加困难,多余的营养物质堆积在体内,其后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贵病。“无数科学研究证实,肥
试用一个争论问题作引导,运用拓扑学观点提出极限曲线概念及两个判定定理,同时对问题的争论焦点给出确切的解答,并对定积分定义作一个注记.
通过分析数列极限证明中的常见错误,阐述了深刻理解并用适当地使用"ε-N"语言,有助于提高学员的思考力,培养学员的辩证统一观,对学员进一步深入学习微积分学打下坚实基础.
《长恨歌》是白居易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诗歌给我们塑造了一个集好情人与坏皇帝于一身的“君王”形象。全诗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写生前的欢爱,第二部分写死别后的思念与“长恨
卡夫卡的创作充分利用了人的潜意识,在现实与荒诞之间透露了现代人的心灵秘密。从显意识与潜意识、意图与结果相反的深层心理学角度解读卡夫卡的作品,我们将透过纸背发现比“人
日本大学医学部曾发表了一项“如何自我诊断身心压力”的调查研究报告,可供参考。  该报告列举了30个症状。只出现其中5种症状者,属轻微紧张型,需要留意了,不过只要马上休养就可以获得恢复;有11~12种症状者,属于严重紧张型,必须找专门医师商谈,并进行诊疗才行;有21种以上症状者,在一般日常生活中就会出现适应障碍的情形,而且可能产生身心不适症。总之,出现6种以上症状者,便表示身心状况出现警报了,应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