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幽默语言的运用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ginalwi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会学”、“乐学”,也就是说,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而不仅仅是为了学知识。教师上课和言悦色,学生会感到可敬可亲、心理相融,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语言的幽默与否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地理;幽默语言;素质教育
  
  “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通俗的语言正是反映了现代教学追求目标的哲理。课堂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教师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地理虽然在初中课程中课时较少,属于“小科”,但地理内容广泛,涉及自然、社会、人文等各个方面,因而显得更加贴近生活。因此,幽默的语言在地理教学中可以说是大有用武之地。
  一、在教学中把握住语言幽默的本质特征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愉快地教学,学生愉快地学习,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的语言除了要有准确无误的科学性、严密精练的逻辑性外,还要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活跃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就容易实现乐学、爱学。幽默的语言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教育的本质特征。
  怎样才能做到教育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统一呢?首先,幽默的语言要为教学目的和内容服务。其次,教学幽默应符合学生所理解、所接受的水平。如在讲西南季风对南亚降水的影响时,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如果西南季风总是迟到或早退的话,就容易发生旱灾。”第三,教学幽默应注意把握分寸,不能因讲低级趣味的幽默而使其失去教育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幽默的同时要注意合适的场合和气氛。
  二、研究地理教学中幽默语言的形成规律
  一般的教学语言符合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文字的形式和内容的联系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字、词之间的搭配也有一定的规律,如果能够打破常规,语言的幽默氛围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下面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加以说明:
  1、改变提示语的暗示方向,使学生的心理期望突然落空,从而产生幽默效果。如在讲述火山地震时,可这样补充:“日本地震学者花了六、七年的时间,耗资三十多亿美元来研究地震预报,最后得出结论:准确预报地震——”学生都满怀希望地等待结论,结果却出人意料:“是不可能的!”引得学生哄堂大笑,达到了很强的幽默效果,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从另外一个侧面使学生认识到了地震预报的艰难。
  2、故意错用成语来达到幽默的效果。如在讲述地球半径时可这样说:“现在人们形容见识短浅、狂妄自大的人,常说他是不知道什么?”“天高地厚!”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但是我们现在知道大气层的厚度是2000-3000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所以说,我们已经知道‘天高地厚’了。”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记住了这个知识点。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反语等修辞方法来创造幽默,组织教学。风趣幽默的语言能够克服疲劳、增强记忆、激发学生的思考。如在讲到黄河含沙量高时,不防引用这样一段话:“黄河流走的不仅仅是泥沙,更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它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料约有4000万吨……”如此表述,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树立环保意识。
  4、巧妙地进行情境设置。幽默的情境可以把将要发生的情景还原出来,使之成为有趣味性的材料,让学生感到新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利用漫画《小鸟的悲哀》来说明人类砍伐树木后,鸟类没有栖息地,让学生在幽默风趣的氛围下很自然地联想到保护森林、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5、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情趣,使记忆趣味化。在教学中注意发扬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努力激发学生的情绪活动,是减轻学生记忆负担的有效手段。例如,在讲到我国目前的民工流动时说道:“现在我国人口主要由农村涌向城市,这叫‘农村包围城市’;从内地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迁移,这叫‘孔雀东南飞’。”这样,课堂上学生的情绪一下子活跃起来了,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产生了同步效应。
  6、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幽默因素,构思幽默。在地理教学中能够直接应用的幽默素材并不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构思、挖掘特殊的“素材”才能弥补其不足。如对太平洋的命名:“麦哲伦从南美洲南端的一个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的航行中,一直是风平浪静,很太平,因此麦哲伦就把他渡过的水域叫做‘太平洋’,由于名字吉利,竟被全世界承认了。那么,太平洋上真得很太平吗?”学生哗然。
  7、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机智和创新意识。教学幽默的突变性要求教师们要具有敏锐的头脑,只有机智灵活的头脑才能不断创造灵感、制造幽默。如有一次错把答案A说成B时,急中生智:“正确答案是B……那是不可能的。”幽默需要创造,只有不断地创造积累,幽默才会像泉水一样汩汩不断。
  总而言之,要让学生“愉快”地学,教师必须“愉快”地教,一个教师的感染力能构建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而幽默的语言更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幽默不但是自信的表现,更是智能的闪光,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努力提升教学幽默的艺术品位。
其他文献
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偶发事情,发生一些失控现象,因此,教学机智作为教师的一种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面对课堂上随机出现的事情,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随机应变的技巧。  一、应用信息反馈原理调整教学  与其它任何系统一样,化学教学系统也是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调控。化学课堂教学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因此就需要课堂上随时了解教
期刊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必不可少的因素。在道德情感中有积极的情感,例如对正义的崇敬感,对国家,对集体的热爱等。也有消极的情感,例如对别人做了好事不屑一顾,看到别人取得成绩而产生嫉妒感等。教师在思品课的教学中,就应该遵循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巧妙地运用教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一、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教学中,巧妙地给学生布下谜团,设置悬念,让学生的情感一波三折。在特
期刊
【摘要】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如何实施新课标,把新课标的精神落到实处,是广大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和谐;综合;探究;直观;感受;兴趣;创新;评价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
期刊
新课标政治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政治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政治练习是培养学生政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中如何设计有效作业进行训练呢?因此,在政治作业的设计上着眼于当前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了针对性、开放性、时政性、研究性、兴趣性、主体性,建构新的政治作业设计模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怎样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老师在这一过程该做什么、怎么做?在这方面本文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期刊
【摘要】当前的课程实施最基本的途径是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提高政治课教育实效从而扭转政治课形象的迫切要求。思想政治课“自主—合作—创新”三维复合教学方式正是顺应这种形势的需要而进行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复合教学;操作流程;探索创新    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最基本的途径是课堂教学。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课堂教学就必须进行与时俱进的改
期刊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数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便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情导趣  日本心理学家葛利棘指出:青少年学生有五种最关心的事情,其中占第一位的是“关心教师和自己的关系”。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赏的微笑,一个肯定的手
期刊
初中化学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从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大多数学生,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为他们今后学习化学这门学科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他们学习其他科学知识和今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任何功课的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也就是说:学是教的依据,教的目的。  初中学生有较强的求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认识上也越来越深入。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期刊
【摘要】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的作用,提出了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素质;素质教育    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素质教育的统一体。体育教学是实施
期刊
中学生篮球战术意识是在紧张激烈的教学比赛中合理运用技术瞬时决断能力的表现,是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支配自己采取战术的心理过程的总和。中学生战术意识,要在认识战术意识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思维定式,运用科学的理论和规律加以培养。  一、篮球战术意识  (一)中学生篮球战术意识  1、中学生篮球战术意识是根据教学比赛情况,按照教师的战术原则、目的,对篮球运动基本规律的认识和合理运用,是学生在比赛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