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内涵及特点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hczwh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04年江苏、山东地区部分学校开始使用苏教版教材,2005年大面积推广。由于使用时间较短,对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使用,许多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因此,作为语文课程“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我们,应认真探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以便理解教材,用好教材。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内涵及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2-059-1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继承和发扬以往教材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知识进行细化,推崇个性化,更加强调人文精神,凸显出了以下特点:
  一、注重语文教学规律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部分无处不显示了“以人为本”的编撰核心,该部分20个学习专题分别以“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向度为经,以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为纬,教材编写人员既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又汲取了现代文化氛围,形成了一种更有利于高中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编写方式,这种方式符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个专题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练习,每個专题都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部分,有阅读与鉴赏的具体要求,并侧重于语言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注重教材整合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部分共分成5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体现出了教材编撰者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从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来说,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获得发展,这些方面也是有机融合的。从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呈现方式看,每个学习专题可以兼容和互动,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材料也可以有机整合,这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
  三、重视引导学习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培养。在这一点上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做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在教材中设立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分别通过阅读经典例文,引导学生学会感受阅读对话,提高学生鉴赏能力;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这三种形式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教学特色,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生方式,使学生具有更强的语用能力和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培养开放意识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进一步体现了大语文教育观。首先,引导学生具有宽广的文化视野,在加强文化认同感的同时,尊重多元文化,让学生触摸世界最优秀的文学经典,接受世界先进文化的熏陶。从选文看,据统计,必修本选自外国作家的作品就达28篇之多,这些作家既有英美法等西方主流国家的,也有像波兰、瑞十等小国的。作品风格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兼收并蓄。其次,也反映生活化、综合化理念,密切语文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倡导跨学科、跨领域的语文综合学习。重视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与网络世界的对接。如说明文类除《<物种起源>绪论》、《景泰蓝的制作》等经典文章外,还选入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等较前卫的文章。
  五、强调人文精神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更加侧重专题的建设和练习,不在过分强调知识能力的培养。在选文上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更加丰富,收入不同国家的文章在内,在入选的文章中,超过半数的文章时代性较强,基本都是现代文学家的美文。在专题设计上,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是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向度上设立专题内容,彰显人文精神,熔铸人文内涵。
  写作部分也按照“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自我”的原则将教材有分为五个专题,十九个教学模块。这五个专题都按照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围绕着“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内容进行教学,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重视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强调在写作过程中流露真情实感。
  六、提倡读写结合
  苏教版高中语文最大的突破就是利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基本教学方式是“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而读写结合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参与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在研究、探讨的过程中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说读写结合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最大的创新,能够带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性改变。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虽有以上优点,但也有些不足。如教材虽突出“写什么”,但却忽视了“如何写”,这显然有悖于写作教学的规律,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过分强调人文性,忽视教师作用造成的。由于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写作知识部分较少,在加上例文和评价步骤不够详细,造成了“如何写”的不足,可以说这是整套教材的缺憾之处。
  总之,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的依据。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可依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调整,必要时可以进行重组。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课堂的学习中,学生们的学习负担日益加重,导致学生们的学习质量降低,抑制了学生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在新课改的教学标准下,学校逐渐实施减压政策,减少学生们的作业量,促进学生们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以幽默的语言、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构建趣味性的教学课堂,以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本文以构建高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为主题,分析和探讨了构建这种教学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给各个学科的教学都带来了重要的改革契机,中学音乐教师开始深刻意识到音乐教学和其他学科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联,于是可以把学科合作教学应用到中学音乐教育当中,优化中学音乐教学实践,同时通过学科综合的方式,拓展学生音乐视野,培育学生文化素养。具体而言,中学音乐教师可以积极推进音乐和体育合作教学、音乐与美术合作教学,全面提高中学音乐教学改革效果,推动音体美各个学科质量的提升。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教师应以贴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性为宗旨,以服务于学生的内在需求为目标,以夯实课堂教学为主线,进行多元化构建、精准化实施,进而使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变得“鲜活”。  关键词:整体规划;服务能力;创设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当今社会对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英语教学的方法也成为许多英语教师教学探索的主阵地。英语语感的培养与训练也成为一个新的课题。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  关键词:英语思维;善于积累;交际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3-075-1  英语语感是人
摘 要:良好的秩序感对幼儿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教师要抓住幼儿阶段这一关键期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幼儿阶段是幼儿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对各种常规和秩序有了较深的认识却在行动上不能很好地遵守秩序,因此,教师应在幼儿餐厅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秩序感。本文主要提出了三种有效策略:优化餐厅环境创设、制定角色游戏规则、树立自觉自律意识。  关键词:餐厅;角色游戏;秩序感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情感教育是培育中学生现代人格的核心。音乐是情感培育的极佳载体,中学音乐教学必须以情感培育为基础,遵循和运用音乐长于抒发感情、激发情感的特殊手段,用音乐感染学生,使学生热爱音乐,提升审美能力。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教育;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0-058-1  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过
摘要:语文教学有它自身的特点,它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一个带有艺术性的创造过程。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采取不同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训练学生,让学生在“说”中学习语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3-043-1  语文教学有它自身
摘 要: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高新技术时代需要的是具有高级信息读写能力的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读写能力,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怎样才能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适应将来的变革?本文将这对这些谈谈些许认识。  关键词:新時代;高中;信
摘要: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直是阅读中的一个难题,学生能理解文字层面的内容,却很难把握文本的深层内涵。本文尝试着从作品中的意象以及作者在作品中的留白与“多余”入手,结合苏教版教材的相关内容,研究归纳文本主旨理解的技巧,以期对文本主旨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文本主旨;意象;留白;“多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43-2  阅读似乎一
摘要:新课改以来,国家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得课前预习受到了一定的重视,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上课老师讲,学生听,课后布置大量的练习巩固”的教学模式仍在大部分教师群体中占主导地位,使得课前预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不容乐观。而课前预习作为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课前预习;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