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推出三大举措力促国家级制种基地升级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snow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推出了三项举措,聚焦我国种子基地建设水平不高、生产模式单一、管理服务滞后等问题,突出保供、突出企业、突出服务,全面推动国家级制种基地转型升级。
  突出保供,投入倍增。以保障粮食安全和种源供给安全为底线,以主要粮油作物种子基地为重点,以田间基础设施完善、制种科技装备提档升级为主要内容,提升良种综合生产能力,优化供种结构,改善供种质量。自2021年起,制种大县的奖励资金由每年的10億元提高到了20亿元,单个制种大县年度奖励资金最高可达5000万元,可连续奖励5年。
  突出企业,创新模式。2021年开始实施并逐步推进“1+M+N”模式,推动基地健康发展,即一个作物品种对应选择M家龙头企业与N个基地县对接。制种大县应结合基地建设和发展实际,选择行业排名靠前,有影响力、有科研能力、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对接,实现奖励大县与龙头企业共建基地、共育企业、共促产业的目标。
  突出服务,动态调整。支持地方管理部门完善监管手段,强化主体准入、质量抽查和信息收集等日常管理工作。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实施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立足未来农业生产模式转变,扶持一批服务于耕、种、管、收全程专业化服务的组织,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制种成本,提升种子生产保障和市场竞争能力。全面落实地方政府和企业责任,严格执行“有进有出、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强化绩效考核,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暂停或取消部分任务完成不力、县企结合不紧密的大县奖励及企业扶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2021年开始,探索利用遥感监测、无人机拍摄,构建一体化监管网络体系,重点解决无证生产、非法生产转基因种子等问题。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其他文献
近日,科技部、全國妇联、教育部、工信部、人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中科院、工程院、社科院、中国科协、全国总工会、自然科学基金委等13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措施》坚持性别平等、机会平等,对女性科技人才职业发展中面临的堵点、痛点、难点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改革推进,围绕培养造就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大力支持女性科
近年来,江西省乐安县在创建“六好”村组、培育文明乡风、美化人居环境、丰富文化生活上下功夫、做文章,引导广大群众革除陈规陋俗,倡导文明新风,让崇德向善、孝老敬老、勤俭节约、文明卫生的新风尚在全县各地落地生根。以“六好”村组培育文明新风  “敬老爱亲好、勤奋创业好、卫生生态好、诚信守法好、勤学重教好、邻里和谐好”,乐安县推出的“六好”村组创评是在全县乡村开展的一项培育文明乡风和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