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复习技巧分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lu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初中阶段所学习的各种物理知识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复习阶段应该讲究方式方法,以促进复习效率的提升。本文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探讨,分析了初中物理复习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初中物理复习技巧
   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物理教师和学生并未重视对复习技巧的总结和利用,以简单的题海战术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记忆和应用效果。而这种学习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产生厌倦感。在初中物理复习中,物理教师要以何种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复习方向与技巧的有效引导,提高整体复习效率,继而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值得我们深思。
  一、系统复习法
   该种复习方法主要适合用于阶段性复习,以复习课的形式开展。在复习课中,物理教师需要打破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结合学生所需,整理出复习提纲,在其中体现出各个复习点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复习过程中,先由物理教师提出一个或者多个复习点,随后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对其进行拓展,找出与之相关联的物理概念、定义、公式以及规律等,明确其中的区别与联系。比如,在热学部分的复习中,将“热量”作为复习点,引导学生联想热能、温度以及热现象等,以热量联想到燃烧、温度变化与物态变化等;从热能联想至热能改变方法、大小等。利用此种复习方法,能够在一些相互关联的知识内容间构建起良好的联系,继而形成一个较为直观的“知识树”,方便学生进行理解与识记。
  二、生活化复习法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学习是每一个人的本能反应,而物理学科属于一门应用型科学,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初中阶段很多物理知识都可以在生活当中找到其具体应用实例,因此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开展复习活动,能够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之间的有机融合,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形象化,继而对所学知识内容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复习过程中,可以利用两种方法:①由物理教师为学生提出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对此物理现象展开思考和分析,让学生总结该物理现象中包含我们所学过的哪些物理知识,并分析其物理概念与公式。②由物理教师提出相关的理论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其应用实例,分析其作用原理,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效果。比如在摩擦力相关内容的复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摩擦、滑动摩擦以及滚动摩擦等概念,同时提出减小与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引导学生探寻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对各种现象进行类型分析。对于一些有害与有益摩擦,我们可以通过何种方法减小与增大摩擦力,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
  三、实验复习法
  与其它学科不同,物理教学更加依赖于实验,它是物理教学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而实验教学不仅可以用在新课导入中,还可以利用其辅助复习活动的开展。结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与学生学习特征,以实验探究的方式展开复习活动,同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实验复习法的利用,其最重要的特征便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复习活动的兴趣,优化复习效果。而用作复习的实验内容可以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也可以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先抛出相应问题,随后引导学生开始对实验内容的探究,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实现对问题的思索与解答,从而对所学知识形成更好的理解与识记效果。
   比如在“液体压强”内容的复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与液体重力间关系”的问题。如图1所示,有三个玻璃容器,其底面积均相同,在其中倒入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分析三个容器底面受到压力的大小。
  有些学生由于对此部分知识内容掌握不牢,会回答:“由于F=G,因此三个容器中液体对底部的压力完全相等。”在物理复习课当中,教师可以利用演示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此问题。实验过程选择利用一个开口位置能够调节的塑料容器、天平以及一定量水。我们只要将装有水的容器放置于天平之上,对开口面积进行调节,使其大于、等于、小于底面积。在此过程当中,容器底面积保持不变,因此只要觀察天平示数,便可实现对实验结果的判断。经过实验可以证明,形状不同容器中液体对底部所形成压力不同,甲容器下大上小,由于侧壁会对液体施加方向为斜向下的压力,因此液体对于容器底部所形成的压力超过液体重力,可得F甲>G甲;乙容器上下大小一致,液体对瓶底形成的压力与液体重力相等,可得F乙=G乙;丙容器下小上大,所以侧壁会分担一定压力,导致液体对瓶底压力低于液体重力,可得F丙F乙>F丙。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复习中要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复习过程的技巧性,才能实现高效复习。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要对自身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充分考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其复习过程形成有效引导,以获得更为良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梅家邦.初中物理复习课程的开展技巧总结[J].名师在线,2018(36):62-63.
  [2]柳得余.浅谈初中物理复习方法和技巧总结[J].学周刊,2018(20):53-54.
  (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团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高中政治作为高中生人格塑造重要阶段的必修科目,对学生三观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段时间以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快速创新,以往的应试教育下的人才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素质教育迫在眉睫,社会呼吁的是综合发展的高中生。但是如今的高中政治教育远远达不到素质教育的标准,依旧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填鸭式”的教学。我们意识到传统高中政治教学方式的突
【内容摘要】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条件、自身思想等各不相同,在学习上的发展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针对这一情况,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覆盖率并不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教学计划,规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策略的适用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逐步改善传统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个体差异 初中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 小组合作 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
【内容摘要】科技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在新形势下,学校科技校对对于推动学生科技素养提升、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各中小学校应着力于“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目标,大力推进科技教育,从思想认识、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推动科技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  【关键词】科技教育 中小学教育 科技活动  当前,科技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科技教育进一步在学校落地生根,各
【内容摘要】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渠道。为了适应当下的教学形势,教师要简化文言文内容,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正确的指导学生分析;其次,需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交流探讨,掌握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深入挖掘教材资源,保证课程教学的完整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在初中教育阶段
【内容摘要】现代初中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尤其是英语作为第二种语言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心里压力,很容易产生排斥感。语言的学习注重语感的培养,如果学生缺乏兴趣,很难学好一门语言。在初中英语学习中,不擅长写作成为了许多学生的困难问题,而合作学习法能够有助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本文基于现有的理论,首先介绍了合作学习法的基本内容,然后讨论了初中英语写作中应用合作学习法存在的问题,
【内容摘要】高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内容,学好数学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而且有助于学生认知数学内涵和现实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下教育改革的目标,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当前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运
【内容摘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用于当今的时代,因此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当中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而情景式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对英语听说训练做出探究,分析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初中英语 情境创设 听说训练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
【内容摘要】计算思维已经成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核心素养组成的重要部分。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和通信计算已经在各行业得到广泛认同和应用发展的今天,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计算思维。过去很多教师不敢尝试利用基础编程工具进行教学,只是根据信息技术要求的课本上的知识点来开展教学内容。这样组织教学内容虽然让学生学到一些信息技术的知识,但是对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发展还很局限。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入、合理教学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的几个环节当中,导入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如何进行高效的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学习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导入是一门学问。上课之前,老师要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学生作业里的情况,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巩固情况等,来规划本堂课的导入方式,有的时候,老师要对导入的方式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