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平法巧解过量反应型计算题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p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量反应型计算题不但化学反应原理复杂,而且计算过程也复杂,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难点之一,许多学生一提到这类计算题就有恐惧感,做题时一见到这种题就避开,得分率极低。而直平法能增强学生解答此类化学计算题的自信心、同时提高学生解答计算题技巧和能力,其解题典例如下:
  例1.标准壮况下将336mlCO2气体通入到200ml、1mol/LNaOH溶液中,求反应后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1:2 C.1:3 D.2:1
  解析:酸性氧化物CO2与碱反应可能有三种情况:(1)CO2少量生正盐;(2)CO2过量生成酸式盐;(3)CO2过量不多既生成正盐又生酸式盐。显然题目考查的是第三种情况,解题思路是先把两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计算出来直接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前面,再用未知数x、y来表示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这样化学方程式前面的计量系数就表示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直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0.015 CO2 +0.02NaOH=xNa2CO3+yNaHCO3+1/2(0.01-y)H2O
  由碳元素、钠元素守恒定律可得:
  x+y=0.015、2x+y=0.02
  解方程组可得:
  x=0.005 mol y=0.005 mol
  由上可得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选A答案。
  例2.将120ml、3mol/L NaOH溶液与100ml、1mol/LAlCl3溶液混合,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 7.8g B. 3.9 g C. 3.12 g D. 4.68 g
  解析:铝盐与碱溶液的反应又有三种情况:(1)碱溶液不足,Al3+ 沉淀不完全;(2)碱溶液过量,生成的Al(OH)3沉淀完全溶解;(3)碱溶液过量不多,生成的Al(OH)3沉淀未完全溶解;传统的解题方法是先把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计算出来,再分析是属于三种情况中的那一种:(1)第一种情况用化学方程式:3NaOH+AlCl3= Al(OH)3+3NaCl进行计算;(2)第二种情况的不用计算沉淀质量为零;(3)最复杂的就是第三种情况,要用如下两个方程式样计算:
  3NaOH+ AlCl3= Al(OH)3↓ +3NaCl
  Al(OH)3+NaOH=NaAlO2+2H2O
  解题思路是先计算生成沉淀的质量,后计算溶解的沉淀质量,最后计算剩下的沉淀的质量,计算过程非常复杂,一不小心就会出错,而用直平法只需要代入数据配平离子方程式即可,解析过程如下:
  第一步由题意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0.36OH-+0.1Al3+= Al(OH)3↓+AlO2-+H2O
  第二步由离子方程式两边电荷可得:
  0.36OH-+0.1Al3+=Al(OH)3↓+0.06AlO2-+H2O
  第三步由铝元素、氢元素守恒可得:
  0.36OH-+0.1Al3+=0.04Al(OH)3↓+0.06AlO2-+0.12H2O
  由上可知沉淀的质量为:78×0.04=3.12 g 选C答案。
  此外如果题目中出现离子方程式前面的负电荷多于Al3+ 的物质的量,说明属于第二种情况无沉淀,而正电荷多于负电荷,说明属于第一种情况AlO2-的系数为零,Al(OH)3 的系数为OH-物质的量的1/3。
  例3.将22.4 g铁粉投入到一定量的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假设还原产物只有NO,求反应后的溶液中Fe2+、Fe3+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1:1 B. 2:1 C. 3:1 D. 4:1
  解析:铁与稀硝酸也会有三种情况:(1)铁粉不足反应后的溶液中只有Fe3+;(2)铁粉过量反应后的溶液中只有Fe2+;(3)铁粉过量不是太多反应后的溶液中Fe2+、Fe3+都有,显然此题是考查的第三种情况。可是此题只能计算出了一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显然比前边两道题要难,必须要把另一个已知量利用起来。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先把两个已知数据换算成物质的量,再用x、y来表示Fe2+、Fe3+的物质的量,则可得由题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0.4Fe+H++0.3NO3-= xFe2++yFe3++0.3NO+H2O
  由得失电子守恒和铁元素守恒可得:
  x+y=0.4 2x+3y=0.3×3
  解方程组可得:
  x=0.3mol y=0.1mol
  则有Fe2+、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1,选C答案。
  由以上解析过程不难看出直平法解题的基本思路是:先把已知数据换算成物质的量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再用x、y表示未知物的物质的量,然后利用元素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列方程或方程组,最后解方程,把化学问题数学化,显然比传统的解题方法要简单、方便。
  (作者单位:贵州省绥阳县旺草中学)
其他文献
Web2.0时代,信息资源整合成为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热点。介绍了信息资源整合的意义,阐述了CORBA、中间件技术、开放链接技术等信息资源整合技术的特点、信息处理过程及适用范围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职学院网络教学资源日渐丰富,计算机新技术在高职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计算机新技术在高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计算机新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资源优化策略,探讨了计算机新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教学资源;计算机新技术;资源优化  引言  当代的社会,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
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在于德、智、体、娱、美各个方面,但首先是造就学生取得本学科的成就——学生的音乐素质。使学生通过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基本掌握音乐学科本身的学识、技能和审美能力,初步具有基本的音乐文化艺术修养。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本能和才能,充分体验音乐、领悟音乐,接受音乐带来得欢乐和美感。丰富、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和艺术天地,使他们真正成为音乐的知音和主人。本文从课堂实况的反思、成功案例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科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科学管理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阐述了图书馆科学管理的意义,提出了图书馆科学管理的要求及途径。
本文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投入机制、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及政府调控机制的内涵及作用进行分析,并给出他们之间的逻辑关联图,以理清各创新主体之间的逻辑关
该文从分析“中国梦”提出的由来着手,详细分析了“中国梦”所包含的内涵,结合当今国际国形势,阐述了用“中国梦”思想如何去教育培养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中国梦
基于超图Super Map Objects6组件,构建了C/S模式的山西师范大学新生导航系统。该系统具有电子地图的基本浏览功能、数据管理和查询功能、空间分析功能、校园三维浏览功能、校园动态新闻显示功能,目的在于为新生入学提供导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