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德治国"思想的几个问题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el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为"以德治国"就是要以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和人民,治理国家.它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加强党对道德建设的领导,抓好政治道德建设,坚持以德治政,从严治政,深入开展道德教育,积极营造有利于加强道德建设的舆论文化氛围.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文章还提出了"以德治国"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早在20世纪行将结束的时候,一种世纪性反省和总结的欲望便弥漫于知识界。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现在。当下关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回顾和研讨,1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这种普遍欲望
中国共产党对“以德治国”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建国初期 ,党和政府即提出了基本的道德标准。自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确立了基本的道德规范。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马克斯·韦伯的技术理性实质上并不是理性的 ,而是经验的 ,虽然它具有操作的高度有效性和科学性。正是由于韦伯技术理性的这一性质 ,所以它既不能理性地探索未来社会的历史发
休谟提出如何从"是"推出"应该"的问题.盛庆王来教授借助于决策论的描述一规范的双重性和社会统计平均概念给出一个功利主义的解决方案.张华夏教授对此提出质疑.笔者借助于重
本文认为,电影描述了一个处于特殊地位的"有血有肉的平民"--秦王赢政心灵的复杂及人性的沦落.作者通过对赢政与吕不韦、赢政与嫪(士母)、赢政与赵女三对关系的分析,分别从不
编辑工作集科学美、劳动美、艺术美、创造美、道德美于一身 ,蕴蓄着巨大的审美潜能和美学效应 ,其美学内涵理应得到充分的发掘和研究。编辑审美目标和编辑审美观 ,即把审美作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存在着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发展逻辑和特殊矛盾。这些矛盾在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是不曾遇到或很少出现的 ,并且大都具有“悖论”的性质。就共性而言 ,这些“
目的 探讨教师职业紧张的应对资源状况。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对 146 0例中小学教师和 319例非教育工作的脑力劳动者进行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和应对资源测试。结果 教师应
<正> 多年来,我们一直都是在认识论的意义上理解和解释实事求是,把它界定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仅仅这样理解实事求是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从伦理学的角
期刊
儒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以其对立而互补的态势,对传统的中国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对儒道文化对峙的分析入手,探究了二者互补的特色及其理论根据,揭示出儒道文化流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