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春季低温胁迫下不同核桃品种叶片和子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为筛选抗霜冻能力强的核桃品种提供理
【机 构】
: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省核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 处】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春季低温胁迫下不同核桃品种叶片和子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为筛选抗霜冻能力强的核桃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绿岭’、‘香玲’、‘辽宁1号’、‘上宋6号’、‘中林1号’和‘清香’6个核桃品种为试材,利用人工霜箱模拟春季霜冻害降温过程,设0、-1、-2、-3、-4、-5℃共6个低温处理,以18℃处理为对照,测定低温处理过程中叶片和子房SOD、POD活性及MDA、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个品种抗寒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随温度的降低,6个供试核桃品种叶片和子房SOD、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不同品种上升幅度与达到最高值的温度存在差异,而MDA含量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绿岭’、‘香玲’、‘辽宁1号’、‘上宋6号’、‘中林1号’和‘清香’叶片SOD、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到最大值的温度分别为-4、-4、-3、-3、-3和-3℃,子房上述指标达到最大值的温度分别为-3、-3、-3、-3、-2和-2℃;叶片和子房MDA含量均在-5℃达到最大值;6个品种叶片平均隶属度分别为0.556,0.550,0.492,0.453,0.440和0.439,子房平均隶属度分别为0.509,0.482,0.473,0.445,0.423和0.374。【结论】供试6个核桃品种的抗霜冻能力为‘绿岭’>‘香玲’>‘辽宁1号’>‘上宋6号’>‘中林1号’>‘清香’。
其他文献
【目的】对长白山早春类短命植物堇叶延胡索地下芽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显微观察,并对芽体生长进行测定和相关分析,揭示夏眠期植物个体的发育规律。【方法】于2014年5月至11月在堇叶延胡索生长季和夏眠期,定期挖取块茎进行解剖观察和扫描电镜显微照相,明确地下芽发生发育进程,测定各阶段芽体大小,揭示地下芽生长发育节律。【结果】堇叶延胡索块茎于盛花期完成更新生长,地上生活周期结束后,随即进入2个月左右的休眠期,
【目的】克隆并鉴定金纹细蛾(Phyllonorycter ringoniella)细胞色素CYP6家族基因,并观察氯氟氰菊酯药剂处理后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为金纹细蛾细胞色素CYP6家族基因全长cDNA的获
【目的】对四川地区临床分离的437株健康动物源及82株患病动物源大肠杆菌(E.coli)的耐药性及其机制进行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3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和11种
【目的】从油菜根际土壤中筛选油菜亲和性根际菌株,以期获得油菜专用优良特异性根际促生菌。【方法】采用常规稀释平板法从油菜根际筛选油菜根际细菌,提取油菜凝集素进行复筛,获
【目的】研究易捕鲤的群体遗传结构,为其优良性状的稳定保持和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96尾易捕鲤个体的鳍条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利用30对微卫星标记进
【目的】筛选高水分苜蓿草捆最适的人工辅助干燥条件,为克服第二、三茬苜蓿收获易受雨淋且叶片损失严重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择影响高水分打捆人工辅助干燥苜蓿品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纯化嗜热脱铁去硫弧菌(Deferribacter desulfuricans)解旋酶DePif1,并对其结合与解旋DNA的活性进行分析,为Pif1家族解旋酶结构和功能的阐明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