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信息通信集团向外界透露,西门子将注资3000万欧元,扩大在华3C基地。这是跨国电信巨头在中国争夺电信市场打响的又一枪。自从20年前诺基亚敲开中国电信市场大门后,国际电信大鳄们蜂拥而入,抢夺中国市场,相互之间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竞争,如今又呈现了两大新动向:实施本土化战略和瞄准3C这块蛋糕。
实施本土化战略
在中国通信大发展初期,几乎所有电信产品都被国际通信巨头所垄断。在十几年后的今天,国内市场上除了CSM产品由于有技术陷阱原因使国际巨头保持一定优势之外,从程控交换机到光通信产品,再到数据产品、CDMA产品等几乎都被国内厂商的产品所替代或者正在被替代。手机产品在不远的几年前还是国外品牌的一统天下,短短5年之内,国内产品已经是铺天盖地,超过半壁江山,即使摩托罗拉、诺基亚这样的手机巨头,说话的底气已越来越不足了,洋电信在中国市场正逐渐溃退。
于是跨国公司使出本土化这一招,试图营造一种“本乡本土”的亲近感、认同感。除了进行本土化生产和研发外,跨国电信公司中国区的人力资源也开始本土化。
最近诺基亚起用华人总裁何庆源任中国区总裁,使诺基亚更具有本土化的品牌亲和力。品牌亲和力是指消费者对于某品牌所产生的亲近感,并愿意购买使用的一种感情量度。培养品牌亲和力是吸引新用户、留住老用户的一个重要手段。凡是在中国本土生根开化结果的国际品牌均深谙此道,为的就是让消费者觉得他们是自己人,能够与之亲近。华人总裁更懂得本土手机消费者的心理,更有亲和的人脉关系。 在中国,西门子本土化的员工队伍也得到了很快成长,西门子在在中国2万多名员工中,外国员工所占比例仅仅为1%左右。为培养本土管理者,1997年成立于北京的西门子管理学院SMI(Siemins Management lnstitute)开设了管理培养基项目。西门子管理培训项目是西门子全球培训理念的一个组成部分,西门子全球管理培训教程从低到高依次包括五级课程S5-S1。而西门子管理学院负责的是中国以及部分亚洲国家的S4和S5的课程设计和执行。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参加管理培训课程的员工人数已经有1200人。在中国的西门子白领员工中,15%以上都参加过为高潜质员工提供的西门子高级管理培训,20%的人上完S5后又上了S4,而80%以上的参加西门子秘理培训的员工都仍旧在公司工作,从而保证了西门子在中国持续稳定的客户关系。瞄准3G这块蛋糕从3G被中国信息产业部提上议事日程之日起,中国3G就成为整个国际信息产业的焦点话堤题。根据业内专家的分析预测,中国的3C市场将可能在2005年大幕初启,而在2010年3G业务将可能达到每年约2500亿-3300亿美元之巨。中国的3G市场,无疑是世界上任何一家相关企业都不容错过的大蛋糕。
由于3C技术是一种能力增长型的电信技术变革,因而原有电信产业竞争格局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延续。其中,日韩企业如LG、三星、松下等,将起码在3G初期继续它们在造型和功能设计以及能够推出大量新机型的特长;其他的国际巨头,如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以及索尼一爱立信等,依然会将他们技术领先的优势带入3G时代。
要能赢取未来的中国市场,就必须首先打动中国消费者。为此各大厂商纷纷加快了针对中国市场3G手机的研发与展示。诺基亚、摩托罗拉、夏普、三星以及索尼一爱立信等平就对其3G手机开展声势浩大的市场活动。虽然严格来说,3G手机在中国还是一种尚未正式民用的产品,但各大跨国公司你方唱罢我登台,在接踵而至的产品展示与技术发布中,各大企业不断地暗中角力, 以争取潜在的市场份额。
有人形容3G的发展像是一场资金流的赌博,赌对了将是大量资金的获得,赌输了,大量的投资将一无所获打水漂。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该次中标厂商中,朗讯获得了总容量27.5%的合同,网络容量最大;摩托罗拉得到的合同金额则高达4.07亿美无;金额最多。种种迹象表明,3G大战前夕的人才争夺战的硝烟已经弥漫。自2004年初,不少大型通信技术公司开始大规模向外招聘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比如,诺基亚在其公开网站上招聘北京、福州、广州、杭州、昆明、南昌、上海、郑州等地技术经理。类似的人才需求信息也出现在高通、爱立信和贝尔阿尔卡特的网页上。这些公司在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实行大规模的人员招聘计划,为即将到来的3G执照发布“招兵买马”。
实施本土化战略
在中国通信大发展初期,几乎所有电信产品都被国际通信巨头所垄断。在十几年后的今天,国内市场上除了CSM产品由于有技术陷阱原因使国际巨头保持一定优势之外,从程控交换机到光通信产品,再到数据产品、CDMA产品等几乎都被国内厂商的产品所替代或者正在被替代。手机产品在不远的几年前还是国外品牌的一统天下,短短5年之内,国内产品已经是铺天盖地,超过半壁江山,即使摩托罗拉、诺基亚这样的手机巨头,说话的底气已越来越不足了,洋电信在中国市场正逐渐溃退。
于是跨国公司使出本土化这一招,试图营造一种“本乡本土”的亲近感、认同感。除了进行本土化生产和研发外,跨国电信公司中国区的人力资源也开始本土化。
最近诺基亚起用华人总裁何庆源任中国区总裁,使诺基亚更具有本土化的品牌亲和力。品牌亲和力是指消费者对于某品牌所产生的亲近感,并愿意购买使用的一种感情量度。培养品牌亲和力是吸引新用户、留住老用户的一个重要手段。凡是在中国本土生根开化结果的国际品牌均深谙此道,为的就是让消费者觉得他们是自己人,能够与之亲近。华人总裁更懂得本土手机消费者的心理,更有亲和的人脉关系。 在中国,西门子本土化的员工队伍也得到了很快成长,西门子在在中国2万多名员工中,外国员工所占比例仅仅为1%左右。为培养本土管理者,1997年成立于北京的西门子管理学院SMI(Siemins Management lnstitute)开设了管理培养基项目。西门子管理培训项目是西门子全球培训理念的一个组成部分,西门子全球管理培训教程从低到高依次包括五级课程S5-S1。而西门子管理学院负责的是中国以及部分亚洲国家的S4和S5的课程设计和执行。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参加管理培训课程的员工人数已经有1200人。在中国的西门子白领员工中,15%以上都参加过为高潜质员工提供的西门子高级管理培训,20%的人上完S5后又上了S4,而80%以上的参加西门子秘理培训的员工都仍旧在公司工作,从而保证了西门子在中国持续稳定的客户关系。瞄准3G这块蛋糕从3G被中国信息产业部提上议事日程之日起,中国3G就成为整个国际信息产业的焦点话堤题。根据业内专家的分析预测,中国的3C市场将可能在2005年大幕初启,而在2010年3G业务将可能达到每年约2500亿-3300亿美元之巨。中国的3G市场,无疑是世界上任何一家相关企业都不容错过的大蛋糕。
由于3C技术是一种能力增长型的电信技术变革,因而原有电信产业竞争格局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延续。其中,日韩企业如LG、三星、松下等,将起码在3G初期继续它们在造型和功能设计以及能够推出大量新机型的特长;其他的国际巨头,如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以及索尼一爱立信等,依然会将他们技术领先的优势带入3G时代。
要能赢取未来的中国市场,就必须首先打动中国消费者。为此各大厂商纷纷加快了针对中国市场3G手机的研发与展示。诺基亚、摩托罗拉、夏普、三星以及索尼一爱立信等平就对其3G手机开展声势浩大的市场活动。虽然严格来说,3G手机在中国还是一种尚未正式民用的产品,但各大跨国公司你方唱罢我登台,在接踵而至的产品展示与技术发布中,各大企业不断地暗中角力, 以争取潜在的市场份额。
有人形容3G的发展像是一场资金流的赌博,赌对了将是大量资金的获得,赌输了,大量的投资将一无所获打水漂。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该次中标厂商中,朗讯获得了总容量27.5%的合同,网络容量最大;摩托罗拉得到的合同金额则高达4.07亿美无;金额最多。种种迹象表明,3G大战前夕的人才争夺战的硝烟已经弥漫。自2004年初,不少大型通信技术公司开始大规模向外招聘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比如,诺基亚在其公开网站上招聘北京、福州、广州、杭州、昆明、南昌、上海、郑州等地技术经理。类似的人才需求信息也出现在高通、爱立信和贝尔阿尔卡特的网页上。这些公司在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实行大规模的人员招聘计划,为即将到来的3G执照发布“招兵买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