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对苯氧化过程影响机制的实验研究

来源 :燃料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198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高含氯垃圾气化-燃烧工艺中焦油的氧化裂解过程,利用均相管流反应器配合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以C6H6为焦油模型化合物,对比研究了氯参与前后,裂解产物组成和氧化完全程度随温度和当量比的变化,探索了氯对C6H6氧化裂解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低温下氯对C6H6的氧化有明显的激发作用,但由于氯对OH的消耗,对裂解产物进一步转化为完全氧化产物CO2又存在抑制作用。此外,在高温低当量比条件下氯对聚合反应也有促进作用。因此,在工程应用中,高含氯垃圾气化产物的燃烧可适应更低的温度,但应避免高温低当量比反应环境的形成以
其他文献
在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块匹配及小波变换技术相结合的图像去噪法,首先估算含噪图像的噪声方差,然后对图像进行分块匹配,构造各相似块的三维数据组,对其进行3D小波变换,再以噪声方差迭代形式,获得最佳软硬阈值对高低频系数分别做去噪处理,最后对低频DC系数做细节锐化运算。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既能有效地减轻图像中噪声,又具有较好的形状和细节保持能力,在图像的信噪比和主观视觉上都优于传统的软阈值、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几经周折,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唐朝黑石号沉船宝藏中的部分文物将赴美展出。这批在海底沉睡千年的唐代瑰宝,向世人证明“环球贸易”的概念早在1200年前的唐代就已经相当发达,环球化并不是现代人的新发明。来自黑石号的78件沉船寶藏,3月7日起将在纽约的亚洲学会博物馆公开展出。这个名为《海洋的秘密:唐代沉船与亚洲早期贸易》的展览将持续到6月4日。
【摘 要】中国画丰富的色彩是通过不同种类的颜料表现出来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绘画作品上的色彩会变化或者脱落,通过了解颜料成分可以为色彩的复原与加固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色彩 颜料 复原加固  一、引言  于非闇先生在《中国画颜色的研究》一书中指出:“中国绘画的色彩,鲜艳明快,历久不变,是经过画家们不断地劳动创造的结果。一方面是选择原料,加工炼制,一方面是利用胶矾,使它固着不剥不落。”依
径向基函数网络(RBFN)是当前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并以其优良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针对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文章提出用RBF神经网络进行图像特征提取,并给出了RBF神经网络构建过程及选Gauss函数为径向基函数的优势,最后设计并完成实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了训练好的RBF网络对边缘特征提取的有效性,也证实了选择良好的高斯函数宽度,可以得到较优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