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医药人才分类培养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ia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近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状况,本文从国家中医药战略发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角度,分析了中医药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论述了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中医药人才分类培养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围绕中医药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提出了高职本科中医药教育在培养临床适用型、新师承型、创新发明型和国际型人才的4种分类培养的路径和措施,以实现中医药医疗、保健、继承、教育、创新、产业、文化和海外发展全方位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其他文献
面对医学知识技术的持续更新、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等诸多挑战,确保和提升我国医疗行业的服务质量和医师职业精神水平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梳理了医师职业精神的分析框架的演化情况,进而借助自我决定理论中基于动机结构和基本心理需求的人类自主行为解释,对于医师职业精神培养、特别是医师职业身份形成进行了探讨。
本文通过对拉萨地区妇产科学领域专业技术队伍的现状调研,并结合本领域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诊治的需求,希望能够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充分认识本领域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妇产科学领域人才培养和专业队伍建设的措施。
通过分析2013年~2015年非中医类高等院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中医类别、中西医结合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参考人数、通过人数、通过率以及总通过率,来评价非中医类高等院校培养中医执业医师的能力。结果显示,2013年~2015年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总通过率分别为60.41%、60.28%、60.62%,学校通过率最高为93.55%、90.00%、90.53%,最低为34.0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