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源是未来的趋势,它能让企业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红帽公司亚太区高级市场总监Frank Feldmann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如果不采用开源架构,企业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从Linux操作系统到开放混合云,红帽公司在不断拓宽产品领域的同时,始终坚持“开源、开放”这一核心原则,并让其客户和合作伙伴从开源中持续获益。
混合云给客户更多选择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未来混合云将大行其道。“无论物理环境、虚拟环境还是云环境,都将由软件来管理。”Frank Feldmann表示。
红帽的开放混合云体系覆盖了IaaS和PaaS,其中PaaS是云计算市场上的下一个热点。如今,包括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以及云计算企业都将PaaS作为主攻方向。早在2012年,红帽就推出了其PaaS平台——OpenShift企业版。这是一个专为企业级的开发者设计的开放的云开发平台,可部署在私有、公共或混合云中,能对开发人员的流程进行优化和标准化,从而加快IT服务的交付速度。“构建于开源架构之上的OpenShift充分显示了其灵活性和应用的简捷性,可以更好地支持企业用户的开发,让开发者可以更加专注于业务和创新,而不必在底层基础架构上消耗更多精力。”Frank Feldmann表示,“PaaS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它可以给开发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选择。”
构建生态圈
不仅互联网企业,就连一些传统行业的用户也开始喜欢并采用OpenStack开源云架构。对于OpenStack,红帽一直是坚定的支持者和积极的贡献者。据Frank Feldmann介绍,在“代码先行”的原则指导下,红帽对于OpenStack的代码贡献率保持第一。“OpenStack的推广应该借鉴Linux的成功经验。无论是Linux还是OpenStack,如果想迅速取得突破,都应该基于核心技术构建广泛的生态圈,覆盖技术、业务以及市场推广等层面。”Frank Feldmann表示,“基于开源的标准化的架构,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是先决条件。”
在11月初举行的OpenStack峰会上,记者看到许多参展商表示,其基于OpenStack打造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都通过了红帽公司的认证。在推广OpenStack的过程中,红帽正在逐步建立起以红帽云计算框架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并以此为基础推动OpenStack的商业化进程。据Frank Feldmann介绍,除了提供基于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认证,红帽公司还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现在,市场上率先采用OpenStack开源云架构的大多是互联网企业。不过,Frank Feldmann认为,互联网企业并不是OpenStack最主要的客户群,很多传统企业都开始对OpenStack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金融、媒体等越来越多的行业客户都开始转向OpenStack开源云平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开源可以节省大量成本。
SDDC日益完善
从Linux到开放混合云,红帽的开源之路越走越宽。通过有针对性的收购,红帽从服务器虚拟化、存储、中间件、管理等多个层面不断扩充原有的产品线,形成了面向数据中心的完整产品堆栈。在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SDDC)大潮席卷而来时,红帽公司在产品层面已经做好了准备。
“从公司层面,我们十分重视SDDC。”Frank Feldmann举例说,“2011年我们收购开源存储软件厂商Gluster,其实就为软件定义的存储埋下了伏笔。再比如,我们的开源虚拟化软件KVM短短几年间已经在企业中得到了大量部署。在软件定义的网络(SDN)方面,我们则采取了‘借力’的原则,基于OpenStack与思科、博科等众多网络厂商开展紧密合作。在中国和日本市场上,许多软件厂商主动找上门,希望与我们一起开发软件定义的网络产品。”
混合云给客户更多选择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未来混合云将大行其道。“无论物理环境、虚拟环境还是云环境,都将由软件来管理。”Frank Feldmann表示。
红帽的开放混合云体系覆盖了IaaS和PaaS,其中PaaS是云计算市场上的下一个热点。如今,包括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以及云计算企业都将PaaS作为主攻方向。早在2012年,红帽就推出了其PaaS平台——OpenShift企业版。这是一个专为企业级的开发者设计的开放的云开发平台,可部署在私有、公共或混合云中,能对开发人员的流程进行优化和标准化,从而加快IT服务的交付速度。“构建于开源架构之上的OpenShift充分显示了其灵活性和应用的简捷性,可以更好地支持企业用户的开发,让开发者可以更加专注于业务和创新,而不必在底层基础架构上消耗更多精力。”Frank Feldmann表示,“PaaS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它可以给开发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选择。”
构建生态圈
不仅互联网企业,就连一些传统行业的用户也开始喜欢并采用OpenStack开源云架构。对于OpenStack,红帽一直是坚定的支持者和积极的贡献者。据Frank Feldmann介绍,在“代码先行”的原则指导下,红帽对于OpenStack的代码贡献率保持第一。“OpenStack的推广应该借鉴Linux的成功经验。无论是Linux还是OpenStack,如果想迅速取得突破,都应该基于核心技术构建广泛的生态圈,覆盖技术、业务以及市场推广等层面。”Frank Feldmann表示,“基于开源的标准化的架构,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是先决条件。”
在11月初举行的OpenStack峰会上,记者看到许多参展商表示,其基于OpenStack打造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都通过了红帽公司的认证。在推广OpenStack的过程中,红帽正在逐步建立起以红帽云计算框架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并以此为基础推动OpenStack的商业化进程。据Frank Feldmann介绍,除了提供基于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认证,红帽公司还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现在,市场上率先采用OpenStack开源云架构的大多是互联网企业。不过,Frank Feldmann认为,互联网企业并不是OpenStack最主要的客户群,很多传统企业都开始对OpenStack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金融、媒体等越来越多的行业客户都开始转向OpenStack开源云平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开源可以节省大量成本。
SDDC日益完善
从Linux到开放混合云,红帽的开源之路越走越宽。通过有针对性的收购,红帽从服务器虚拟化、存储、中间件、管理等多个层面不断扩充原有的产品线,形成了面向数据中心的完整产品堆栈。在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SDDC)大潮席卷而来时,红帽公司在产品层面已经做好了准备。
“从公司层面,我们十分重视SDDC。”Frank Feldmann举例说,“2011年我们收购开源存储软件厂商Gluster,其实就为软件定义的存储埋下了伏笔。再比如,我们的开源虚拟化软件KVM短短几年间已经在企业中得到了大量部署。在软件定义的网络(SDN)方面,我们则采取了‘借力’的原则,基于OpenStack与思科、博科等众多网络厂商开展紧密合作。在中国和日本市场上,许多软件厂商主动找上门,希望与我们一起开发软件定义的网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