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肺内源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大肠埃希菌导致的大鼠肺内源性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肠埃希菌气管注射制作大鼠肺内源性ALI模型,设氢化可的松干预组(HC组)、模型对照组(C组)及正常对照组(N组).给药后12、24、36 h予机械通气,监测血压、血气、胸肺动态顺应性(Cdyn),计算肺指数,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总蛋白含量及IL-8、IL-10、TNF-α浓度.结果 HC组各时间点血压均明显高于C组(P<0.05).HC组病死率为21%,与C组(23%)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HC组12 h肺指数为(0.333±0.082)%,明显低于C组[(0.432±0.137)%].HC组24、36 h BALF总蛋白含量为(874.55±426.97) mg/L、(735.95±244.33) mg/L,明显低于C组[(1 468.52±433.38) mg/L、(1 350.95±681.66) mg/L];HC组BALF中IL-8浓度[(69.66±13.07) ng/L、(61.49±15.27) ng/L]明显低于C组[(91.37±24.59) ng/L、(98.97±17.77) ng/L];HC组36 h BALF中IL-10浓度为(173.92±38.28) ng/L,明显高于C组[(136.46±34.00) ng/L];HC组12、24、36 h BALF中TNF-α浓度[(343.13±50.19) ng/L、(277.92±84.51) ng/L、(305.87±61.59) ng/L]均明显低于C组[(467.51±76.09) ng/L、(360.12±34.69) ng/L、(375.26±25.79) ng/L].结论 单次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大肠埃希菌导致的大鼠肺内源性ALI能维持血压稳定,可短时间减轻肺水肿,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NRF)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以提高其救治成功率.方法 分析126例NRF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 NRF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病率为23.4%,病死率为17.1%,原发病以呼吸系统疾病最多,主要构成疾病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3.3%)、新生儿吸入性肺炎(26.2%)、社区感染性肺炎(15.1%)、胎粪吸入性肺炎(7.14%);早产、多胎、宫内窘迫和出生后窒息是常见病因
例1,男,30 min,因母孕期彩超提示胎儿脑积水改变,为求进一步确诊,婴儿出生后即入我院.患儿系G5P1(其中1次自然流产,3次人工流产),胎龄37周,体重3 390 g,其母孕晚期患妊高症、胎盘早剥行剖宫产,羊水、脐带无异常.患儿Apgar评分1min及5min均为10分.其母孕36周行彩超及胎儿头MRI检查提示脑积水改变。
期刊
目的 分析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运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策略对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4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研究因素包括性别、原发病、感染部位、培养结果 、并发症、治疗措施等16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46例)占同期住院患儿总数的0.78‰,其中40例有心脏疾患,左侧心内膜炎的发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克雷白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感染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 2004年10月~2006年10月从住院患儿的痰、粪便、尿、血等标本中分离培养出338株肺炎克雷白杆菌,先用纸片扩散初筛法选出产ESBLs可疑菌株后,再用双纸片法确证为产ESBLs菌株.结果 ESBLs肺炎克雷白杆菌占全部测试菌的25.4%,ESBLs菌株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ESBLs菌株(P<0.01).结论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胃肠功能衰竭是衡量危重患儿病情严重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对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院NICU收治的新生儿急性胃肠功能衰竭75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期刊
根据上海市两个区活产婴儿前瞻性调查,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发病率为6.78‰,估计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先心病患儿达15万左右.其中肺动脉高压(简称肺高压)为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及部分复杂重症先心病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未经外科手术的先心病患儿约30%将发生肺高压,其中一些将发展成为器质性肺高压,直接影响患儿的预后及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指征的选择[1]。
期刊
目的 探讨新生儿死亡原因的构成及其与日龄、胎龄、年份的关系.方法 分析整理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5月间107例住院期间死亡新生儿尸检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结果 40.2%死亡患儿于生后24 h内死亡,72.9%死亡患儿于生后7 d内死亡.7 d内最主要死因为窒息性因素(48.6%),7 d后最主要死因为先天发育畸形(34.5%)和出血性疾病(34.5%).早产儿最常见死因为肺透明膜病(29
1 病历摘要   患儿,女,9岁,以"发作性视物不清,间断发热、昏迷18?d"为主诉入院.18?d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过性双眼视物模糊,夜间自觉眼球疼痛,晨起后又间断有黑朦发作,之后逐渐出现烦躁不安、肢体无力,于傍晚时分患儿突发抽搐,表现为意识丧失,头后仰,右侧肢体屈曲,持续时间不详.抽后呕吐1次,呈喷射性,为胃内容物,随即进入昏迷状态.昏迷后患儿呈现姿势异常,表现为双眼直视,双上肢屈曲,双下肢
期刊
目的 探讨近年来Ⅲ级新生儿病房早产儿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我科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住院的643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新生儿中早产儿占33.6%.早产多数有明确的原因,以胎膜早破、妊高症、多胎妊娠为主要原因.402例(62.5%)早产儿存在一种或多种并发症,主要为早产儿脑损伤、脓毒症、湿肺、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高胆红素血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呼吸窘迫综合
目的 观察Merocel高分子止血膨胀材料在血液病鼻出血患儿鼻腔填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Merocel高分子止血膨胀材料对32例患儿(Merocel组)进行鼻腔填塞,以凡士林纱条对35例患儿(对照组)进行鼻腔填塞.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舒适程度、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抽出时出血量、难易程度及恢复通气时间.结果 在舒适程度、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抽出时难易程度、出血量、恢复通气时间方面Merocel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