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刺电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24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中医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临床资料在本院专科病房与门诊选择符合美国脊髓损伤协会2000年ASIA诊断标准[1]的患者共48例,男35例,女13例;年龄18~70岁之间;发病在4周之后处于脊髓休克期后恢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4例,脊髓完全性损伤10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14例。对照组24例,脊髓完全性损伤9例,脊髓不完全损伤15例。所有患者均经过CT和MRI检查确诊。2方法2.1治疗组(1)齐刺电针。取穴:主穴分为3个平面取穴,即脊髓损伤平面,上平面(脊髓损伤节段的上1个节段)及下平面(脊髓损伤节段的下2
其他文献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2006-03-2007-02住院病人,共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其中男14例,女26例,年龄19-72岁,平均55岁;初次发病22例,反复发作14例;病程2-5年不等,本
针对目前客户流失预测方法的不足,在利用训练样本中不同类个数比值来确定各类惩罚参数的基础上,改进标准的C-支持向量分类机(SVC)。通过以美国某电信公司客户流失预测为实例,与标准C-SVC、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树、贝叶斯分类器等方法进行了对比,发现该方法能获得较好的正确率、命中率、覆盖率和提升系数,是研究客户流失预测问题的有效方法。
针对差异演化算法存在早熟收敛和后期求解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一种新型差异演化算法。该算法基于单种群,在演化过程中直接对当前种群进行变异、交叉和选择操作,无须差异演化算法中的中间过渡种群。此外,新型差异演化算法的变异与交叉概率是时变的,其中变异概率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交叉概率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对几个典型的测试函数进行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避免早熟收敛,改善了差异演化算法的优化性能。
提出了一种基于子词链的中文新闻广播故事自动分割方法。利用中文同音异形字众多、词典开放、分词多样和组词灵活等特点,在新闻广播的语音识别抄本上采用中文子词单元(汉字和音节)创建子词链,进行中文新闻广播故事的自动分割,有效地解决了在传统词链方法中由于语音识别错误(特别是词典未收录词汇)导致的相关联词之间无法匹配的问题。同时,利用各级词汇表示单元之间的互补性,如词的表义确定性和子词对语音识别错误的鲁棒性,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56例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周围神经功能测定
为得到更加精确的图像分割结果,可以在基于图割的分割框架中引入形状先验指导分割。针对矩形目标提出了一种目标/背景交互式分割方法。分割能量用马尔可夫随机场最大后验概率描述,通过限制有向图中的流向引入形状先验,可以保证图割优化后的分割结果为矩形形状。对仿真图像与真实图像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针对实际复杂结构优化中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将支持向量机代理模型和粒子群算法应用于工程优化设计。采用实验设计选取合适的样本,通过实验或数值仿真获得性能响应,利用支持向量机构建目标函数和约束的代理模型,重构原始的优化问题,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重构的优化模型进行寻优,从而得到最优解。以典型电子装备功分器的结构尺寸优化为例,采用拉丁方实验设计和高频电磁场仿真软件HFSS获取代理模型的训练样本,建立功分器模
1 临床资料 15例均为门诊病人,排除有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和器质性损伤而闭经者.年龄在20~41岁.平均30.9岁.病程3个月~1年,平均病程7.5个月.其中因肝气郁积造成气滞血瘀而闭
期刊
近年来图形处理器(GPU)快速拓展的可编程性能力加上渲染流水线的高速度及并行性,使得图形处理器通用计算(GPGPU)迅速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针对大规模神经网络BP算法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了一种GPU加速的神经网络BP算法。将BP网络的前向计算、反向学习转换为GPU纹理的渲染过程,从而利用GPU强大的浮点运算能力和高度并行的计算特性对BP算法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求解结果准确度不变的情况下,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