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在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责任心的应用探讨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iqiang7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为了培养护生的责任心,在护理教学中采用换位思考教学,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实习的98例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的方法,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引入换位思考的理念,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实际操作成绩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投诉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生理论成绩、实际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投诉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结论 相比于传统带教,引入换位思考可以培养护生责任心,增强护生实际操作技能与理论,降低患者投诉率,提高护理质量。
  關键词:换位思考 护理教学 责任心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193-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自我保护、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护理纠纷时常发生。护理实习生是医学护理事业坚实的后备力量,增强护生的责任心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换位思考是一种交换立场,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1]。在护理教学中引入换位思考有助于护生对患者的理解,增强其责任心,从而更贴心地为患者服务。本研究对98例护生采用换位思考护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实习的98例护士为研究对象,98例护生均为女性,年龄在18~2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1岁。其中中专22例,大专35例,本科41例。随机将98例护生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两组护生在年龄和学历上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即一对一教学,护生通过观看带教老师的操作并结合所学理论模仿学习。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引入换位思考,具体为以下几方面。
  1.2.1 设置换位思考教学课程标准
  针对不足和临床发现的问题,进行备课,选择、设计情景模拟内容、步骤和过程,通过演示和讨论,最终选择合适的模拟场景和教学方法,针对临床常用沟通环节,如新病人接待、手术前沟通、术后康复指导、离院前的沟通等内容进行换位演练:如进行病人、家属、门诊护士、主班护士、责任护士等角色扮演,同时进行角色互换,如服务态度正反对比,急诊和慢诊病人接诊方法等,培训者相互学习点评。最后老师点评、分析、总结、归纳,指出整个模拟进程中的不足与可取之处。
  1.2.2 教学前的准备及如何授课
  教师课前的认真准备,将教学目标巧妙地融于生动形象的故事情景中。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让护生感受、体会和领悟。不仅增加了护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使护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1.2.3 换位思考教学训练的构建
  让学生体验沟通技巧与换位思考,除了采取见习、实习期间的床旁教学、书面教学、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和经验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外。还可以采取小组角色转换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特定的角色或某种疾病“患者”与“护士”进行交流,通过角色扮演,锻炼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培养清晰明了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以改进护生的交流方式和提高沟通能力,培养理解和尊重患者的思维习惯。为了加强沟通,护生应该学会以心换心,这是换位思考的关键,要用自己的责任心换取患者的信心;要用自己的细心,换取患者的舒心;要用自己的耐心,换取患者的安心;要用自己的爱心,换取患者的放心,从而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1.2.4 临床情景体验过程的设置
  护生技能操作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培训,给护生灌输一种“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4]。通过塑造模拟病房,护生扮演患者、护士等来培养护生的应变能力、动手能力。首先带教老师要给护生交代病房的重要性,指导“护士”要将模拟病房布置得干净、温度适宜、色调柔和,便于“患者”保持平静、放松的心态;指导“护士”正确着装,保持稳重、大方,使“患者”产生信赖感;注射、鼻饲法等要求护生轮流扮演体验,即“护士”和“患者”身份交替,让“护士”操作,“患者”交流感受,评价“护士”操作的舒适性等。通过换位思考与角色扮演,让护生明白那些操作对患者来说会导致不舒适等,加强护生印象,以便在实际操作中小心谨慎、正确处理。
  1.2.5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护生的理论、操作成绩以及患者满意、投诉等情况导入到数学分析软件spss12.0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观察分析换位思考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两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效果评价
  2.1 两组护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对比
  研究组护生平均理论成绩为90.2,操作成绩为95.6,对照组护生平均理论成绩为79.8,操作成绩为87.3,两组差异较明显,即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 两组护生患者满意度与投诉率对比
  研究组49例护生中,患者满意47例,满意率达到95.9%,无一例投诉;对照组患者满意40例,满意率为81.6%,投诉有3例,投诉率为6.1%,患者满意率和投诉率两组均具有明显差异(具体见表2)。
  3 讨论
  3.1 换位思考教学法明显提高了护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
  就是要求双方交换位置思考问题,避免地位不对等、消息不对称引发的矛盾,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护理教学中引入换位思考,增强护生对患者角色的觉悟,以保持平和心态,促进与患者的交流中拉近距离。换位思考指导护生要学会将心比心,护理操作前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哪些服务是患者最乐意得到的,哪些服务是患者不想看到的,耐心为患者服务,患者感受到护生的良好服务也会心情舒畅,进而促进其康复。另外,通过换位思考,有利于帮助护生在遇到患者无礼行为时保持平静心态,避免发生冲突[5]。   3.2 换位思考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投诉率
  护生提高沟通技巧良好的的护患关系是顺利实施各种护理操作的基础,带教老师指导护生理解患者急躁、焦虑等情绪,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理解患者寻求帮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无理、无序表现;通过换位思考可以培养护生耐心,塑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学习相关沟通技巧,和气应对各种咨询,快速、准确答出患者内心期盼得到的解答,避免发生误解,使患者感受到护生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2]。
  3.2.1 换位思考教学法有利于培养护生责任感
  护理教学中引入换位思考,旨在培养护生的责任感。带教老师首先引导护生想像,假设我是患者,愿意选择有经验、操作技能好的护师还是愿意选择一个没有经验的护生来进行穿刺或者其他护理;指导护生理解患者出现的怕护生操作不当引发痛苦这一心理,增强其职业责任感,明白自身操作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3];从患者角度出发,培养护生责任心,进而使护生主动接触患者,耐心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
  3.2.2 换位思考教学法有利于护生角色的转变,从而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对護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校的护生大多数是90后的独生子女,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盲目自信与自傲,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在医学生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现[6]。我们利用培训者参与不同的角色扮演,帮助其学会换位思考,使其能从病人和家属的立场上体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点[7]。通过换位思考,使护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服务态度的重要性。
  总之,只有真正站在病人的角度,作为病人才能感受到,与医护人员交流时态度的重要性,它直接影响病人的心情,并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换位思考。本研究在护理教学中引入换位思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组护生理论成绩、实际操作成绩较对照组高,患者满意率较对照组高,患者投诉率较对照组低。总而言之,换位思考有利于护理人员理解患者,同时增强自身责任心,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小青,贾莅彦,殷梅,等.“角色扮演法、角色换位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61(20):80-83.
  [2] 黄文婷,陈广华,张芳华.换位思考,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7):242-243.
  [3] 王玲.换位思考法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4):90-91.
  [4] 陈茵,姜娜.社区护理教学中高职护生人性化服务意识培养的探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6(2):33-36.
  [5] 李韶彬.神经内科护理教学应用临床病例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73(5):74-113.
  [6] 李远珍,李朝品,范晓丽,等.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在职护士“沟通技巧”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6):63-64.
  [7] 袁晓丽,江智霞,酒井顺子,等.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提高护理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9,32(1):87-88.
其他文献
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指标体系,既包括经济现代化,也包括社会、文化、政治、环境以及人的现代化。“十一五”期间,海门通过持续不断的打基础、修跑道,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基础和综合
二维码技术由于包含数据量大、加密效果好、手机技术识别都优势必将会在防伪等系统中得到较好的应用,本文从基础部分介绍了手机与二维码的在防伪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