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可以不说谎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o2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的来说,我们对待谎言是相当宽容的;就算被逮住了,我们也总能找出一个善意的动机,成功地获得谅解。
  要麻烦还是要谎言
  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捕猎一些在体力上远远超过自己的大型动物。他们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勇敢而狡猾,懂得使用欺骗术。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的欺骗能力对捕猎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诚然,在我们的社会里,说谎者常被周围人藐视和排斥,但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利用一些小谎,却是被大众所接受的。我们可以称之为“亲社会的谎言”。
  一个上了年纪的但热爱运动的女人在露天泳池穿着脚蹼游泳。尽管她没有给任何人造成麻烦,但游泳池管理员还是要求她把脚蹼脱下来。“我马上就好!”她回答道,然后继续自由自在地在她的泳道里游。半小时后她从水里出来时,仍然穿着脚蹼。管理员这才发觉,那个女人嘴上说得好听,却用实际行动回了他一句“就不脱”。不过,事情已经过去了,他也没有必要去追究,再说,那个游泳池并没有“禁止穿脚蹼游泳”的规定。
  在这个例子中,面对无理取闹的人(游泳池管理员),狡猾的表演者(游泳的女人)都假装自己明白对方的意思,并表现出一副赞同的样子,同时用实际行动告诉对方:“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但要是这么说,无论如何恐怕都不得不中止,因为他们会被卷入一场不愉快的争论中。
  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遇到胡搅蛮缠的人,如果不懂得虚与委蛇,适当地使用一下亲社会的谎言,不仅会浪费宝贵的时间,也会破坏享受眼前的一切的心情。
  预言还是谎言
  有个小伙子去散步,走着走着,他有感而发,想把当时的心情记下来,可是一摸包才发现自己的本子不见了。小伙子焦急地顺着原路往回找,最后在一位老太太那里找到了自己的本子。他走上前,有礼貌地说道:“这个本子是我丢的,您能还给我吗?”
  “哦,是吗?里面都是什么呀?”
  小伙子不好意思地说:“是我写的一些文章。”
  老太太笑了,把本子还给小伙子说:“我刚才看了几篇,写得真不错。知道吗?我能预测别人的未来,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作家。”
  一开始,小伙子并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他家境贫寒,早点儿参加工作挣钱养家才是最重要的,而且,他觉得自己没有那个天赋。
  所以,中学毕业后,小伙子就开始四处找工作。他做过酒店招待员、推销员、修理工、文员,可是运气总不好,不是被辞退,就是公司倒闭。就在他沮丧之际,老太太的“预言”浮现在他脑海中。
  小伙子回顾了自己的工作经历,最后决定从事文学创作。“也许我真的只能当作家。”
  事实上,小伙子一直都很喜欢写东西,下定决心后,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创作中,每当遇到瓶颈,他就会想起老太太的“预言”,那个“预言”给他带来了无穷尽的动力。
  终于,小伙子写出了很多篇幅宏大、气势磅礴的作品,成了19世纪英国最受欢迎的作家。老太太的“预言”成了现实!这个小伙子,就是享誉世界的狄更斯。
  至于那个和蔼的老太太和那个神秘的“预言”,我们来听听她的女儿怎么说:“哦,不可能,我母亲根本不识字!”
  真相大白!一个谎言,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作家。
  宽容地对待谎言
  总的来说,我们对待谎言是相当宽容的;就算被逮住了,我们也总能找出一个善意的动机,成功地获得谅解。事实也告诉我们,即使一个谎言被识破,也不一定会引起信任危机。
  修车铺的人通知艾维拉,他们的店里遭了贼,艾维拉刚送去修理的车被剪断了线缆。艾维拉仔细观察了线缆后,对老板说:“这不可能是小偷弄断的,否则断口不会这么整齐。”
  老板也开始怀疑,最后,自知理屈的修车师傅坦白了一切——是他不小心剪断的。他向艾维拉道了歉,老板笑着耸耸肩说:“再给他一次机会吧。”当然,艾维拉也不认为这种事值得大做文章,还称赞那位师傅承认错误的勇气。
  不过,有一种心理值得玩味——当说谎被意外逮到时,很多人都会请求原谅,并且发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但他们心里却另有打算:“这次疏忽了,以后可要说得更安全、更巧妙一点儿才行。”
  这种人绝对不在少数!因此,就算我们能够原谅对我们说谎的人,内心也已经设了防线:要保持清醒,被逮到过的说谎者,仍有可能继续说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不能把谎言当作主食的最主要的原因。
  张秋伟摘自《没有人可以不说谎》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其他文献
节 哀  女朋友在空间发了一条说说“他就这样走了,愿他在那边安好。”并附上我的一张照片。下面的评论都是“节哀吧!人死不能复生!”我就是去外地学习一段时间,有必要吗?  写作文  晚饭过后,女儿赖在电视机前不走,妈妈催促道:“别看电视了,快去做作业。”  女儿动也不动,妈妈再催,女儿却生气地說:“我正在写作文呢!”  妈妈接过女儿的作文本,只见上面写了个题目:《我陪妈妈看电视》。
期刊
无论在什么场合,无论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满怀惊喜的一声“哇”总是比悲观失望的一声“唉”令人振奮。  去年夏天的某一天,我在公园里游玩。前面不远的地方,一位母亲带着她六岁的孩子也在公园里玩耍。这个小男孩一只手拽着妈妈的衣襟,另一只手拉着根绳子,绳子的上方飘着一个硕大的气球。突然一阵风刮过来,小男孩手中的气球顿时腾空而起。我站在他的身后,看到气球从小男孩的手中脱手而出,我差一点就要大声地惊叫起来
期刊
我在那一刻突然深刻地意识到:我不能没有他,这个一点都不完美的男人,却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这么无私爱我的男人。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我爸爸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好的爸爸。  他不高,不帅,没有念过多少书,说话大声,不温柔,脾气差,重男轻女,还经常犯浑,动不动就孩子气,没个正经。  一直以来,我都渴望我能够拥有一个知性的,温柔的,甚至是威严的,能够给予我不管是年少学习上,还是未来事业上帮助的爸爸。  小时候,我
期刊
几乎所有像布莱恩(Brian Oglesby)一样的无家可归者,都十分熟悉美国的食物赈济处(soup kitchen)是怎样运作的——这些赈济处由一些慈善团体或教会团体主办,免费为无家可归者提供食物。有需要的人会自己找上门来——他们自己进门,再排队,接着取一个托盘,打一些食物,然后找地方坐下来吃。  正因为太过熟悉于此,今年2月5日,当布莱恩走进一家名为堪萨斯城社区厨房(The Kansas Ci
期刊
我们将食物摆在起居室的中央,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中。我打开了手电筒,它微弱的光线没能阻挡多少黑暗,但它还在抵抗着。  我不知道曾经浪费多少小时看着我19个月大的女儿雅法睡觉,她飘荡在梦的云朵里,偶尔手脚一动,嘴唇上跳动着淡淡的微笑。这曾经是我一天中最喜爱的时光。但是现在,看着孩子们,想到他们可能在一分钟之内死去,成为电视新闻里的F-16轰炸机或者无人机袭击的受难者,我简直无法忍受。  所以,在
期刊
谢菁竟然不恨他了,在知道他是爸爸的时候,她选择了原谅。谢菁对妈妈说:“我们不能扔下他不管,我想让他恢复健康。”谢菁告诉他:“我是您的女儿!”  小时候,她有一个当摄影师、拥有影楼的爸爸,但在她5岁那年,父母离婚,父亲抛弃了她和妈妈。她开始寄人篱下,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正因为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她奋发图强,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海外摄影师。与此同时,她一直憎恨着抛妻弃女的爸爸,发誓此生不想见到他。命运弄
期刊
今天是你告别学生时代的第二个生日。  你非常看重每年的今天。你认为这是属于你自己的节日,自己的庆典。你可以在这一天,尽情地收获来自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祝福。在满溢的幸福中,你有一种飘荡的感觉,心花怒放在天空中,是一片灿烂的焰火。  而今夜,你很孤独,难以支撑的孤独。你倚在窗前,没开灯,房间内的设施缄默在黯淡处,唯手中的葡萄酒杯和窗外的月光,在不断地渲染着你落单的清凉。对于你来说,这是一个没有人问候的
期刊
她结结巴巴地小声说,“我们许多人都有自己的烦心事吧?我们不说想说的话,不说应该说的话。这可太糟糕了。”  我和妻子曾经觉得,要想跟连姓名都不知道的人成为朋友,是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其实,这种观点大错特错!几年来,星期天上午乘坐公共汽车去城里的同一群“不知姓名”的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俩的看法。  在去教堂的路上,无论是下雨、下雪和烈日炎炎的盛夏,我们都会早早地聚集到车站。在这种情况下,同心协力比知
期刊
是的,也许,我们会因此失去一两个房客,但我们全家都为认识他而高兴。从他那里,我们学会了一种宝贵的生活态度——无论你遇到怎样的不幸,坦然地接受!  我们家位于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对面。和附近的有些居民一样,我们把楼上的房间出租给医院的门诊病人,楼下的则留给自己居住。  一个夏天的傍晚,我正忙着为家人准备晚餐。突然,门铃响了起来,外面站着一个瘦小枯干而又严重驼背的老人。最为骇人的还是那张脸,因为红肿而
期刊
当你一旦鼓起勇气跨越障碍,你就会明白真正的快乐来源于宽容和帮助,而刹那间,你也就成了光芒四射的天使!  那个鸟声啁啾的早晨,本把牛奶送到我家时,不像往常那么愉快。本把牛奶器皿从金属托架上拿下来的时候,面色阴霾地说出了事情的大概。  有个客户没结账就离开了小镇,他将不得不自己掏钱赔补,要知道他自己的家庭也并不富裕。本对于自己允许欠账的愚蠢行为感到万分沮丧。“她是个美丽的女人,”他说,“有6个孩子,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