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教育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使学生获得初步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呢?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摸索了一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 提高口语水平,挖掘学生的潜力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时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展开高中形式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完全能够用英语进行信息处理。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7A Unit2 Reading, 中的Jim’s day后,我让同学们根据Jim的一天,运用一般现在时叙述自己真实一天的活动,很快使学生掌握了一些短语,如get up, go to school, get home, leave school, be over和do some reading等,并能够加深一般现在时在具体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同时,我还利用每节课开始前的“Free talk”让学生进行对话表演、讲故事、猜谜语等,也可以介绍或回顾。内容可以围绕最新学到的知识,也可复习过去学过的东西。这样,使得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水平得到提高,培养学英语的兴趣,并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发展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 设计各种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有效途径。因为学生的思维是积极、活泼的,他们想象的天地很广,他们给出的问题答案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他们进行积极思维,不要简单找出几个学生提问一下就草草了事。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自学讨论和总结,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疑问句,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并且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如在学习牛津英语8B Unit 3 Reading的短文时,编者没有给出最后结局,让同学自己把故事从“Now they are getting on the bus ...”续下去,这是充分发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好机会。于是,便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个个展开联想,积极讨论,顿时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了,很快给出不同的答案。
They are going to the Great Wall.
They are very happy.
They are glad to talk on the bus.
They are pleased to talk with each other.
...
这些答案都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我都一一给予了肯定。特别是有的学生说了具有总结、概括性的句子: “They think China is very great.”这充分表明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又如:在学完牛津英语7B Unit 3 Reading后,我在引导学生进行了“How to get thinner?”的讨论后,话题一转,问“How to get stronger?”这一问题结合当前的减肥风,反其道而行之,让他们展开讨论,为学生打开了创造思维的大门。这时学生纷纷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对高年级的学生,我就让他们复述课文或就课文内容进行问答,不过,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教师要启发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步步设疑,循循善诱,就会达到创新的理想效果,因为创新就是要“独特”、“新异”。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创造性学习。另外,作为教师,还要容忍学生的反论。
三、 创造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增加语言实践的分量,是学生初步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编写、表演对话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英语课上我往往把课堂当舞台,自己当导演,学生当编剧、演员,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交际情境,吸引学生兴致勃勃地练习对话,进行交际,演出了一幕幕生动有趣的短剧来。这样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培养了交际能力,最终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教学牛津英语7B Unit 1 Reading便是典型的一例,在课本中Mrs brown要请人吃饭,需到Mr Hunt’s shop买东西。我就让学习小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组都表演Mrs Brown与Mr Hunt之间的对话;还引入竞争机制,进行比赛。有几组同学一上台,就从容自如,马上整理赛场,真的准备了许多实物如potatoes, tomatoes, apples, oranges等,充当道具。有的同学用纸叠了“basket”, 还带了若干“money”。 我惊叹学生竟有如此丰富的创造力和组织能力,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要使学生的交际能力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宽容、友善的课堂气氛。我主要把良好的情绪带入课堂,如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诚恳的语言等,这样,课堂的教学气氛就会显得轻松愉快。至于学生在课堂交际活动中所犯的语言错误,只要不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我采取宽容的态度,从不打断他们的交际去纠错。而是等待他们的交际结束后再下评语,给予正确贴切的指导。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够轻松上阵,增强其自信心。
一、 提高口语水平,挖掘学生的潜力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时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展开高中形式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完全能够用英语进行信息处理。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7A Unit2 Reading, 中的Jim’s day后,我让同学们根据Jim的一天,运用一般现在时叙述自己真实一天的活动,很快使学生掌握了一些短语,如get up, go to school, get home, leave school, be over和do some reading等,并能够加深一般现在时在具体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同时,我还利用每节课开始前的“Free talk”让学生进行对话表演、讲故事、猜谜语等,也可以介绍或回顾。内容可以围绕最新学到的知识,也可复习过去学过的东西。这样,使得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水平得到提高,培养学英语的兴趣,并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发展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 设计各种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有效途径。因为学生的思维是积极、活泼的,他们想象的天地很广,他们给出的问题答案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他们进行积极思维,不要简单找出几个学生提问一下就草草了事。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自学讨论和总结,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疑问句,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并且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如在学习牛津英语8B Unit 3 Reading的短文时,编者没有给出最后结局,让同学自己把故事从“Now they are getting on the bus ...”续下去,这是充分发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好机会。于是,便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个个展开联想,积极讨论,顿时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了,很快给出不同的答案。
They are going to the Great Wall.
They are very happy.
They are glad to talk on the bus.
They are pleased to talk with each other.
...
这些答案都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我都一一给予了肯定。特别是有的学生说了具有总结、概括性的句子: “They think China is very great.”这充分表明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又如:在学完牛津英语7B Unit 3 Reading后,我在引导学生进行了“How to get thinner?”的讨论后,话题一转,问“How to get stronger?”这一问题结合当前的减肥风,反其道而行之,让他们展开讨论,为学生打开了创造思维的大门。这时学生纷纷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对高年级的学生,我就让他们复述课文或就课文内容进行问答,不过,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教师要启发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步步设疑,循循善诱,就会达到创新的理想效果,因为创新就是要“独特”、“新异”。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创造性学习。另外,作为教师,还要容忍学生的反论。
三、 创造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增加语言实践的分量,是学生初步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编写、表演对话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英语课上我往往把课堂当舞台,自己当导演,学生当编剧、演员,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交际情境,吸引学生兴致勃勃地练习对话,进行交际,演出了一幕幕生动有趣的短剧来。这样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培养了交际能力,最终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教学牛津英语7B Unit 1 Reading便是典型的一例,在课本中Mrs brown要请人吃饭,需到Mr Hunt’s shop买东西。我就让学习小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组都表演Mrs Brown与Mr Hunt之间的对话;还引入竞争机制,进行比赛。有几组同学一上台,就从容自如,马上整理赛场,真的准备了许多实物如potatoes, tomatoes, apples, oranges等,充当道具。有的同学用纸叠了“basket”, 还带了若干“money”。 我惊叹学生竟有如此丰富的创造力和组织能力,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要使学生的交际能力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宽容、友善的课堂气氛。我主要把良好的情绪带入课堂,如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诚恳的语言等,这样,课堂的教学气氛就会显得轻松愉快。至于学生在课堂交际活动中所犯的语言错误,只要不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我采取宽容的态度,从不打断他们的交际去纠错。而是等待他们的交际结束后再下评语,给予正确贴切的指导。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够轻松上阵,增强其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