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工民建施工技术和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与提高。但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人为、材料、设备、环境等影响因素。因此,笔者根据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结合实际的情况,提出如何提高工民建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对于同类的工程施工,可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质量控制
工民建施工的质量管理是整个工程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管理工作的落脚点。虽然近几年来,工民建施工作为管理型的应用学科,其理论研究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提高了实际运用的效率,但它辐射面广,内容繁杂,面对大量复杂的问题,必须抽出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大量设备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我们必须对工程进行行之有效地质量管理。
一、1.工民建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人的因素。人的因素是工民建施工中质量控制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人的因素贯穿于工民建施工的各个环节,是确保整个工民建施工质量控制的决定性因素,包括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因此,工民建施工单位要抽调能力素质高、技术高超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专门负责指导、监督、协调和管理整个工民建施工工程,这也是确保工民建施工项目质量的重要保证。此外,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督促按照相关施工程序与规范进行,确保对工民建施工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2、材料因素。建筑施工材料是确保整个工民建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建筑施工材料的优劣,直接反映了工民建施工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要全面落实以建筑施工材料为主体的质量责任体制。这就要求建筑材料采购人员必须熟悉建筑施工材料的基本特征与性能,并具备一定的质量分析和鉴别能力,了解掌握建筑施工材料的行情,尽量选择质优价廉的建筑施工材料。按照施工进度的要求及时组织材料的购进和供应,确保工民建施工的正常推进。
3、 资料管理流于形式。工民建施工的资粮管理混乱,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而且极有可能对质量方面形成管理漏洞。很多建筑的企业往往将管理重心偏向于材料、施工、技术、人员等的管理,而忽略了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他们通常将资料作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挡箭牌,或者在工程竣工后才忙于补齐资料。这等于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完全脱离了资料计划,仅仅依靠经验制衡,对质量管理百害而无一利。
4、质量检查不全面。目前国际上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查标准是ISO9001 和ISO1400 标准,但在国内,中小型建筑企业难以对程序繁杂、范围广泛的工民建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但抽检又难免有质量隐患部分的漏网之鱼,建筑的局部部分存在大小迥异的质量隐患。
二、工民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推行工民建施工目标责任管理。工民建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周期一般比较长。这就要求工民建施工单位必须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层层落实责任,抓好各个环节之间的互相衔接,确保整个工民建施工工程的全面推进。由于目标责任管理是顺利完成工民建施工项目指标与质量的根本保证,因而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落实。要善于针对整个工民建施工各个环节的技术、质量、要求和难易程度,结合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严格目标责任管理,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确保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点范围,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2、健全工民建施工监督监管机制。监督监管机制是确保工民建施工工程质量的关键,也是对工民建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近年来,先后出现了很多工民建施工安全与责任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然而,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监督监管不够到位造成的。可见,健全工民建施工监督监管机制已经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了。工民建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监督监管机制,并落实到整个工民建施工的各个环节,确保取得实效。同时,要把对工民建施工的监督监管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扎实抓紧抓实,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建立工程质量监督体系
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是建立在《建筑法》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基础上的,除了要做好服务工作,还要保证为工程质量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全面落实施工控制和质量管理。
第一,严格把关质量检验的程序和控制方法。
(1)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考核。综合素质包括业务素质、技术水平等,要执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并定期检查,对于没有国家行业部门规定的上岗者,严禁上岗。而高技术的工人必须持有施工质量的保证证书。检查过程必须一丝不苟,逐项检查和复检,一旦发现不合格者,立刻进行处理,不得参加工程建设。
(2)完善施工环境。施工的环境,譬如气候、温度、湿度等,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甚大。因此,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对施工环境进行充分考虑,确定各项施工的环境是否符合方案的规定要求,直到检查通过,方可进行施工。对于危险性较大的物品和工具,定期检查,保证保管存放的合理性。
(3)旁站监督施工单位进行自检。为了对施工单位自觉性进行检查,应该加强旁站监督,让施工人员进行自检,找出控制和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找出质量症结,排查问题,坚持“不合格绝不验收”的原则。
第二、建立质量奖惩制度。
工程的质量的把关,关键在于人。奖惩结合,方能鼓励鞭笞工程人员在质量管理上再接再厉。奖励:在整个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有积极贡献评委工程管理的先进个人,并发给其相应的通报表扬、奖金或者物质奖励。惩罚:酿成质量事故的,工程部和材料部的主要负责人,根据经济损失的大小,给予相应的经济惩罚,相关负责人也要进行相应处罚;由于渎职或者玩忽职守而酿成质量事故的,要严格按照国际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严惩不贷。
第三、建立以质量为主题的工程文化。施工和技术人员的上岗培训是文化的奠基,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才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 因为只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才能够使得“质量”观念贯彻整个工程的所有环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顺
利、安全,按质按量地完成。
4、加强施工资金的管理。质量管理问题与资金管理息息相关,譬如材料的偷工减料,两者应该在监督管理工作中一起抓,进行综合的监督管理
第一,资金预算的监督。资金是工程自始自终的经脉,将工程质量的工程血液输送到每个环节上, 因此资金预算是不是费用的叠加,而是费用的细分, 按照工程各个环节资金消耗的需求制定花费标准,费用预算必须有流程性,才能保证不会因为资金的过多或者过少影响工程的质量管理。
第二,监督预算资金的使用。预算一旦确定,资金的势必流向工程的各个角落,施工费用要进行监督和检查,并与预算进行分析比较,方能判断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个别部门或者施工管理人员因为资金的管理不到位而导致质量管理的偏颇。
三、結束语
总之,工民建施工的质量管理应该看作一项全面的、深入的、科学的工作,并贯穿于施工项目的整个过程。在这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层管理部门重视和支持,更需要广大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鼎力支持,将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有效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方能搞好工程的质量管理,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何科禄.民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2010.
[2]陈近海.浅谈工民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2010.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质量控制
工民建施工的质量管理是整个工程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管理工作的落脚点。虽然近几年来,工民建施工作为管理型的应用学科,其理论研究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提高了实际运用的效率,但它辐射面广,内容繁杂,面对大量复杂的问题,必须抽出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大量设备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我们必须对工程进行行之有效地质量管理。
一、1.工民建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人的因素。人的因素是工民建施工中质量控制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人的因素贯穿于工民建施工的各个环节,是确保整个工民建施工质量控制的决定性因素,包括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因此,工民建施工单位要抽调能力素质高、技术高超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专门负责指导、监督、协调和管理整个工民建施工工程,这也是确保工民建施工项目质量的重要保证。此外,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督促按照相关施工程序与规范进行,确保对工民建施工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2、材料因素。建筑施工材料是确保整个工民建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建筑施工材料的优劣,直接反映了工民建施工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要全面落实以建筑施工材料为主体的质量责任体制。这就要求建筑材料采购人员必须熟悉建筑施工材料的基本特征与性能,并具备一定的质量分析和鉴别能力,了解掌握建筑施工材料的行情,尽量选择质优价廉的建筑施工材料。按照施工进度的要求及时组织材料的购进和供应,确保工民建施工的正常推进。
3、 资料管理流于形式。工民建施工的资粮管理混乱,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而且极有可能对质量方面形成管理漏洞。很多建筑的企业往往将管理重心偏向于材料、施工、技术、人员等的管理,而忽略了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他们通常将资料作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挡箭牌,或者在工程竣工后才忙于补齐资料。这等于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完全脱离了资料计划,仅仅依靠经验制衡,对质量管理百害而无一利。
4、质量检查不全面。目前国际上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查标准是ISO9001 和ISO1400 标准,但在国内,中小型建筑企业难以对程序繁杂、范围广泛的工民建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但抽检又难免有质量隐患部分的漏网之鱼,建筑的局部部分存在大小迥异的质量隐患。
二、工民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推行工民建施工目标责任管理。工民建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周期一般比较长。这就要求工民建施工单位必须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层层落实责任,抓好各个环节之间的互相衔接,确保整个工民建施工工程的全面推进。由于目标责任管理是顺利完成工民建施工项目指标与质量的根本保证,因而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落实。要善于针对整个工民建施工各个环节的技术、质量、要求和难易程度,结合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严格目标责任管理,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确保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点范围,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2、健全工民建施工监督监管机制。监督监管机制是确保工民建施工工程质量的关键,也是对工民建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近年来,先后出现了很多工民建施工安全与责任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然而,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监督监管不够到位造成的。可见,健全工民建施工监督监管机制已经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了。工民建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监督监管机制,并落实到整个工民建施工的各个环节,确保取得实效。同时,要把对工民建施工的监督监管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扎实抓紧抓实,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建立工程质量监督体系
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是建立在《建筑法》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基础上的,除了要做好服务工作,还要保证为工程质量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全面落实施工控制和质量管理。
第一,严格把关质量检验的程序和控制方法。
(1)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考核。综合素质包括业务素质、技术水平等,要执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并定期检查,对于没有国家行业部门规定的上岗者,严禁上岗。而高技术的工人必须持有施工质量的保证证书。检查过程必须一丝不苟,逐项检查和复检,一旦发现不合格者,立刻进行处理,不得参加工程建设。
(2)完善施工环境。施工的环境,譬如气候、温度、湿度等,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甚大。因此,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对施工环境进行充分考虑,确定各项施工的环境是否符合方案的规定要求,直到检查通过,方可进行施工。对于危险性较大的物品和工具,定期检查,保证保管存放的合理性。
(3)旁站监督施工单位进行自检。为了对施工单位自觉性进行检查,应该加强旁站监督,让施工人员进行自检,找出控制和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找出质量症结,排查问题,坚持“不合格绝不验收”的原则。
第二、建立质量奖惩制度。
工程的质量的把关,关键在于人。奖惩结合,方能鼓励鞭笞工程人员在质量管理上再接再厉。奖励:在整个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有积极贡献评委工程管理的先进个人,并发给其相应的通报表扬、奖金或者物质奖励。惩罚:酿成质量事故的,工程部和材料部的主要负责人,根据经济损失的大小,给予相应的经济惩罚,相关负责人也要进行相应处罚;由于渎职或者玩忽职守而酿成质量事故的,要严格按照国际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严惩不贷。
第三、建立以质量为主题的工程文化。施工和技术人员的上岗培训是文化的奠基,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才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 因为只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才能够使得“质量”观念贯彻整个工程的所有环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顺
利、安全,按质按量地完成。
4、加强施工资金的管理。质量管理问题与资金管理息息相关,譬如材料的偷工减料,两者应该在监督管理工作中一起抓,进行综合的监督管理
第一,资金预算的监督。资金是工程自始自终的经脉,将工程质量的工程血液输送到每个环节上, 因此资金预算是不是费用的叠加,而是费用的细分, 按照工程各个环节资金消耗的需求制定花费标准,费用预算必须有流程性,才能保证不会因为资金的过多或者过少影响工程的质量管理。
第二,监督预算资金的使用。预算一旦确定,资金的势必流向工程的各个角落,施工费用要进行监督和检查,并与预算进行分析比较,方能判断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个别部门或者施工管理人员因为资金的管理不到位而导致质量管理的偏颇。
三、結束语
总之,工民建施工的质量管理应该看作一项全面的、深入的、科学的工作,并贯穿于施工项目的整个过程。在这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层管理部门重视和支持,更需要广大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鼎力支持,将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有效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方能搞好工程的质量管理,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何科禄.民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2010.
[2]陈近海.浅谈工民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