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颗粒在刺激人单核/巨噬细胞引起人工关节松动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q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不同直径、不同浓度的钛颗粒对人单核/巨噬细胞的作用.方法 应用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单核/巨噬细胞,去除钛颗粒表面的内毒素,将直径(15.47±5.18)μm和(2.54±0.86)μm的钛颗粒,分别以颗粒体积(μm3):细胞数比为10:1及100:1的浓度刺激人单核/巨噬细胞.在钛颗粒刺激细胞24 h后,运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骨溶解介质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 钛颗粒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可分泌IL-6、TNF-α和IL-1β;颗粒体积:细胞数比为100:1时,平均直径2.54μm的钛颗粒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IL-6、TNF-α和IL-1β的作用均大于直径15.47 μm的钛颗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含内毒素的钛颗粒本身具有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溶骨介质的作用;高浓度、直径小的钛颗粒可刺激人单核/巨噬细胞分泌更多的溶骨介质,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应用碘克沙醇对糖尿病伴肾功能异常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分析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糖尿病伴肾功能异常患者9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应用等渗造影剂碘克沙醇(碘克沙醇组),47例应用低渗造影剂碘普罗胺(碘普罗胺组).通过冠脉造影发现病变血管167支,其中前降支65支,回旋支44支,右冠脉58支.全部病例于术前、手术当天及术后第3、7天测定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