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智慧党建模式探析

来源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研判形势、找准职责定位的基础上,探索通过“互联网+”背景下公安机关智慧党建的新模式和支撑体系,实时获取党员和群众对党的看法、需求及趋向,党员和党组织的活动状况,党员群众对工作质效的意见反馈等内容。进一步分析公安机关智慧党建的内涵及目标,阐述加强公安机关智慧党建工作的必要性,总结其背后的支撑体系,研究提出推进公安机关智慧党建的对策建议,从而能及时调整公安机关党的建设内容和重点,更加有效地改进自身建设、服务群众,破解公安党建的瓶颈与难题,努力提升公安党建科学化水平。
其他文献
现代化警务工作中,警务人员所履行职责带有高度的情绪劳动色彩。根据情绪劳动理论观点,警务人员情绪劳动不仅影响组织绩效,而且影响其身心健康。因警务工作的特殊性,警务人员情绪劳动呈现出目的间接性、调节的主动性、要求的职业性特点,并对警察组织、警务人员个体带来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影响。因此,注重培育警察组织积极的情绪劳动氛围,发挥警察组织领导的激励与推动作用,鼓励警务人员系统学习情绪劳动与调节技能,对警务人员情绪劳动优化与组织绩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禁毒社会工作是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禁毒领域,由具有禁毒知识和社会工作知识、方法和技能的社会工作者,对吸毒人员及其家属提供包括戒毒康复、行为矫治、就业帮扶、生活关照、法律咨询等在内的社会服务的一种工作过程。由于吸毒人员具有不同于其他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多数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生理缺陷和心理问题情况。因此,禁毒社会工作者在提供禁毒社会服务时面临的伦理困境更加多样复杂。文章通过对禁毒社会工作中出现的主要伦理困境进行分析,探讨其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以帮助禁毒社会工作者在面临伦理困境
警务人员在行使警察权过程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时有发生,警察权与公民个人信息权作为两种不同属性的权力,应当规范警务人员对警察权的行使,从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权,措施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警察权力和责任;加强公安队伍管理,提高警务人员权责意识;健全信息研判机制,预防侵犯行为发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