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了病危通知书后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ka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院病人在病情恶化、生命垂危时,医生就要下达病危通知书。对此,家属和亲友都会感到焦急、慌张和恐惧,这时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应做好思想和物质准备。接到病危通知书后,家属要冷静、沉着,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方面要相信科学,相信医生,树立转危为安的信心;另一方面要面对现实,做好最坏的准备。一般情况下,医生不会把病危的消息直接告诉病人,因此,家属要注意对病人保密,稳定病人的情绪。精神因素对病情的影响至关重要,如发现病人已经知道病危时,应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他知道,医院有一套严密的抢救制度和措施,一定会全力以赴地抢救。家属还应做好物质准备,安排好家中事情及守护病人的准备工作,根据情况做些必要的后事准备和安排,以防措手不及。
  其次,要积极配合抢救。医生下达病危通知书后,就要制定抢救治疗计划,包括必要的检查和会诊,选择必要的监护项目等。只要是抢救需要,家属和病人都不应该拒绝医院所采取的一切措施,也不要过多地从经济上考虑而影响对病人的救治。现在许多医院有重症监护病房,集中了精良的设备和医护骨干,还有心肺监护等项目,有利于对危重病人的抢救,但收费标准也较高,不能因为收费高而拒绝进监护病房,也别过早地搬出监护病房。家属不要直接或通过各种关系干预医生的救治工作。抢救工作具有连续性,经常通宵达旦,不能休息,时间紧、要求高、难度大,因此,家属要体谅医护人员的辛苦,不要计较一些非原则性的小问题,弄不好,往往还是病人吃苦头。
  此外,如果病人病情恶化,家属亲友最好回避,不要在室内哭啼和喧哗。因为抢救工作十分紧张,无关人员在抢救室内,会造成拥挤和干扰,往往导致差错的发生。而亲属亲眼看到医生的抢救操作,甚至引起误解,情绪不易控制,对病人对自己都不利。
  据《大众健康报》
  编辑 / 王翠萍
其他文献
从多方委托贷款的定义、特征、作用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其收益与风险的状况,提出在目前条件下促进其发展的有效途径.
针对某矿山用大型挖掘机焊接结构构件的开裂事故,模拟实际工况研究了15MnV钢的动态断裂特性,分析了产生脆性开裂的原因。
心梗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发病的第一周最高,有休克者可高达80%。如果不适当地运动和饮食,都可以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心梗后的头三周,对于患者的有效康复至关重要。曾经有位心梗不到一周的病人,因拍胸片,下楼、站立而猝死。另一位心梗三周病人,坐起吃饭发生了心脏室壁瘤破裂死亡。  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必须执行严格的休息制度。  休息的方式一般采用卧床休息,在床上的活动亦应减少到最低限度,心梗后第一周完
目前,我国新闻媒体对刑事诉讼活动所进行的监督,对促进刑事司法公正、确立司法权威等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在新闻媒体对刑事诉讼活动进行监督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利
许多人习惯于在吃饭时用水或汤送饭,但专家认为科学的方法是饭前饮水,“边吃边饮”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对身体健康不利。  科学研究表明,最好在饭前一小时分几次饮水,每次喝的量要少,理想的是一次两三百毫升,十多分钟喝一次。空腹喝下的水在胃内停留只有几分钟,很快进入小肠,被吸收入血液中,一小时左右就可以补充给全身的组织细胞。  专家认为,吃饭时喝少量的汤是有益的,但边吃边喝,或用水用汤送饭,这是个不好的习惯
强调了图书馆导入CI战略的必要性,并对图书馆CI战略的构成、设计原则、实施步骤逐一进行了阐述,同时介绍了图书馆实施CI战略的一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