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1116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危机造成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国家也开始重视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通过分析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定位和优势,明确了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辅导员在处理心理危机事件时,往往会遭遇辅导员自身、大学生及其家庭和高校等多方面困难.辅导员应发挥自身优势,联动家、校和社会力量,降低因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恶性事件的风险,最大程度预防、减少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
其他文献
采用大学生锻炼动机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身体自尊量表(PSPP)等工具,对233名在校大学生展开调查,探究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身体自尊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揭示身体自尊在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及体育锻炼行为间的调节作用,其结果表明:男生身体自尊、体育锻炼行为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女生,而体育锻炼动机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和体育锻炼行为显著相关;身体自尊在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刻不容缓,在课程资源、交流环境、师资水平和必要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教育投入不足,过于注重外语学习,忽视教学的实践性等原因相关.因此,需要优化课程设置比例,整合课程资源,加大投入,优化跨文化交际的环境,提升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完善跨文化交际评价体系.
随着高校改革和发展,青年教师的位置越来越重要.青年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前提是高校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我们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将取决于青年的价值取向.青年教师个人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教育事业方针政策执行的质量、成效和大学生的“三观”形成、“四有”培育.基于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探讨可行的方法与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