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时脐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价的关系研究

来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乳酸(lactic acid,LA)水平与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的关系。

方法

将经阴道分娩的269例新生儿分为:窘迫组95例(产时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对照组174例(正常分娩新生儿)。窘迫组中新生儿出生无窒息为窘迫Ⅰ组,有窒息为窘迫Ⅱ组。分别测定各组脐动脉血LA水平及微量血液气体分析,并在第4〜第6天和第26〜第28天进行NBNA评分。

结果

窘迫Ⅰ组及窘迫Ⅱ组脐动脉血LA值分别为(3.57±1.17)mmol/L和(3.84±0.72)mmol/L,较对照组(2.82±0.68)mmol/L显著升高(P <0.01);pH值分别为(7.21±0.06)mmol/L,(7.19±0.11)mmol/L),较对照组(7.26 ± 0.07)mmol/L明显降低(P<0.01);窘迫Ⅱ组第4〜第6天及第26〜第28天NBNA评分为(33.82±2.46)和(36.50±1.00),较对照组(36.71 ± 1.18)和(38.11±1.17)及窘迫Ⅰ组(36.42±1.16)和(38.10±1.16)显著降低(P<0.01)。窘迫Ⅱ组脐血LA值与pH值及第4〜第6天NBN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7,r=-0.78,P<0.01)。

结论

胎儿宫内窘迫时,脐动脉血LA及NBNA评分存在一定相关性,联合应用有助于判断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及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CD34^+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54例ALL患儿的骨髓标本,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确定其FAB类型
本文着重探讨了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中,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形势下,网络对于教育产生了重大影
人类跨进21世纪,在这个时代,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促进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
目的分析2017年4月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北京市三级医院患者就医费用的影响,为医疗费用管理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供建议。方法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北京市三级医院2014~2018年
针对基于视觉识别及红外热释人身检测的掘进工作面人员安全闭锁装置,阐述了闭锁装置基本原理,介绍了装置总体工作过程。该装置可及时防止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误入危险区域引发
创新备课如同导演创新编戏.提高上课的"收听率"就如同提高戏剧的"收视率".创新备课应从三方面入手.要让学生思维新、观念新,则要在备课中收集资料确定主题、综合分析,联想归
变速箱输出轴的结构极容易出现结构变形、磨损等故障现象,严重时将会对绞车及井下作业安全构成重要威胁。因此,在分析矿用绞车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开展了输出轴结构性能的仿真
产后出血导致的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数的25.0%,占产科出血的87.8%,占产后2h内出血的90.0%,严重威胁广大产妇的生命安全。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快速、有效的产后止血方法,以期降低产后出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