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外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诊断与治疗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le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肺外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对于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我院外科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肺外IMT患儿14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并结合病理结果探讨其疾病发展过程.结果 14例患儿中无典型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依据发病部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发病部位分别位于肠系膜、腹膜后、四肢、背部、臀部、头皮及附睾等,影像学检查支持临床诊断.14例均手术完整切除,术后2例局部复发,二次手术后结合全身化疗好转.病理检查可见密集的梭形细胞,伴炎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MA(+)13例,弱阳性1例;ALK(+)11例;desmin(+)10例;CD68(+)5例;CD34(+)2例;S-100(+)1例;1例Ki-67阳性>15%.本组病人随访4个月~4年,除1例失访外,全部存活.结论 IMT是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依靠病理诊断.儿童IMT中ALK表达特异性高,手术切除是唯一可靠的治疗手段,局部复发病人配合全身化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和掌握性病高危人群求医行为特征,为相关部门制定引导患者形成正确求医行为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定性与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本市各相应HIV/STD哨点的不同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在以童尔昌教授、江泽熙教授、袁继炎教授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小儿外科工作者的不懈奋斗下,在编辑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并在裘法祖院士、张金哲院士、佘亚雄教授、吴在德教授等前辈的支持和帮助下,历经34载寒暑,逐渐成为本专业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术期刊,在引领学科发展方向、报导最新学术成果、交流临床科研经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