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阳光教育”的生命之根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uanai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享阳光,自然成长。阳光教育的起点是“从生活开始”,过程是“于生活中进行”,目标是完成对“人”的培养,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鲸园实验幼儿园致力于从多方面进行阳光教育的系统探索。
  细化阳光课程,赋予幸福生活的能力
  阳光生活课程建设作为“阳光教育”具体落实的核心,一直是幼儿园的工作重点。为此,我们加大“生活与节日”“生活与习惯”“生活与艺术”等课程的实施力度,关注孩子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和细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生活与节日,演绎阳光生活的本真。以“节日文化”为主线,寻找生活教育的亮点,为孩子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特色主题活动。在节日主题活动中,我们边摸索边总结,编写了《生活与节日园本课程指导手册》。在课程活动中,我们全面考虑节日认知、节日艺术表现、节日游戏等对幼儿发展的价值,采用问题探究、调查实践展示交流等方式,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
  生活与习惯,在细节润泽中成长。园所深入开展“21生活训练”活动,以园所习惯、家庭习惯、社会习惯为三大经度,以尊重生命、学会生活、阳光生活为三大纬度,在知行合一中扎实开展养成训练。
  习惯养成进课堂。我们在原有“21生活训练”活动的基础上,开设生活习惯课。每月聚焦一个重点习惯,通过童谣传唱、区域游戏、园币激励等措施使好习惯逐渐内化为生命自觉。同时,我们强化环境育人功能,在楼梯区开辟“漫画长廊”,让孩子们将园所习惯、家庭习惯用画笔表现出来。
  “习惯银行”进班级。为激励孩子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养成好习惯,各班成立“习惯银行”“班级阳光超市”。园币和一日活动中的规则、习惯养成相辅相成,孩子可以用获得的园币到“班级阳光超市”兑换等价的物品。习惯养成,让孩子们逐渐拥有自强自立的良好品质。
  生活与艺术,让生活处处充满情趣。我们提供融艺术与生活于一体的园所环境文化,让孩子在与艺术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比如在艺术领域开设拓展课程“低结构报纸艺术”,领略“变废为宝”的魅力。
  依托园本教研,有序推进纸艺研究。成立报纸艺术研究小组,每个级部按照“撕粘”“穿编”“搭建”“游戏”四个主题开展研究,教师可根据内容将报纸研究与班级主题活动进行整合。如中班将报纸与“冬天到了”主题活动有机结合,让孩子运用剪、画等技能制作报纸雪花、报纸雪人等。
  打造园所文化,展现报纸艺术成果。我们将报纸艺术建设分为中厅、班级走廊、班级美工区三个板块。中厅展区,师幼用废旧报纸创作出“孔雀东南飞”等手工作品;班级走廊主要包括孩子制作的“报报小镇”“芭比娃娃”等;美工区则体现着孩子们的生活过程。
  深化家园合作,让阳光从园所出发
  在推进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只有打造园所、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体,才能使园所文化落地生根、開花结果。
  搭建活动平台,领略生活无限精彩。教育必须打破园所围墙的藩篱,让孩子接触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
  纵横挖掘,确定课程内容。我们把各班开展的活动进行梳理,小班偏爱自然类、游戏活动类,中班重在开阔视野,大班更倾向志愿服务。家委会不仅提供了活动平台,还配合园所密切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让孩子在活动中完成自我管理。
  科学制定流程,关注品质培育。我们明确活动流程,注重孩子生命成长,突出孩子参与、团队协作。
  搭建开放平台,共筑教育梦想。园所为家长搭建参与保育教育、评议监督的广阔平台。每月的实践活动,许多家长志愿者走进“爸爸妈妈大讲堂”,给孩子们带来一堂堂精彩的生活课。律师爸爸讲授法律小故事,医生妈妈讲授爱眼护眼知识……孩子们沉浸其中,领略知识的魅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鲸园实验幼儿园)
  责任编辑:王妍妍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激趣教学变得愈加重要,因为人们越来越信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观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关键在于切实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始终以主体意识参与到学科探究活动之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优化数学教学效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趣教学;实施策略  长期以来,相比如何才能培养、保护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更加关注课时活动是否按照预期计
班主任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涵盖学生学习、生活、心理教育等诸多方面。班级管理更是重中之重,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班主任能力的重要尺标。班主任要树立班级管理意识,明晰班级管理工作重点及主要任务,激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营造“人和”的氛围,逐步打造平等、民主、和谐、柔性的班集体。
【摘要】尽管班本课程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部分幼儿教师在班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的策略不当,导致班本课程的教学效益始终在低位徘徊。那么究竟应该采取哪些策略让幼儿班本课程更加接地气,让幼儿班本课程更加具有实效呢?文章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幼儿园班本课程的一些实施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班本课程内容;班本课程形式;班本课程评价  班本课程属于校本课程或园本课程的范畴,是国家课
【摘要】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之目的,归根结底是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学习、生活方式。为了不断挖掘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潜力,提升教学效益,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任务驱动法。文章主要从三个视角,详细论述了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小学信息技术;有效运用  任务驱动法,说到底,就是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一系列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