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和病因的若干问题

来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xiao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系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而言,可由各种病因引起,故它不是一独立的原发性疾病,而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病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病率为31/10万,年发病率为5-20/10万,其发生率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0%左右,仅次于脑梗死和脑出血,占第三位,而总病死率高达25%,病残率33%,严重地影响和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笔者重点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和病因中的几个问题予以再认识。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nrum Dunnon.,PPD)对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效果,探讨肺循环血液流变学特征的改变在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野白合碱
神经心理学测验经常用于神经科、精神科、老年科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干预措施制定及疗效评价等领域。当一位主诉“健忘”的老年人就诊时,医师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记忆力的客观检查
目的评价0.1%西吡氯铵含漱液对单纯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单纯性牙龈炎患者60例,随机均等分为2组,采用双盲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依信含漱液(含0.1%西吡氯铵)和口泰含漱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