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课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等方面与其它学科相比,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它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真正上好还有许多值得思考、探索的问题。一节课内要使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且操作熟练,需要教师花费一番心血,才能寻找使每节课达到最佳效果的有效途径,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公共课教学 现状分析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186-01
在職高近几年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承担计算机公共课。现结合近两年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职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该科教学的质量。
1 现状分析
(1)现在的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因为理论知识大多都比较枯燥无味,没有生动有趣的客观形象,但是实践课确大不一样,实践课可以给学生非常直观的感受,在视觉上和对大脑的冲击都是不一样的,会让学生产生很大的兴趣,燃起浓烈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所以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的学生都喜欢上实践操作课,而不喜欢上枯燥乏味的理论课。
(2)现在是一个网络发达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网络充斥着整个社会,几乎是无所不在的。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会上网,但是好多的学生利用网络是看娱乐新闻,打网络游戏,上网聊天,不会好好的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资源去为自己创造学习环境,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会为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而且可以涉猎的知识范围非常的广泛,不是书本上的那么死板,学生可以灵活应用。但是如果学生不会善加利用,而是沉迷于网络中不能够自拔,那么影响到的将不只是学习,严重的还会对以后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3)现在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条件所限购置不了电脑,那么通过网络学习就会受到限制,他们看到别的同学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到和专业相关的知识,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而且可以通过网络解决自己在专业上遇到的难题,很是羡慕,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能够利用网络来获取知识是他们的愿望。
(4)有一部分学生对电脑的学习兴趣很高,但是在利用的时候有时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需要有人对其进行指点,但是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途径,耽误了进一步进行学习的进度,这大大的阻碍了学生对电脑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
2 应对策略
(1)针对一部分学生没有条件利用电脑来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得不到有效的指导,我们会为学生安排尽量多的时间进行实践的计算机操作,实践的机会多了,兴趣也就上来了,也就有了更高的积极性,大大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针对这些专业学生普遍不太喜欢计算机理论课的学习、记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方式,效果很好。
教师可以把平时死板生硬的教材知识内容通过软件制作的方式立体化起来,将平面的东西变成生动有趣的画面,首先在视觉上不会产生厌倦,只有先期的接受才能让学生产生下一步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把教材上需要学习的东西,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演示出来,这样会对学习的内容有更加细致的了解,理解的也更加的透彻。这样就避开了把生硬的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学生还持有抵抗态度的局面。
同时,教师在备理论教学课时,要精心选材,力求多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力求深入浅出,力求生动有趣,力求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最佳。现在对学生的教育,不应该只是局限于书本教材上的知识内容,因为本身学习内容大多比较呆板,枯燥无味,如果一味的以单一的教学方法去对他们进行灌输,那么很难让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了解。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前,把教材的内容仔细研究,深入挖掘,把精髓的地方进行深入的推敲,在这个基础之上,还要对与专业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做到不单一,不刻板,全面的丰富所教内容。最后联系实际生活当中的具体案例,生动有趣的把理论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就让学生有了了解,潜移默化到学生的内心。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才不会呆板的只知道理论知识,在社会工作后才会更好的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现实中的工作联系起来,快速的投入到工作中,融入到社会。
(3)正确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义地上网学习。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过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探讨,一致认为,网络资源在当今的社会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们通过网络也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们在学习上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只要教师们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把握住学生的思想动态,时刻加以正确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的利用网络,更好的为我们服务。这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会学生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上网。我们的计算机教学教师,经常在学生上网前,要求学生们写出本次上网的步骤,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克服随意性。这样做了,学生上网有了目的,有了计划,就不会在陌生的网络面前眼花缭乱,漫无边际了。
在进行授课时,作为教师还应该时刻把握课堂的动向,掌握好课堂纪律。因为技校学生的基础决定了他们的自制能力和把控力,这就需要老师去调整他们。在私下里对学生进行内心世界的了解,是为了在课堂上能够更准确,更明了的掌控学生的动向。有时在课堂上学生容易开小差,这样就需要老师讲的知识生动有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针对在课堂上搞小动作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问题来提醒他,在不损害个人尊严的基础上,点到为止,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还要在讲授知识的同时适时的调整课堂气氛,不要把课堂弄得呆板僵化,要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慢慢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
(4)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校计算机教师采用了较为有效的办法:尽可能地让学生利用所学,解决本专业遇到的问题。
(5)真正要使学生们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持久下去,教师要做的就是及时解决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要教给他们一些小的知识巧门,和感兴趣的东西,才能使得兴趣长久不减。
要做到这一步实在是不容易,它要求老师在课内课外,无论是学生上机练习或是教师演示,都要经常性有目的地向学生提问,并多方设想,学生懂了没有了?可能会存在什么问题?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计算机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程,要真正上好还有许多值得思考、探索的问题。一节课内要使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且操作熟练,需要教师花费一番心血,才能寻找使每节课达到最佳效果的有效途径,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见.职高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赛迪网校.
[2] 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计算机公共课教学 现状分析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186-01
在職高近几年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承担计算机公共课。现结合近两年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职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该科教学的质量。
1 现状分析
(1)现在的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因为理论知识大多都比较枯燥无味,没有生动有趣的客观形象,但是实践课确大不一样,实践课可以给学生非常直观的感受,在视觉上和对大脑的冲击都是不一样的,会让学生产生很大的兴趣,燃起浓烈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所以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的学生都喜欢上实践操作课,而不喜欢上枯燥乏味的理论课。
(2)现在是一个网络发达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网络充斥着整个社会,几乎是无所不在的。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会上网,但是好多的学生利用网络是看娱乐新闻,打网络游戏,上网聊天,不会好好的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资源去为自己创造学习环境,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会为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而且可以涉猎的知识范围非常的广泛,不是书本上的那么死板,学生可以灵活应用。但是如果学生不会善加利用,而是沉迷于网络中不能够自拔,那么影响到的将不只是学习,严重的还会对以后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3)现在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条件所限购置不了电脑,那么通过网络学习就会受到限制,他们看到别的同学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到和专业相关的知识,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而且可以通过网络解决自己在专业上遇到的难题,很是羡慕,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能够利用网络来获取知识是他们的愿望。
(4)有一部分学生对电脑的学习兴趣很高,但是在利用的时候有时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需要有人对其进行指点,但是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途径,耽误了进一步进行学习的进度,这大大的阻碍了学生对电脑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
2 应对策略
(1)针对一部分学生没有条件利用电脑来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得不到有效的指导,我们会为学生安排尽量多的时间进行实践的计算机操作,实践的机会多了,兴趣也就上来了,也就有了更高的积极性,大大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针对这些专业学生普遍不太喜欢计算机理论课的学习、记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方式,效果很好。
教师可以把平时死板生硬的教材知识内容通过软件制作的方式立体化起来,将平面的东西变成生动有趣的画面,首先在视觉上不会产生厌倦,只有先期的接受才能让学生产生下一步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把教材上需要学习的东西,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演示出来,这样会对学习的内容有更加细致的了解,理解的也更加的透彻。这样就避开了把生硬的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学生还持有抵抗态度的局面。
同时,教师在备理论教学课时,要精心选材,力求多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力求深入浅出,力求生动有趣,力求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最佳。现在对学生的教育,不应该只是局限于书本教材上的知识内容,因为本身学习内容大多比较呆板,枯燥无味,如果一味的以单一的教学方法去对他们进行灌输,那么很难让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了解。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前,把教材的内容仔细研究,深入挖掘,把精髓的地方进行深入的推敲,在这个基础之上,还要对与专业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做到不单一,不刻板,全面的丰富所教内容。最后联系实际生活当中的具体案例,生动有趣的把理论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就让学生有了了解,潜移默化到学生的内心。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才不会呆板的只知道理论知识,在社会工作后才会更好的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现实中的工作联系起来,快速的投入到工作中,融入到社会。
(3)正确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义地上网学习。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过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探讨,一致认为,网络资源在当今的社会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们通过网络也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们在学习上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只要教师们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把握住学生的思想动态,时刻加以正确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的利用网络,更好的为我们服务。这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会学生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上网。我们的计算机教学教师,经常在学生上网前,要求学生们写出本次上网的步骤,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克服随意性。这样做了,学生上网有了目的,有了计划,就不会在陌生的网络面前眼花缭乱,漫无边际了。
在进行授课时,作为教师还应该时刻把握课堂的动向,掌握好课堂纪律。因为技校学生的基础决定了他们的自制能力和把控力,这就需要老师去调整他们。在私下里对学生进行内心世界的了解,是为了在课堂上能够更准确,更明了的掌控学生的动向。有时在课堂上学生容易开小差,这样就需要老师讲的知识生动有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针对在课堂上搞小动作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问题来提醒他,在不损害个人尊严的基础上,点到为止,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还要在讲授知识的同时适时的调整课堂气氛,不要把课堂弄得呆板僵化,要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慢慢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
(4)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校计算机教师采用了较为有效的办法:尽可能地让学生利用所学,解决本专业遇到的问题。
(5)真正要使学生们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持久下去,教师要做的就是及时解决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要教给他们一些小的知识巧门,和感兴趣的东西,才能使得兴趣长久不减。
要做到这一步实在是不容易,它要求老师在课内课外,无论是学生上机练习或是教师演示,都要经常性有目的地向学生提问,并多方设想,学生懂了没有了?可能会存在什么问题?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计算机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程,要真正上好还有许多值得思考、探索的问题。一节课内要使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且操作熟练,需要教师花费一番心血,才能寻找使每节课达到最佳效果的有效途径,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见.职高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赛迪网校.
[2] 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