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激励策略进行完善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nmi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薪酬是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获得相应劳动报酬的权利。激励是运用相关策略,来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发挥最大的潜能,实现个人价值。薪酬激励策略则是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策略的主要措施,完善和健全薪酬激励制度不仅有助于激发劳动者的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生产积极性,也促使了国有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本文对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激励,找出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完善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薪酬激励;策略
  我国国有企业涉及范围广,主要在教育、科研,文化等领域,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现代化改革潮流,国有企业改革也作为国家行政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这就必然要求国有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激励策略便推动国有企业优化升级的改革方向。
  一、了解薪酬激励的主要内容
  1.薪酬激励理论
  薪酬激励是为满足员工相应薪酬需求,从而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国有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实现国有企业与员工们之间的互利共赢。薪酬激励主要由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构成,二者相辅相成。
  2.一般薪酬的结构
  企业薪酬由岗位工资、司龄工资、福利、效益奖金、虚拟分红、其他激励等组成。岗位工资又包括固定部分和浮动部分,同时按相应职位比例原则给予相应薪酬,其固定部分是根据岗位工资级别按月发放,浮动部分与绩效考核挂钩按月发放。固定部分与浮动部分之比都有着对应的确定原则:(1)管理岗位:总监级员工5:5;其他管理岗位6:4。(2)普通员工:营销代表与服务代表5:5;其他员工7:3。
  3.认识薪酬激励策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薪酬激励策略是国有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措施,更需要事业单位管理者运用事业单位设置相关的奖励制度,来增长员工对工作积极性。这种激励制度是员工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效方式,帮助员工找到自身价值,提高员工自信力。同时可以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与员工的联系,提高国有整体凝聚力。
  二、找出国有企业现行薪酬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
  1.国有企业现行薪酬分配不合理,员工满意程度不高
  现阶段大多企业单位实行评聘分离、按岗评审的薪酬管理制度,挫伤了企业人才发展的积极性,绩效工资制度不合理,调节力度明显不够,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不相适应。
  2.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未得到有效实施,限于形式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制有由领导决定的现象存在,缺乏合理的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案,员工多劳多得名存实亡,效绩优先无法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员工发挥自身潜能,更不利于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无法实现国有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3.国有企业文化环境影响企业员工流动
  国有企业文化对人才流失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该企业的整体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当国有企业文化影响力缺乏,容易导致员工的大量流失,有些优秀员工选择离开企业,就是有些不适应国有企业文化环境。国有企业忽视文化环境作用,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效果将会适得其反。工作环境的安全舒适,将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激情,而环境也不仅只是外部因素,它会影响到员工的积极性,甚至会导致员工的跳槽,造成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局面。
  三、完善薪酬激励制度的措施
  1.完善国有企业薪酬分配方式,追求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实用性
  适当压缩薪酬级别,这是优化薪酬管理体系首先必须打破的薪酬级别差距大的格局。人事工资制度的具体的方法应以岗位价值评估为主,同时参考外部市场水平。根据公司的薪酬策略,也应适当关键岗位有所倾斜,例如制造业的研发和销售等岗位。国有企业岗位级别大多出现分得过细过多,所以还可考虑采取较少的薪酬级別。适当压缩薪酬级别,让员工薪酬与绩效有效结合,岗位工资调节力度加强,才能有助于缩小国有企业员工薪酬差距,激发人才发展的积极性,为国有企业谋福利。
  2.有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机制,考核周期应季度和年度相结合
  仅以月度作为考核周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薄弱的国有企业来说,考核时间短,力度不够,有关部门和参与考核的全体员工容易对考核产生厌烦情绪,考核效果适得其反。所以,可以季度为周期进行日常考核与年度总结开展年度考核相结合。同时,对于一些销售、生产等业务部门,可以适度调整考核周期,重视考核业绩导向的及时性和适应性。
  3.营造良好的国有企业文化环境,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员流动机制
  国有企业内部缺乏活力,员工缺乏生产积极性的问题与国有企业文化环境有着紧密关联。企业内部实行竞争上岗,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员工有着舒适、安全的文化环境,国有企业员工潜能被激发,更便于国有企业逐渐发掘人才、培养人才,淘汰消极怠工的员工,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人员流动机制。这一措施的实施不仅是能够形成良好企业内部竞争氛围,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也能逐步解决国有企业目前严重的冗员问题,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也能够保持安全和较为轻松的状态,这样也减轻企业薪酬负担,推动企业薪酬制度的完善。
  总之,薪酬激励制度作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策略,同时也是体现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如何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制度,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因此,要根据国有企业管理发展状况,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员工积极性程度,制定合理有效策略,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激励制度。
  参考文献:
  [1]孙艺新.大型央企三类人才个性化激励策略与实施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2):72-76.
  [2]柳芸芸,李冰.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0):140-141.
  [3]冉希重,魏学军.薪酬激励措施对煤炭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3):21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加剧、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以及企业全面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加之政府职能的转变,其社会管理更加需要创新和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也将变得更加迫切,将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现实问题。本文对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难点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具体措施,不仅能够为企业减负,也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措
农村贫困地区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使农村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提到日程上来。在这种背景下,农村贫困地区产业转型模式选择为:产业链延伸模式、产业特色化模式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增长,虽然市场形势也变得愈来愈复杂,但同时也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和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所以国有企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深受国家重视。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措施,推动国有企业的平稳、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繁荣。而会计管理工作是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的重头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着国
【摘 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 随着我国大多数国营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国营企业也在“人才培训基地”的尴尬境地中越陷越深,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了国营企业的关注。本文详细阐述了我国国营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 分析了其中的主要原因, 并从企业文化、管理机制、管理技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国营企业;人才流失;防范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高素质人力资源队伍越来越成为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