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忌型公共冲突:内涵、诱因及其化解——基于一个典型样本的现实剖析

来源 :社会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a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猜忌型公共冲突不利于良序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加深对猜忌型公共冲突的认识。本文在案例剖析基础上认为公共信息不对称、消极刻板印象或"污名化"、新闻媒体推波助澜、政府与民众对话缺失及民众参与不足是猜忌型公共冲突频发的主要因素。为此,应在公共信息主动公开、正面印象重新形塑、媒体报道追求平衡及政府民众双向互动等方面形成化解合力,有效化解猜忌型公共冲突,提升公共冲突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经济管理行为方式,并针对我国转型时期政府经济管理行为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需要完善政府经济管理行为方式的
三国时期魏国嵇康所作的《声无哀乐论》,采用清谈辩难的形式,以"秦客"与"东野主人"之间八个回合的辩难涉及了音乐美学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秦客"是嵇康假设的论敌,"东野主人
文章对安徽省宁国市胡乐镇至宁墩镇一带成矿规律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此区域内地质背景、矿化及矿产分布特征、化探异常特征,分析航空伽玛能谱钾铀钍含量、比值、古铀含量、活化
利用1982-2003年8 km分辨率的NDVI数据集,分析了祁连山区植被覆盖的年、年际、年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祁连山区植被覆盖总体上自东向西递减,其年变化NDVIm都为单峰型;祁连山区各段植被覆盖的年际NDVIy、年代变化NDVIn趋势有所不同:祁连山西中段植被的NDVIy变化趋势基本相似,20世纪80年代变化较平稳,90年代变化幅度最大,1995年以后植被明显开始增加,祁连山东段植被的NDV
影片《猿族崛起》批驳人类中心主义和科技至上观,蕴含着深厚的生态主体间性思想,反对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承认自然万物的主体地位,并非异己的客体和索取、利用的对象,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