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之中国”的时代内涵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聚焦。”9月27日,在新中国即将迎来成立70周年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系统介绍中国的发展成就、发展道路、发展走向,深入阐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引导人们从更宏阔的视野看待中国,从更精准的角度把握中国与世界的互动。
正如白皮书所指出,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几天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国际舆论场上赞叹之声扑面而来——不少人将“这个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航站楼之一的机场”誉为中国梦想、中国速度的化身,不少人感叹“应该向北京学习”。中国同世界的联系体现在方方面面。
70年间,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中国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让“中国之中国”色彩更加鲜明,也让“世界之中国”印记更加显著。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等,代表着中国在变化的世界格局中的分量。如何理解中国道路,如何分辨中国发展方向,如何与中国良性互动,已成当今世界的重要课题。
理解“世界之中国”,首先要看到,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正能量。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0年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中国主动裁减军队员额,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一贯是坚定的和平力量。中国始终致力于国内建设与改革,坚持扩大开放、谋求共同发展。新时代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意味着全球共同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
理解“世界之中国”,还要看到,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16%,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中国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將给世界带来更高质量的机遇。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报告认为,到2040年,中国和世界其他经济体彼此融合有望创造22万亿至37万亿美元经济价值,相当于全球经济总量的15%-26%。世界其他经济体和中国加强合作,将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
理解“世界之中国”,更要看到,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中国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将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虽然充满风险和挑战,但也催生新的机遇。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有利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实现国际公平正义。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道路上,中国积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中国致力于同各国携手开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康庄大道,中国智慧、中国行动、中国作用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回首波澜壮阔的70年,中国人民为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不会骄傲自满、止步不前。新时代的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不会改变,与其他国家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决心不会改变,与世界携手同行的决心不会改变。未来之中国,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白皮书所言,正是“世界之中国”的时代内涵。
中国特色 世界眼光 人类情怀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球观察者目光投向东方,寻找中华民族创造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发展奇迹的密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给出这样的答案:70年来,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功,根本原因就是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正确发展道路并且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道路决定命运,发展道路的选择对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国情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一条加快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道之行,壮阔无垠,鲜明的中国特色、宽广高远的世界眼光、深厚博大的人类情怀深深嵌人人类发展历史进程。
阔步行进在这条道路上,解决了一个人口大国的温饱问题,中国书写了全球减贫事业最亮丽篇章。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的是一个经历100多年战乱、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人民生活极端贫困。今日之中国,正在大步迈向全面小康。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7亿多人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0/0以上,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温饱是事关全球和平发展的基本问题,中国大规模减贫的意义不止在国内。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认为,中国探索出来的发展道路,将促进全球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不少发展中国家领导人表示,希望借鉴中国经验。
阔步行进在这条道路上,提供着完善全球治理的解决方案,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回望70年征程,中国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出发,积极倡导并推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中国为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智慧和方案。新时代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成为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国际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赞叹,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成为世界稳定、平等和繁荣的捍卫者。
阔步行进在这条道路上,强调符合本国国情、适应时代要求,中国以自身成功的实践,让发展中国家看到走向现代化的全新选择。中国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中国不照搬西方国家发展模式,而是结合中国实际、总结经验教训、借鉴人类文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不仅在于它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而且在于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了一种“替代经验”。 新中国70年征程告诉世人,好日子等不来、要不来,唯有奋斗;新天地干出来、开出来,唯有进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探索精神、担当精神、实干精神的光芒交相辉映。新时代中国信心满怀、初心不改,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发展、合作共赢的伟大事业前景无限。
展大国雄风,见开放包容胸怀
“中国与时俱进推行改革开放,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开展建设性合作,创造了诸多发展奇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享有当之无愧的崇高威望,在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许多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表达热烈祝贺。这祝贺,是对中国作用的肯定,对中国机遇的看重,也是表达同中国携手共进的心愿。这一切,再次印证了《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中的一句话: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是机遇,不是威胁和挑战。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70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4倍,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越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越大——2013年至2018年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达到28.1%,居世界第一位。有关测算结果表明,2013年至2016年,如果没有中国因素,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将放缓0.6个百分点。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指出,2000年至2017年,世界对中国经济的综合依存度指数从0.4逐步上升至1.2。当前世界经济面对诸多不确定性,中国经济的稳中有进更显意义重大。
中国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正在给世界创造源源不断的红利。肯尼亚媒体呼吁本国抓住中国快速扩大的鳄梨消费市场,日本日产汽车公司专注中国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紧盯中国快速增长的球迷群体……这是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庞大市场,拥抱中国,就意味着互利共赢的机遇。正如美国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总裁方大为看到的,“一个繁荣发展的中国是世界之福”。
中华民族历来有立己达人、兼济天下的情怀,新时代中国,正在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体现出回馈国际大家庭的崇高境界。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搭建多边对话和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积极开展对外援助……中国积极担当大国责任,走资源共享、共同繁荣、共同发展之路。土耳其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塞尔丘克·乔拉克奥卢认为,中国已成为国际秩序中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倡导者,在正确解决全球问题方面中国不可或缺。
9月29日,中国向6位外国人士授予“友谊勋章”,向世界“展现出中国开放、友好的姿态”,英国知名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的如是评价,诠释出新时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真谛。中国发展壮大了,但中国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意愿始终不变,讲道义、求共赢的初衷始终不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外交辞令,不是权宜之计,不是战略模糊,而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是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和郑重承诺。”中国之志载人白皮书,和平发展的中国,言必信,行必果。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让世人领悟到世界之中国的坚定信念、未来之中国的正义追求。
七十华诞,展大国雄风,见开放包容之博大胸怀。举世感知,中国真诚创造并分享着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机遇,这是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篇章,造福各国人民。
大国有担当 世界更美好
“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大国要有大国的担当。大国之大,不在于体量大、块头大、拳头大,而在于胸襟大、格局大、担当大。”《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的论述,提炼出大国内涵的命题。中国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起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民过上安宁富足的生活,展现出新时代的大胸襟、大格局、大担当。
当今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興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大变局充满风险和挑战,各种新旧因素、力量、矛盾相互叠加碰撞,大国关系、国际秩序、地区安全、社会思潮、全球治理深刻重塑,国际局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要开放还是要封闭,要合作还是要对抗,要和平还是要冲突,要共赢还是要独霸,这是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唯有做出正确抉择,才能抓住大变局催生的新机遇,应对风险挑战,战胜艰难险阻,实现发展繁荣的梦想。
大国有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就能持续开拓美好光明的人间正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世界和人类作出的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多少物质,还在于提出了什么理念。”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高度评价中国主张对世界的贡献。世界怎么了?人类怎么办?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理念,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着眼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现实问题、实现人类社会和平永续发展,开辟出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发展新道路,为人类实现共同梦想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理念得到广泛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来自国际社会的热烈祝贺就是明证——各国领导人纷纷表示高度赞赏中国积极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国有担当,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努力就能不断书写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精彩篇章。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人民发出要发展、要合作的时代呼声,反对个别国家动辄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主义行径破坏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消费链,担心现有国际贸易秩序的紊乱甚至冲突将全球经济逼人“衰退陷阱”。对待经济全球化出现的问题,离不开辩证思考、发展眼光,更离不开通过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来找出路、解决问题的行动。世人公认,中国倡导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为全球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聚焦。”9月27日,在新中国即将迎来成立70周年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系统介绍中国的发展成就、发展道路、发展走向,深入阐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引导人们从更宏阔的视野看待中国,从更精准的角度把握中国与世界的互动。
正如白皮书所指出,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几天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国际舆论场上赞叹之声扑面而来——不少人将“这个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航站楼之一的机场”誉为中国梦想、中国速度的化身,不少人感叹“应该向北京学习”。中国同世界的联系体现在方方面面。
70年间,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中国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让“中国之中国”色彩更加鲜明,也让“世界之中国”印记更加显著。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等,代表着中国在变化的世界格局中的分量。如何理解中国道路,如何分辨中国发展方向,如何与中国良性互动,已成当今世界的重要课题。
理解“世界之中国”,首先要看到,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正能量。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0年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中国主动裁减军队员额,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一贯是坚定的和平力量。中国始终致力于国内建设与改革,坚持扩大开放、谋求共同发展。新时代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意味着全球共同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
理解“世界之中国”,还要看到,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16%,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中国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將给世界带来更高质量的机遇。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报告认为,到2040年,中国和世界其他经济体彼此融合有望创造22万亿至37万亿美元经济价值,相当于全球经济总量的15%-26%。世界其他经济体和中国加强合作,将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
理解“世界之中国”,更要看到,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中国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将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虽然充满风险和挑战,但也催生新的机遇。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有利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实现国际公平正义。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道路上,中国积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中国致力于同各国携手开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康庄大道,中国智慧、中国行动、中国作用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回首波澜壮阔的70年,中国人民为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不会骄傲自满、止步不前。新时代的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不会改变,与其他国家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决心不会改变,与世界携手同行的决心不会改变。未来之中国,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白皮书所言,正是“世界之中国”的时代内涵。
中国特色 世界眼光 人类情怀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球观察者目光投向东方,寻找中华民族创造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发展奇迹的密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给出这样的答案:70年来,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功,根本原因就是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正确发展道路并且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道路决定命运,发展道路的选择对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国情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一条加快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道之行,壮阔无垠,鲜明的中国特色、宽广高远的世界眼光、深厚博大的人类情怀深深嵌人人类发展历史进程。
阔步行进在这条道路上,解决了一个人口大国的温饱问题,中国书写了全球减贫事业最亮丽篇章。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的是一个经历100多年战乱、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人民生活极端贫困。今日之中国,正在大步迈向全面小康。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7亿多人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0/0以上,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温饱是事关全球和平发展的基本问题,中国大规模减贫的意义不止在国内。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认为,中国探索出来的发展道路,将促进全球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不少发展中国家领导人表示,希望借鉴中国经验。
阔步行进在这条道路上,提供着完善全球治理的解决方案,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回望70年征程,中国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出发,积极倡导并推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中国为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智慧和方案。新时代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成为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国际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赞叹,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成为世界稳定、平等和繁荣的捍卫者。
阔步行进在这条道路上,强调符合本国国情、适应时代要求,中国以自身成功的实践,让发展中国家看到走向现代化的全新选择。中国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中国不照搬西方国家发展模式,而是结合中国实际、总结经验教训、借鉴人类文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不仅在于它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而且在于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了一种“替代经验”。 新中国70年征程告诉世人,好日子等不来、要不来,唯有奋斗;新天地干出来、开出来,唯有进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探索精神、担当精神、实干精神的光芒交相辉映。新时代中国信心满怀、初心不改,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发展、合作共赢的伟大事业前景无限。
展大国雄风,见开放包容胸怀
“中国与时俱进推行改革开放,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开展建设性合作,创造了诸多发展奇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享有当之无愧的崇高威望,在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许多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表达热烈祝贺。这祝贺,是对中国作用的肯定,对中国机遇的看重,也是表达同中国携手共进的心愿。这一切,再次印证了《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中的一句话: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是机遇,不是威胁和挑战。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70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4倍,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越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越大——2013年至2018年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达到28.1%,居世界第一位。有关测算结果表明,2013年至2016年,如果没有中国因素,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将放缓0.6个百分点。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指出,2000年至2017年,世界对中国经济的综合依存度指数从0.4逐步上升至1.2。当前世界经济面对诸多不确定性,中国经济的稳中有进更显意义重大。
中国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正在给世界创造源源不断的红利。肯尼亚媒体呼吁本国抓住中国快速扩大的鳄梨消费市场,日本日产汽车公司专注中国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紧盯中国快速增长的球迷群体……这是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庞大市场,拥抱中国,就意味着互利共赢的机遇。正如美国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总裁方大为看到的,“一个繁荣发展的中国是世界之福”。
中华民族历来有立己达人、兼济天下的情怀,新时代中国,正在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体现出回馈国际大家庭的崇高境界。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搭建多边对话和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积极开展对外援助……中国积极担当大国责任,走资源共享、共同繁荣、共同发展之路。土耳其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塞尔丘克·乔拉克奥卢认为,中国已成为国际秩序中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倡导者,在正确解决全球问题方面中国不可或缺。
9月29日,中国向6位外国人士授予“友谊勋章”,向世界“展现出中国开放、友好的姿态”,英国知名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的如是评价,诠释出新时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真谛。中国发展壮大了,但中国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意愿始终不变,讲道义、求共赢的初衷始终不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外交辞令,不是权宜之计,不是战略模糊,而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是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和郑重承诺。”中国之志载人白皮书,和平发展的中国,言必信,行必果。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让世人领悟到世界之中国的坚定信念、未来之中国的正义追求。
七十华诞,展大国雄风,见开放包容之博大胸怀。举世感知,中国真诚创造并分享着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机遇,这是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篇章,造福各国人民。
大国有担当 世界更美好
“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大国要有大国的担当。大国之大,不在于体量大、块头大、拳头大,而在于胸襟大、格局大、担当大。”《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的论述,提炼出大国内涵的命题。中国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起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民过上安宁富足的生活,展现出新时代的大胸襟、大格局、大担当。
当今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興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大变局充满风险和挑战,各种新旧因素、力量、矛盾相互叠加碰撞,大国关系、国际秩序、地区安全、社会思潮、全球治理深刻重塑,国际局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要开放还是要封闭,要合作还是要对抗,要和平还是要冲突,要共赢还是要独霸,这是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唯有做出正确抉择,才能抓住大变局催生的新机遇,应对风险挑战,战胜艰难险阻,实现发展繁荣的梦想。
大国有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就能持续开拓美好光明的人间正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世界和人类作出的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多少物质,还在于提出了什么理念。”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高度评价中国主张对世界的贡献。世界怎么了?人类怎么办?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理念,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着眼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现实问题、实现人类社会和平永续发展,开辟出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发展新道路,为人类实现共同梦想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理念得到广泛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来自国际社会的热烈祝贺就是明证——各国领导人纷纷表示高度赞赏中国积极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国有担当,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努力就能不断书写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精彩篇章。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人民发出要发展、要合作的时代呼声,反对个别国家动辄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主义行径破坏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消费链,担心现有国际贸易秩序的紊乱甚至冲突将全球经济逼人“衰退陷阱”。对待经济全球化出现的问题,离不开辩证思考、发展眼光,更离不开通过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来找出路、解决问题的行动。世人公认,中国倡导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为全球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