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 光明正大使之知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zzf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青少年性教育;性科学知识;性道德;人格完善
  
  一、直面问题现状——开展青少年性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学生早恋、婚前性行为、未婚先孕、少女堕胎、少女弑子的事件屡见报道。青少年性行为趋向普遍和低龄化,尤其是少女未婚怀孕呈逐年上升趋势。青少年性教育成为了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由于遗传、气候、营养、性文化的影响,现代孩子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有提前的趋势。但目前仍有很多家长对孩子避而不谈“性”,或是对孩子提出来的与“性”有关的话题或做出的与“性”有关的行为通常表现出不知所措或厌恶、指责等态度。
  在好奇心的驱动下,青少年通过网络、书籍或同伴交流来了解性知识。由于他们的辨别能力低,所得到的知识存在矛盾、偏差,这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如笔者曾在课堂上和学生探讨“怎么避免怀孕”的话题。有学生认为月经期间发生性行为不会怀孕。笔者追问学生理由,答案是:月经期间女性不排卵,此时发生性行为就不会造成怀孕。从学生的回答可发现,学生懂得一些性知识,但他们了解得很片面!殊不知,在女性月经期间发生性行为很容易造成女性生殖器的感染,易导致女性不孕;而且月经期间女性存在排卵的可能性。这些常识性的错误认知如不加以矫正,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有损,甚至贻害一生。
  
  二、青少年性教育的实施策略
  
  1.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完善儿童的人格
  日本儿童性学专家、东京都小学校性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武川行男多年从事儿童性教育的教学和研究,明确学校性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儿童人格的完善”。性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性知识的教育,还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开展性教育,可以造福个人,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可以造福家庭,有利于优生优育,促进家庭幸福和睦;可以提高人口素质,建设社会文明。
  2.制定科学、系统的教学规划
  青少年性教育包含着丰富、系统的知识教育和行为指导,它是一门关乎学生的心灵成长、行为规范塑造和个体自我发展的重要课程。只有将青少年性教育的内容纳入到学校课程里,才能保证其有效地开展。笔者所在学校作为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基地,成立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正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班主任、校医、专职心理教师、生物教师、思想品德科教师为主要成员,教务处主管相关工作的落实与指导。遵从《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将每学年的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细化,制定学期性教育计划;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性和教学内容的递进深入的特性;注重人生观、价值观的渗透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进行分工安排,相关科目的教师在课堂中结合本学科的内容进行渗透;定期举行教学经验交流会,使得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工作有系统、有目的地开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日本专家认为性教育课程内容为:使孩子认识和了解人的性器官,理解身体的性成熟;使孩子们理解性心理和性意识的变化;使孩子们理解生命创造的机制,养成尊重生命的态度;使孩子们思考男女之间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培养男女之间的协作精神;使孩子们对社会上的性现象具有批判能力,对性信息具有选择能力,并掌握防止遭受性迫害的方法。
  3.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
  开展青少年性教育,须注重师资培训,借助各级的青少年性教育师资培训的平台,更新教育观念和提升教育技巧,避免教育的“师源性”,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自身需要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灵活的教育技巧。面对学生异性交往中过于亲密的行为,即常说的“早恋”现象,教师本着“不反对、不支持、先理解、后引导”的教育观与学生一起探讨他们在异性交往中的困惑。这样,学生可以不设防地与教师交流,并愿意和教师更深入地探讨他们内心的想法。
  此外,作为青少年性教育的教师,还需要注重一个原则——性教育以不能挑起学生的性欲望为前提。课堂中和学生探讨对他们来说既好奇又敏感的性知识时,教师要做到科学、严肃、有趣、灵活地讲授性知识,与此同时还必须渗透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国内外的事实表明,缺少性道德、性伦理、性法理等内容的教育,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日本儿童性教育专家武川行男认为,要想顺利进行性教育,教育者必须与孩子建立亲切友好、互相信赖的关系。假若心灵的接触不够而进行性教育,不仅没有多大效果,还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如,教师说了与性有关的话,学生们就嗤笑,不能集中于教学内容,因此,也就不能充分理解,还有可能产生误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特别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性的态度直接与性教育效果相关联。教师自身对性要持一种大方自然的态度,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努力营造出一种开放、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方自然地谈“性”,才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性”背后的性道德、性伦理、性法理,以更好地规范他们自身的行为。如笔者所在学校的卫生与健康课教师从医学角度透彻地讲解人工流产的过程及其危害,听课的学生受到的触动颇深。
  5.加强家庭日常细节的渗透教育
  国外研究表明,如果青少年的父母向他们传递了对于性的态度和价值观,那么青少年受到同龄人的态度和价值观影响的可能性就会较小。此外,如果青少年同他们的父母谈论与性有关的话题,那么他们在受到他人压力的情况下,能拒绝不想要的性行为的可能性就较大。
  家庭是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家长会的平台,或邀请专家和家长一道分析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指导家长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的成长问题。此外,还可以借助学校的家长报或推荐性教育方面的书籍向家长宣传青春期教育技巧指导。
  6.积极开展各类研讨活动,探寻有效的开展途径
  各级教育部门积极举办青少年性教育课师资培训活动和研讨活动,通过专业指导,让教师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性教育观和教育技巧;通过研讨交流,提升教师教育实践水平,促进青少年性教育工作的发展。
  
  三、思考和讨论
  
  日本专家武川行男把性教育视为“与心之关系密切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儿童“人格的完善”,这个目的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性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发挥各自的力量。教育者需要转变旧式的教育观念,要对性拥有科学的认知,把握性的真谛,方能有效地对孩子实施性教育,使得孩子的人格健康发展。因此,要在青少年中开展科学的性教育、普及性教育,使得青少年性问题降到最低,仍需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和改进:
  1.普及专家论证的科学的性教育
  要完善学校性教育工作规划指导,制定一套经过专家论证的、科学且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性教育指导丛书,落实人员、课时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才能使得学校性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2.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性教育网络
  家庭注重性教育的启蒙。父母是孩子性教育的启蒙老师。性教育是从性认识开始的,父母可以有针对性地利用生活细节让孩子接触性科学知识,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性是一件好事和正大光明的事,营造家庭中温馨和谐的气氛,父母之间及与子女之间的所有亲昵行为都是给孩子最好的性教育。
  学校进行正面指导教育。在学校,教师通过课堂生动的教育向孩子传播性科学知识、性道德观和性价值观,让学生正确认识身体的发育变化;引导学生恰当处理对异性的爱慕之情,学会辨别婚恋的善恶美丑,懂得什么是真爱,并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成为一个可爱又会爱的人;培养女生的自尊自爱自强意识,让女孩子懂得爱护好自己的子宫,为自己和下一代负责;对男孩子进行责任感教育,让男孩子懂得——如果自己爱一个女孩子,就要尊重她的意愿,不能轻易伤害一个女孩子,要学会为自己、他人负责。
  把青少年性教育纳入社区工作。把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纳入社区工作之中,利用社区的影响力辐射千家万户,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组合机制,形成青少年性教育的合力。
  有效发挥大众文化传播媒体的影响力。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大众文化媒体的管理和监督,坚决杜绝黄色淫秽内容的影视、文学刊物等的制作、出版和发行,加大对性教育工作成果的宣传,提高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盐步初级中学,佛山,528247。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务理事单位)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其他文献
〔摘要〕采用“中小学生学业求助问卷”和“我的班级问卷”对广东省深圳市三所学校共238名初中生进行追踪研究,探讨班级环境和学业求助之间的关系,以及小班化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1)班级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秩序和纪律与学生积极的学业求助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班级环境中的学习负担与学生积极的学业求助行为呈显著负相关。(3)在追踪的两次测量中,均未呈现出小班化教学对班级心理环境构建的积极影响。根
闲时整理书房,那叠厚厚的信札又重现在眼前。轻轻拂去尘埃,细细摊开,有的纸质已经泛黄,有的有了些皱折和卷曲。打开这些有着岁月印记的信,尘封的记忆扑面而来。  重读小时同学然的来信,记忆回到那个弥漫油菜花清香的春天,我俩一起骑车去太行山游玩,不料中途下起了小雨,路上一片泥泞。我俩不时采摘路旁美得有些凄迷的小山花,却不知怎么迷了路。现在依然记得当时接到信的情景,兴奋地打开,靠在大树上细读,于是字里行间,
2008年5月30 日,本刊记者来到了北国边陲小城内蒙古牙克石市,参加了在这里召开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一五重点课题 “心理健康与道德培育”研究工作会议。牙克石市教育局局长郭羽、大兴安岭林业教育局副局长张利明在百忙中出席会议。  内蒙古大兴安岭卫生学校党委副书记刘峰云同志致欢迎词,实验区课题指导组组长赵晓捷总结了第一、第二阶段工作,布置第三阶段任务。参加课题研究的实验学校内蒙古鄂伦春旗吉文林业中学
〔关键词〕青春期;独立意识;亲子冲突;初二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5-0046-03  【活动背景】  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伴随身体、心理的巨大变化,自我意识空前高涨,他们开始有了更丰富的内心世界,以一种全新的目光看待自己、他人以及周围的人际关系。随着心理上的成人感逐渐增强,青少年们萌生了独立自主的意识,希望被人理解,摆脱成
本人在医院进行了实际考察体验,主要是对医院护理部负责人的采访、对病人的调查、对新护士工作情况的了解和对我校的实习生工作情况的了解等。这次考察实践的重点是护理工作对护士在道德和人文方面的要求,以便为我们今后的德育课教学工作有所帮助。通过这次考察实践我感触很多,对我的启发很大。护士直接面对的对象是病人,而不是机器,所以就更需要更高的人文知识修养,那么在我们的护理专业学生德育课教学中应增强护理人文知识教
〔关键词〕心理咨询;共情;高中生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快速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极强。高中生向往独立性与控制感,追求个性解放,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都开始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思想活跃,情感体验丰富,完全可以和心理咨询师像成人一样地平等交流。现代社会中,信息畅通无阻,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操作便捷、内容广泛,可以及时满足高中生信息获取的心理需求,高中
提要:上古精神文明的演进历程并非直线上升式的,而是一个曲折往复的缓慢渐进的过程。这一行程中,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发展固然是重要的基础,但是在今日看来,当时充满谬误与迷信的数术的发展也是一个推进的力量。由数术到学术的演进,反映了上古精神文明演进的复杂性。  关键词:数术 学术 精神文明    推进古代文明发展的多重因素中,精神与思想的发展是一个重要方面。精神文明的演进亦是多方面的,由“数术”到“学术”的
萨托利说,政治分为可见的政治和不可见的政治。有些政治活动总是大众参与、众人可见,比如说选举;而有些政治活动或者事涉机密,或者幕后交易,相关人等就不那么希望让人看到。另一种常见的区分则是现实的政治和理想的政治。比如说,国际关系理论中就有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区分。自由主义之具有理想主义色彩,不能不提到伍德罗·威尔逊这位在巴黎和会上倡导十四点和平建议、典型学院派的美国总统。我随意检索了百度上对他的介绍,
〔关键词〕职业;特点;梦想  【活动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指出,小学中年级的具体目标有“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善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培养自主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以及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教育指导纲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明确提出,要“在小学阶段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开展生涯教育”,“加强对学生人生方面的引导,帮助学生更
摘要:Visual FoxPro是优秀的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是很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选定的数据库理论课程,是《计算机基础》的后续课程。教学要求相对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理论课程要简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一学期学习结束后仍对该课程没有清晰的了解,不能完成简单项目的情况。对此,作者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方式改革,通过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VFP;教学方式;改革    VFP具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