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温州市高校田径运动教学的状况,结合目前社会实践和大学生体质日趋下降的现象,田径课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受冷落的缘由,经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处置方案,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对田径教学内容革新的基本构思。
【关键词】高校;田径课;教学状况
近年来,在温州市高校体育课程中,田径教学正面临史无前例的困境。调查结果显示:在其所调查的温州7所高校中,只有3所开设了田径课。大家都知道,田径是运动之母,田径项目在高校开展走向衰退,应引起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田径教学逐渐参与了教学内容体系,唯有在考试内容里保管着反映身体素质状况的一般项目。因此,对其进行研讨并提出相应处置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一、田径课程的教学状况
1.教学设计的逻辑终点不合理。在传统的体育课程观中,课堂教学设计的逻辑终点是教学内容,教学的一切环节都是为如何完成教学内容而停止。田径课程内容呆板、方式单调,缺乏灵敏性和兴趣性,学生失掉学习兴味。
2.教学形式和目的过于竞技化。目前田径课的教学依然延续着竞技项目的教学形式,目的的设计侧重于技艺。而无视了基本运动才干的开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发扬田径课对培育安康看法和终身体育观念的作用,无视了体育教学的多样性。
3.教学方法单一重复化。只注重教而无视了学生的学,使学生对田径课产生惰性;教法上注重解说、示范等传输式的教学,学法上强调模拟练习等方法。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才干的培育和发明性的发扬。
4.教学评价看重结果。目前田径课的考核方法基本上是将学生把握技术状况及运动效果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艺方面。过于强调考试结果,缺少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学习进程的评价。
5.老师专业水平局限性。少数老师的教法与教学理念保守,不能与时俱进,与素质教育目的相差愈来愈远。
二、田径课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受冷落的缘由
1.田径课自身的缘由。田径课想要出现清楚的健身效果需求较长的时间,但是要想让高校大学生在有限的体育活动时间里坚持田径运动项目健身,并出现清楚的效果显然有难度。田径运动与其它一些运动项目相比自身缺少兴趣性,假设学生没有果断的信心、顽强的意志会感到单调无趣而中止练习。田径运动从小学到大学内容基本上是处于反复学习的状态,这使学生感到厌倦。
2.学生方面的缘由。选课制如今逐渐在大学校园中普及,学生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他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学生往往选择一些兴趣性较强和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运动项目,他们还错误地以为其它项目的练习可以得到和田径练习一样的健身效果。
3.老师方面的缘由。老师是课程的指点者、设计者、执行者。老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性、知识结构不合理,直接对田径课的开展有影响。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田径老师自身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以及科研才干是影响田径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三、高校田径运动教学走出困境所应采取的处置方案
1.重新诠释田径教学的观念。田径运动是一项新鲜的体育运动,在田径教学进程中要系统完整地向学生讲授田径运动的历史,使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实质是一切运动的基础。经常系统参与田径运动,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系统调理功用和内脏器官的功用,提高人体的安康水平。
2.添加田径运动各项目的文娱性。由于人们对安康锻炼具有极大的选择性,通常人们选择文娱性和兴趣性强的项目。传统的田径课教学缺乏兴趣性。因此在田径课教学中除了教授技术和身体锻炼方法外,更应该注重其兴趣性。老师的解说要生动幽默能吸引学生,示范要准确美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方法要经常更新,应依据田径项目的特点,既能达到教学目的又能激起学生兴味的练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明才干,使其经过互帮互学积极参与到学、练习活动中。
3.改动现有田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效能。为了使田径选项课的健身价值充分表现出来,教材内容应表现出基础性、竞争性、实效性、渐进性;教学方法要表现出兴趣性、文娱性、知识性、多样性,将健身走、健身跑、健身跳、健身投作为整个教材的主线,采用变化多样、兴趣丰厚、可以表现出相互竞争及片面开展的教学准绳,以激起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爱。
4.添加田径健身实际和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田径选项课应该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以竞技项目练习为辅,同时对学生运动生理和运动损伤等知识的见解。使学生做到了解每个练习的功用作用、发生的正常生理反映,可以依据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从而到达活学活用。
5.建立契合高校田径课教学的考核与评价体系。田径课程的考核以新的考核评价制度为主,将学生学习的进程和最后的实际考试结果相结合,这样的考核制度更合理、愈加人性化。新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以往考试一刀切的效果评定方法,而是针对不同群体做出相应的效果规范。
总之,田径课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课程,应引起学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要更新教育观念,以“快乐体育、安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点,深化体育教学革新,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使之成为学生愿意接受锻炼身体和促进身心安康开展的方法。让田径课在高校中恢复应有的生机和成效,为培育21世纪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瑞玉.高校田径教学面临困境的缘由及处置方案研讨[J].南方论刊.2009.(4)
[2]史辙.对湖北省局部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8.(01)
[3]孙德友.普通高校选课制对田径教学的冲击与应对[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3):61-63
[4]毕红星.我国局部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革新要害、要素分析及处置方案研討[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0
(作者单位:浙江省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校;田径课;教学状况
近年来,在温州市高校体育课程中,田径教学正面临史无前例的困境。调查结果显示:在其所调查的温州7所高校中,只有3所开设了田径课。大家都知道,田径是运动之母,田径项目在高校开展走向衰退,应引起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田径教学逐渐参与了教学内容体系,唯有在考试内容里保管着反映身体素质状况的一般项目。因此,对其进行研讨并提出相应处置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一、田径课程的教学状况
1.教学设计的逻辑终点不合理。在传统的体育课程观中,课堂教学设计的逻辑终点是教学内容,教学的一切环节都是为如何完成教学内容而停止。田径课程内容呆板、方式单调,缺乏灵敏性和兴趣性,学生失掉学习兴味。
2.教学形式和目的过于竞技化。目前田径课的教学依然延续着竞技项目的教学形式,目的的设计侧重于技艺。而无视了基本运动才干的开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发扬田径课对培育安康看法和终身体育观念的作用,无视了体育教学的多样性。
3.教学方法单一重复化。只注重教而无视了学生的学,使学生对田径课产生惰性;教法上注重解说、示范等传输式的教学,学法上强调模拟练习等方法。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才干的培育和发明性的发扬。
4.教学评价看重结果。目前田径课的考核方法基本上是将学生把握技术状况及运动效果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艺方面。过于强调考试结果,缺少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学习进程的评价。
5.老师专业水平局限性。少数老师的教法与教学理念保守,不能与时俱进,与素质教育目的相差愈来愈远。
二、田径课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受冷落的缘由
1.田径课自身的缘由。田径课想要出现清楚的健身效果需求较长的时间,但是要想让高校大学生在有限的体育活动时间里坚持田径运动项目健身,并出现清楚的效果显然有难度。田径运动与其它一些运动项目相比自身缺少兴趣性,假设学生没有果断的信心、顽强的意志会感到单调无趣而中止练习。田径运动从小学到大学内容基本上是处于反复学习的状态,这使学生感到厌倦。
2.学生方面的缘由。选课制如今逐渐在大学校园中普及,学生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他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学生往往选择一些兴趣性较强和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运动项目,他们还错误地以为其它项目的练习可以得到和田径练习一样的健身效果。
3.老师方面的缘由。老师是课程的指点者、设计者、执行者。老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性、知识结构不合理,直接对田径课的开展有影响。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田径老师自身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以及科研才干是影响田径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三、高校田径运动教学走出困境所应采取的处置方案
1.重新诠释田径教学的观念。田径运动是一项新鲜的体育运动,在田径教学进程中要系统完整地向学生讲授田径运动的历史,使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实质是一切运动的基础。经常系统参与田径运动,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系统调理功用和内脏器官的功用,提高人体的安康水平。
2.添加田径运动各项目的文娱性。由于人们对安康锻炼具有极大的选择性,通常人们选择文娱性和兴趣性强的项目。传统的田径课教学缺乏兴趣性。因此在田径课教学中除了教授技术和身体锻炼方法外,更应该注重其兴趣性。老师的解说要生动幽默能吸引学生,示范要准确美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方法要经常更新,应依据田径项目的特点,既能达到教学目的又能激起学生兴味的练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明才干,使其经过互帮互学积极参与到学、练习活动中。
3.改动现有田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效能。为了使田径选项课的健身价值充分表现出来,教材内容应表现出基础性、竞争性、实效性、渐进性;教学方法要表现出兴趣性、文娱性、知识性、多样性,将健身走、健身跑、健身跳、健身投作为整个教材的主线,采用变化多样、兴趣丰厚、可以表现出相互竞争及片面开展的教学准绳,以激起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爱。
4.添加田径健身实际和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田径选项课应该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以竞技项目练习为辅,同时对学生运动生理和运动损伤等知识的见解。使学生做到了解每个练习的功用作用、发生的正常生理反映,可以依据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从而到达活学活用。
5.建立契合高校田径课教学的考核与评价体系。田径课程的考核以新的考核评价制度为主,将学生学习的进程和最后的实际考试结果相结合,这样的考核制度更合理、愈加人性化。新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以往考试一刀切的效果评定方法,而是针对不同群体做出相应的效果规范。
总之,田径课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课程,应引起学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要更新教育观念,以“快乐体育、安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点,深化体育教学革新,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使之成为学生愿意接受锻炼身体和促进身心安康开展的方法。让田径课在高校中恢复应有的生机和成效,为培育21世纪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瑞玉.高校田径教学面临困境的缘由及处置方案研讨[J].南方论刊.2009.(4)
[2]史辙.对湖北省局部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8.(01)
[3]孙德友.普通高校选课制对田径教学的冲击与应对[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3):61-63
[4]毕红星.我国局部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革新要害、要素分析及处置方案研討[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0
(作者单位:浙江省工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