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邮政与民间信局的关系析论——以20世纪30年代的厦门为中心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2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清邮政诞生后,为维护邮权不断挤压民间信局。民国时期,在国家邮政的强力扩张下,民信局和批信局采用走私方式与邮局展开竞争,邮局则以缉私来捍卫国家邮权和邮政利益。民间信局的走私和邮政的缉私斗争,反映了国家邮政与民间信局关系的一个侧面。邮政对民间信局的整合,是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过程中,国家权力对全社会的控制由弱而强的一个转变。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现了一个所谓“浮出水面”的大陆新儒学团体。此团体中,代表人物蒋庆格外引人注目。与早期文化保守主义者不同,蒋庆特别重视儒家公羊学政治传统的当代价值,推崇
【摘 要】“不良行为习惯”是指学生经常性地违反《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不良的行为习惯,会扭曲学生性格,影响其行为,制约学生发展。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和形成,不仅源于学生的自身问题,还源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客观因素。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配合。  【关键词】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对策  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若得不到及时矫正,就会逐渐滑向违法
【摘要】新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 带来了新的课程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 传统的一些教学方法、理念已不适应新的要求。本文依据新课程理念, 结合了中学数学实践, 并且通过用一些教学案例, 阐述了本人对新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些理解与看法。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7月,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按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 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
《中国旧书业百年》为一部创造性总结中国百年旧书业的宏篇巨制,所写20世纪旧书业历史沿革、地域分布、文人学者与旧书业等内容,填补了20世纪中国出版史研究的一块空白。无论从
出版具有文化和经济两重属性,这种两重性既反映在公益性出版事业中,也反映在经营性出版产业中.出版产业中编辑活动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基础功能仍然是文化功能,它的
在每一个教师的职业生涯中都会出现一些调皮、不屑于做乖孩子的学生;人们对这类学生的态度总是陷入矛盾之中。同时随着社会观念的进一步开放,人们渐渐地也能在矛盾中显示出一种
第十一届国际出版学研讨会本来应当在2003年举行."非典"的干扰使会期推迟.好在我们终于战胜了"非典".所以,今天研讨会的顺利开幕特别值得庆贺.两干多年前孔子说过:"有朋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