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惠州市中考生物增加实验内容这一改革措施的实施,生物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考试模式在惠州得到全面推广,这对当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而言机遇和挑战并存。面对新的教学改革,惠城区农村中学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如何适应改革的要求,又该如何采取对策解决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呢?
(1)加强实验室建设, 完善实验教学设施
农村中学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缺乏的现状,制约了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但农村生物教师不要只是抱怨,而是要主动和学校领导沟通,取得他们的重视、理解和支持,投入一定的经费购买必要的实验仪器和材料。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有限的实验条件下,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合理改进实验设备、优化实验过程,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物品制备实验器材。如笔者在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制作细菌培养皿,用铜丝制作接种环,用植物淀粉(白凉粉原料)代替琼脂配制培养基,用包装纸箱制作培养箱,使该实验能够顺利完成。并且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课后制作简单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理解实验的原理,掌握实验的技能。
(2)实验教学内容生活化,发挥农村优势
新课程实验教学特别倡导用具体、有趣味和学生熟知的材料设计实验,使生物实验教学不再显得空洞、枯燥。这样易于拉近生物实验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物实验来源于生活实际、来源于生产实际,使生物实验教学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实验是有用的。
例如:北师大版八年级《其他生物的生殖》中“植物的组织培养”这一知识点教学时,笔者采用实验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演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步骤如下:1)用玻璃罐头瓶作为培养容器,用植物淀粉(白凉粉原料)代替琼脂提前制备好培养基;2)采集香蕉、玫瑰的茎和叶作为培养材料;3)先将材料用蒸馏水冲洗并用吸水纸吸干水分,再把材料放入70%酒精浸泡30-60秒,再移入漂白粉饱和液消毒10分钟,最后用无菌水(蒸馏水代替)冲洗三次;4)用镊子和小刀,在模拟的无菌环境下,把实验材料切成0.2-0.5cm厚的外植体;5)在模拟的无菌环境下,将切片好的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并放在培养箱(包装纸箱代替)培养。整个实验过程,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他们体会到生物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促进生物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领域的延伸。
(3)合理安排实验教学课时
不少教师认为开展实验课会占用正常的教学课时,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其实答案是相反的。笔者认为教师可通过以下途径做到合理安排课时:一是七年级(上册)的实验教学内容,考虑到初一学生的学习负担突然增加,教师可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当减少实验的安排时间,把教学时间主要用于理论课,激发学生热爱生物学的情感。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的实验教学,可适当增加实验教学的内容和难度,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说推理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二是教师要根据不同实验教学所需时间的不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必要时可调课或利用自习课开展实验[4]。三是注重引导学生课后自做简易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如北师大版八年级“蚂蚁的行为探究活动”教学。
(4)构建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
笔者尝试构建发展性的实验教学综合评价体系,同时采取自评、师评和家长寄语“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具体的评价项目如下表所示。
(1)加强实验室建设, 完善实验教学设施
农村中学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缺乏的现状,制约了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但农村生物教师不要只是抱怨,而是要主动和学校领导沟通,取得他们的重视、理解和支持,投入一定的经费购买必要的实验仪器和材料。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有限的实验条件下,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合理改进实验设备、优化实验过程,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物品制备实验器材。如笔者在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制作细菌培养皿,用铜丝制作接种环,用植物淀粉(白凉粉原料)代替琼脂配制培养基,用包装纸箱制作培养箱,使该实验能够顺利完成。并且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课后制作简单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理解实验的原理,掌握实验的技能。
(2)实验教学内容生活化,发挥农村优势
新课程实验教学特别倡导用具体、有趣味和学生熟知的材料设计实验,使生物实验教学不再显得空洞、枯燥。这样易于拉近生物实验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物实验来源于生活实际、来源于生产实际,使生物实验教学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实验是有用的。
例如:北师大版八年级《其他生物的生殖》中“植物的组织培养”这一知识点教学时,笔者采用实验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演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步骤如下:1)用玻璃罐头瓶作为培养容器,用植物淀粉(白凉粉原料)代替琼脂提前制备好培养基;2)采集香蕉、玫瑰的茎和叶作为培养材料;3)先将材料用蒸馏水冲洗并用吸水纸吸干水分,再把材料放入70%酒精浸泡30-60秒,再移入漂白粉饱和液消毒10分钟,最后用无菌水(蒸馏水代替)冲洗三次;4)用镊子和小刀,在模拟的无菌环境下,把实验材料切成0.2-0.5cm厚的外植体;5)在模拟的无菌环境下,将切片好的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并放在培养箱(包装纸箱代替)培养。整个实验过程,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他们体会到生物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促进生物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领域的延伸。
(3)合理安排实验教学课时
不少教师认为开展实验课会占用正常的教学课时,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其实答案是相反的。笔者认为教师可通过以下途径做到合理安排课时:一是七年级(上册)的实验教学内容,考虑到初一学生的学习负担突然增加,教师可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当减少实验的安排时间,把教学时间主要用于理论课,激发学生热爱生物学的情感。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的实验教学,可适当增加实验教学的内容和难度,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说推理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二是教师要根据不同实验教学所需时间的不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必要时可调课或利用自习课开展实验[4]。三是注重引导学生课后自做简易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如北师大版八年级“蚂蚁的行为探究活动”教学。
(4)构建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
笔者尝试构建发展性的实验教学综合评价体系,同时采取自评、师评和家长寄语“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具体的评价项目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