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图像学阐释乔托·迪·邦多纳的绘画艺术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acmacy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图像学对艺术作品的阐释,赋予了艺术作品更大的价值,赋予与诠释了艺术作品更加具有说服力的主题与意义。本文将通过运用图像学分析阐释乔托·迪·邦多纳的绘画艺术,层层分析作品中的风格、类型以及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象征的历史。
  关键词:图像学 潘诺夫斯基 象征性
  一、图像学研究方法
  研究图像学不得不提到由潘诺夫斯基所提出的图像的三层含义:第一层:前图像志描述。主要是关于艺术母题的自然题材,认为解释的基础是实践的经验。第二层:图像志分析。针对图像故事和寓言世界的程式化题材,认为解释的基础是原典知识,修正解释的依据是类型史。第三层:图像学解释阶段。此阶段着眼于象征世界的内在意义,认为解释的基础是综合直觉的产生,修正解释的依据源自一般意义的文化象征史。
  图像的综合性含义及图像的构成形式与肖像学的特点有关,它们是引导或者限定受众解读意义的阀门。因此,潘诺夫斯基认为:如果我们与作品的本身打交道,就要“把它的构图和肖像学的特点当作作品本身的特点和限定条件”;如果我们去解释或发现象征性的价值,我们就要“把它的构图和肖像学特色当作这个‘另外某种东西’的更详细的证据了”。一幅图像作品的意义往往是综合解释的结果,这种解释依靠图像受众的综合性直觉,即依靠读者的实际经验知识和直觉。它是主观的,没有多少理性,如果任其行事将是极其危险的,因此,要加以限制和修正。为此,潘诺夫斯基提出了以下几点修正建议:(1)我们的“实际经验”必须受到在各种历史条件下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对象和事件的样式之洞察的修正;(2)我们从文字资料中获得的“知识”必须受到在各种历史条件下通过各种对象和事件表现特定题材和概念的样式之洞察的修正;(3)我们的“综合性直觉”必须受到在各种历史条件下通过特定题材和概念表现人类心灵中普遍及基本倾向的样式之洞察的修正。
  二、从图像学角度阐释乔托·迪·邦多纳作品
  喬托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开创者,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 。他的作品富有鲜明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常常以自然景物的绘图,代替中世纪绘画中惯用的金色及蓝色为背景的特点。其中,其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品有《逃亡埃及》《金门之会》《哀悼基督》和《犹大之吻》。
  下文以乔托代表作之一的《哀悼基督》为例进行图像的分析与解读。
  第一,前图像志描述。作品中表现了基督遗体即将下葬时的情景,其中,画面的左下角主要以基督与圣母为核心,体现出了一个心灵与情感相互交融的动人场景。同时,在构图方面,其改变了中世纪绘画中的平面而抽象的特点,绘画中主体人物的形体变得浑圆,让我们能够真实、清晰地看到各种人物是如何做出姿势的,也深深地感受到,在他们的长袍下是多么有温度的身体与有思想的心灵。
  第二,图像志分析。作品画面中的圣约翰凝视着耶稣的尸体,表现出一种肃穆、悲伤的气氛,令观者动容。如同乔托的其他作品中所刻画的大多数天使一样,天使们身着的长袍向后飘起,看上去好像没有了腿,但是这幅画面中天使们随风飘动的样子是他独有的,他用这种纷乱无序的形式来表达和体现哀伤的情感。同时,在这幅画中,乔托运用了手的作用,描述了这个《新约》的故事中最为悲哀时刻的来临。画面中圣约翰的手,基督的双手和双脚,女圣徒们托着耶稣头部的手、以及圣母玛利亚轻扶搂着耶稣的脖子的那双手,这些关于手的细节,都表达出了人们心中的绝望。
  第三,图像学解释。乔托把人类的悲伤紧紧地植入到整幅作品当中。画面中以故事与情感为核心,用大胆且扎实的技法,描绘出伏在基督身上,抱头凝视已逝基督的玛利亚,体现出她流露出的浓烈的深挚情感;又以荒凉的郊外为背景,无一不向人们传达出了作品的故事性、象征性以及叙事性。画面中,露出的岩石将画面分割为两个部分,凸显耶稣死亡的事实,渲染人们绝望的悲哀以及无法逃避的命运。同时,其作品中,众多人物呈现出了不同的情感,玛利亚握着基督的双脚啜泣不止;尼可戴蒙及阿利马它亚的约瑟面无表情;女士、天使们紧握双手,哀伤大哭,这些画面都通过视觉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
  三、结语
  本文通过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原理,来对乔托的作品进行分层阐释。我们在分析中了解到,想要表达作品中自己的观点就必须区分主题或意义的三个层次,不管目光投向哪个层次,我们的认定与解释都依赖于主观素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历史过程的洞察来对自身的认定和解释加以修正。
  参考文献:
  [1][美]欧文·潘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M].傅志强,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韩丛耀.图像:主题与构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美]欧文·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M].戚印平,范景中,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4][意]安杰洛·塔尔图法里.乔托[M].王静,译.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张炜骅,男,硕士研究生,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研究方向:油画)(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阐明目前我国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并健全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外部化、加强全面预算和内部报告控制、加强物资采购
克鲁格曼既不是老凯恩斯主义者,也不是新凯恩斯主义者,而是属于“凯恩斯经济学的回归派”。就整体而言,同凯恩斯经济学一样,克鲁格曼的理论体系具有二重性质,即它是一个正确
根据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区级教育研究规划和课题研究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是区级科研业务管理部门(教科室等)的重要职能.
期刊
摘 要: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在高考试题中阅读理解题占比重很大,它是全面检测学生接受书面信息和反馈能力的重要标尺。因此很多教师都跟自己的学生强调“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理解的成败,决定了整个英语考试的成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技巧和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问题;对策  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
摘 要:朗读与背诵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并且是一种有效的语言信息输入方式。它在英语教学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是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朗读与背诵;语言信息输入;英语能力  一、朗读与背诵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  近来随着西方先进教学理论的引进,听说法、认知法、交际法、任务型等教学方法广泛用于英语课堂中,国内外学者把“朗读与背诵”贬为“填鸭式”、“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
摘要:八大山人的花鸟画,继承发扬了徐渭大写意的花鸟画风格,善于采用隐晦的暗喻、简练夸张的造型和凝练的笔墨,“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常表对故国河山的哀思与命途多舛的愤懑,又不乏脱俗与傲然之义。  关键词:八大山人 写意 花鸟画  八大山人(1626—1705),原名朱耷,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第九代孙,本是皇家世孙。明亡以后,面对社稷颠覆、国土
已经到了四十多岁的年龄了,对于生活的认知亦日渐趋同.时下有相当一部分文学爱好者都是业余写作,这些业余写作者又大体归为两个类型:衣食无忧型,为了谋生而四处奔波型,厌倦了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时时处处都在接触和运用着语言文字.汉语是我们的日常交际工具,语文学习有无限丰富的资源和机会.“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