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区公路桥梁方案设计与原则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80022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建设已经在我国基础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以山区公路桥梁所占比重大,因此公路桥梁结构型式的选择也要因地制宜,以桥梁的功能性为桥式选择依据。桥梁的设计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风俗来进行。本文根据工程实例阐述了桥梁方案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山区公路;桥梁设计;结构选型;原则
  1、项目概况
  某项目路线全长约42km,全线按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新建,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II级,设计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标准宽度采用10米。桥涵与路基同宽。全线设大桥11座,中桥14座,小桥4座,分离立交2座,隧道1座。
  沿线地形地貌复杂,整个路线地形是中段高,北、南两端低,北段属低山丘陖区,线路绕山脚而行,高程85~204米,属中山低区,位于褶皱隆起区,地形起伏剧烈,山体陡峭,沟壑纵横,切割剧烈,海拔高程200~500米之间;南段处褶皱带,山体呈波状起伏,海拔高程115~250米之间。
  2、山区公路桥梁的特点
  山区公路的主要特点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主要表现为高差大,冲沟发育、横坡陡峭,滑坡、崩塌现象常有发生,沟壑底部往往存在地基软弱、覆盖层厚且水系发达等不良地质。路线布设时由于受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的影响,道路设计多沿溪展线,导致道路与河流反复交叉,加上道路布线时平纵横三个方向通常都受到约束,造成平曲线多,小半径,大纵坡,横坡陡,构造物多。因而山区公路桥梁也相应具有上述特点,斜、弯桥多、结构类型多、常出现超高、变宽桥;由于路线跨越众多沟壑,造成墩高、跨多,墩台地形复杂,施工场地狭窄、施工便道修建困难,个别路段出现桥隧相接等特点。给桥梁方案设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山区公路桥梁方案设计原则
  山区公路桥梁方案设计的原则可以归结为:安全、适用、经济、环保、尽量采用标准化跨径。
  安全是桥梁方案设计的首要原则。由于山区的自然条件和气象条件的复杂多变,在考虑常规荷载的同时,应特别注意边坡稳定对墩台稳定的影响;另外山区河流往往因为河道狭窄、河床比降大受季节降雨的影响河水常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甚至出现树木壅塞河道、漂石顺流而下撞击桥墩的情况,山区公路涉水桥梁的水中墩应考虑上述情况对结构安全产生的不利影响。对于一些受地形条件限制的路段,桥梁的布设会出现高墩大跨结构,大纵坡处的高墩桥梁为防止上部构造纵向滑移往往采取墩梁固结方案,此时结构的整体刚度分配、墩台的稳定分析都是设计时必须考虑内容,也是保证结构安全的关键所在。
  山区地形起伏,沟壑纵横,施工场地布设困难,因此山区桥梁应充分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和施工条件使桥梁方案设计方案技术可行、施工方便、经济合理。采用标准跨径的预制构件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约工程造价,但因墩高过大导致下部结构造价过高时应适当加大跨径使桥梁更为经济合理,并采用无支架施工方案。桥梁建设应充分考虑保护自然环境,墩台施工避免因大填大挖导致的环境破坏,力求做到最小的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
  4、山区公路桥梁方案设計
  因山区公路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因此要特别注意设计资料的收集工作。由于山高林密地形图往往存在一些偏差,资料收集时主设人员必须到现场实地调查(落实到每个墩台),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设计中出现差错。以下主要就桥梁结构的选型总结经验和体会。
  4.1上部结构选型
  在山区公路设计中,常用的有以下四种上部结构类型:简支体系、连续梁体系、连续刚构体系、拱式体系。
  4.1.1简支体系及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
  通常公路桥梁大跨径方案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还是采用施工方便、造价经济的标准化、预制装配式结构。常用断面形式有空心板、T梁、小箱梁等。由于山区公路平面指标较低,超高路段不可避免会出现在桥上,若选用预制空心板和小箱梁,设计时应注意使同一梁端的支座水平且位于同一高程,避免出现支座脱空,受力不均匀的情况。
  空心板跨径通常≤25m,因建筑高度小,在保证桥下净空的前提下可以减小桥头路基填土高度,减少占地,对保护山区有限的耕地资源有显著效果。但由于其经济跨径小,通常作为中、小桥首选上部结构类型。
  T梁由于截面受力最为合理,较为经济。缺点是建筑高度大、景观效果较差,抗震性能较差,在无抗震要求且桥下净空不受限制的情况下选用。
  小箱梁是介于空心板和T梁之间的一种横断面形式。常用跨径为25、30、40m,因其外形美观结、构刚度大、抗扭性能好、抗震性能好近几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
  4.1.2连续梁及连续刚构体系
  公路跨越U形深谷时,采用装配式结构导致桥墩数量多、类型复杂、造价过高时应适当加大跨径使桥梁更为经济合理,此时无支架施工的大跨径连续梁体系成为了首选。当墩高超过30米时可考虑通过墩梁固结改善上部结构受力从而降低造价。
  山区公路曲线半径小,当超高、加宽过渡段不可避免的出现在桥上时采用装配式结构很难适应桥梁超高、加宽要求,此时现浇连续箱梁成为了最佳方案。
  4.1.3拱式体系
  对呈V型的山区深谷,且桥位处地质良好、基岩承载力高、覆盖层薄时,桥型方案应优先考虑拱式结构。大径跨拱式结构的造价相对优于其他同跨径的结构类型。
  4.1.4上部结构选型实例
  项目某高架桥,跨越V形山谷,谷底与设计线高差约40米,直线桥,地勘显示地质情况较好,中风化变质砂岩埋深较浅。沟底小河常年有水,源自上游不到一公里处的水库。下面着重进行桥型方案的比选。
  方案一:3*40m装配式预应力砼小箱梁。上部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箱梁,下部采用柱式墩桩基础,扩大基础桥台。工艺成熟,工期短。方案二:净跨80m箱肋拱。上部采用14*7m预制板,桥面连续,下部采用重力式桥台。工序复杂,施工控制难度大,工期长。   不难看出以上2个方案各有优缺点,由于谷底与设计线高差近40米,并需满足上游水库泄洪要求,考虑到该桥小桩号方向三公里范围内的其他三座高架桥均采用40m跨径小箱梁,小箱梁预制安装的问题均能解决。经综合考虑,最终推荐3*40m装配式小箱梁方案。
  4.2下部结构选型
  山区公路桥梁位于野外,结构景观效果的要求较城市桥梁低,墩台选型主要还是以经济适用为指导原则,并避免因大填大挖对环境的破坏。
  4.2.1桥墩结构选型
  桥墩结构形式主要根据桥墩高度来选择断面类型。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墩高小于40m时多采用柱式墩和Y型墩。柱式墩断面形式有圆柱和方柱。施工过程中圆柱的外观及施工质量较易控制,且便于与桩基衔接;方柱棱角分明与主梁相呼应,较为美观。结构受力方面:圆柱为各向同性,所用于斜、弯桥;方柱可通过调整顺桥向尺寸来调整墩柱的刚度以满足受力要求。Y型墩是独柱双支座的一种墩型,美观性较好,但因施工复杂,多用于对景观要求较高的城市桥梁。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条文说明5.3.10条指出:“当构件长细比l0/h>30时,构件已由材料破坏变为失稳破坏”。因此高墩设计不仅要考虑结构强度而且必须计算结构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是否稳定。根据现有工程经验:墩高超过40m时,桥墩采用空心薄壁矩形截面较为经济。但空心薄壁结构因施工复杂,导致工期增长。因此设计中应根据地形、上部结构形式、墩高、景观、和工期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墩柱结构形状。
  4.2.2桥台结构选型
  山区公路桥台一般采用重力式桥台、柱式台、肋板式台。由于山区地形陡峭,桥台大填大挖势必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甚至诱发地质灾害。桥梁设计时宜适当增加桥长将桥台设置在挖方路段,即保证桥台结构安全又可以减小锥坡防护工程数量、降低施工难度,此时选择柱式桥台较为经济。采用重力式U台时桥台高度宜控制在10m以内;为减小土石方开挖和圬工数量,设计时应结合地形合理设置台阶。柱式桥台由于抗推能力較差,台后填土高度宜控制在5m以内。肋板台高度不宜超过12m,当因地形陡峭无法进行锥坡填筑时不宜采用肋板台。
  4.2.3基础
  桩基础是桥梁常用的基础类型。当墩台高较矮且持力层埋深浅、承载力高时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可设计成扩大基础。不管是桩基础还是扩大基础设计均应预留一定的安全储备,还应特别加强水文计算防止山洪冲刷影响基础安全。
  4.3桥型方案设计实例
  本项目某高架桥为全线控制性工程,桥梁连续跨越两个V型山谷,最大墩高68米,桥台附近山体陡峭。
  桥梁初步设计采用24*40m等截面预应力连续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施工;墩高大于25m者采用实心薄壁墩,双排桩基础,墩高小于25m者采用矩形墩,单排桩基础;桥台采用肋式台,双排桩基础;桥梁全长967m。
  施工图设计根据现场地形将桥跨优化为8*40+12*25+9*40m装配式小箱梁;跨越V型山谷时采用40m跨径,实心薄壁墩,双排桩基础;25m跨径墩高较矮采用圆柱式桥墩,桩基础;桥台采用柱式台,桩基础。桥梁全长987m。
  方案优化后的优势:根据现场地形优化跨径布置从而使桥梁方案最为经济,施工工艺更加成熟、简单,工期短;桥长适当增加后桥台进入挖方区,消除了陡坡桥台存在的安全隐患;方案优化后造价节约400多万。
  5、结语
  桥型方案设计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山区公路桥梁因建设条件的不同而各具特点,桥梁方案设计时应结合地形地貌、工期、造价、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才能设计最合适的桥梁作品。根据自身工作经历及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同行斧正。
  参考文献:
  [1]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其他文献
【摘 要】 路基是道路的基本载体,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整个公路的施工质量以及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路基施工是整个公路施工中关键环节之一。研究证明,没有一个稳定的路基,就不会有一个稳固和耐用的公路。因此,为了提高公路的整体质量,文章将从二级公路施工过程当中的各个方面阐述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 二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由路基强度
期刊
【摘 要】 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是存在着软土地基的,因此,在很多道路工程施工中,都是无法避免的要经过软土地段进行施工。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土质状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市政道路进行修建的过程中,经常会遇见一些复杂的土壤环境,影响市政道路工程的顺利实施。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市政道
期刊
【摘 要】 现阶段,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最重要的高级公路形式,随着经济快速增长,道路交通需求日益增加,加之水泥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养护和维修成本低等优点,水泥混凝土路面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但从目前的使用情况看,高负荷的使用导致水泥路面的负担过重,养护和维修难度增加。本文分析水泥路面养护基本要求及原则,结合水泥路面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水泥路面养护措施。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路面;公路养护;养
期刊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公路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路基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的工程质量。路基又是路面的基础,它与路面共同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先决条件。本文分析了公路路基深陷的原因并对公路路基沉陷加固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公路路基沉陷;加固技术  一、公路路基的沉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交通运输能力也随之不断进步。强大的交通运输能力必然以良好的道路环境为基础,因此,保证道路工程质量就成為了全社会的关注对象。本文为解决道路种存在的质量,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关键词】 道路施工技术;问题;措施  一、前言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交通事业的进步,面对着我国正在处于社会主义迅速发展阶段的现状,城镇化的脚步在不断加快,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上海为例,主要介绍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控制体系建立的过程,以及网络化建设工程中应运而生的新型的投资控制改进措施。上海轨道交通投资控制体系运用项目成本管理的思想和办法,采用投资控制目标值的动态管理控制手段来管理建设项目,使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轨道交通建设的工程造价。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成本;管理;控制  引言:  投资控制系统建设项目治理[1]是伴随工程
期刊
【摘 要】 伴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桥梁在现代公路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桥梁施工引起的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为工程人员所重视。裂缝的出现不仅会削弱桥梁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还会降低其耐久性和承载能力,对桥梁的建造、使用、养护都是不利的。因此在施工中应当对材料、工艺、配合比等进行控制,并采用适当修复方式控制裂缝和修复裂缝。  【关键词】 混凝土裂缝原材料;施工方案浇注;修复措施  混凝
期刊
【摘 要】 公路隧道施工是一项及其复杂的工作,其不仅涉及到质量、环境问题,还涉及到安全等不同方面,在施工中善于总结,善于积累,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地解决,保证公路隧道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对公路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公路工程;隧道施工;问题;对策  引言:  公路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到技术、安全管理、成本控制等方方面面,每个环节都有
期刊
【摘 要】 地震作为我国比较重要的地质灾害,对于桥梁的安全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桥梁抗震加固技术现状的分析,找到合理的加固技术,并且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桥梁抗震;加固技术;发展  一、前言  桥梁作为交通运输道路中的重要工程,常常容易受到地震灾害的影响,造成比较大的经济财产损失。通过对桥梁地震加固技术现状的分析,通过采取合理的抗震设计和抗震加固措施,能够有效的保证桥梁的安
期刊
【摘 要】 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其性能良好,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其材质本身的差异,及受设计和施工水平的影响,常出现各种病害。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结合施工经验,针对沥青路面损坏的类型与特征,对沥青路面的损坏进行防治。  【关键词】 路面;病害  1 引言[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因为种种原因容易产生各种病害,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本文将分别介绍部分病害的形成原因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