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惠农政策在乡村贯彻落实的运作机制分析——对江西省H镇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学考察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惠农政策连续出台、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国家惠农政策在乡村贯彻落实的运作机制也发生了改变,在原有的行政科层制基础上出现了目标管理制、项目制等新形式。根据在江西省H镇的调查发现,惠农政策的运作在组织、资金配置、动员和具体执行等环节上都呈现出多元结合的特征,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国家政策的运作应立基于现代行政科层管理体系,同时引入一定的市场机制,此外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具体到新农村建设上,国家可以充分利用乡村本土文化的已有积累,整合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资源,协同推进社会主义新
其他文献
江苏省滨海县三中港开发区农民采用春夏红薯连茬栽培及一年在同一块田种二季模式,一般春薯每667m2产5 200kg,夏薯每667 m2产4 000~5000kg,全年双季667m2产1.2万kg以上,经济效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到80%的农业大国,因此在贯彻保护生态环境的国策中,农村的环境保护和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
根据经济学原理,只要产权清晰明确,完备的市场机制就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使市场机制不完备,明确合理的产权界定也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因而,农地产权制度自然是农地优化配置
1生态学特征1.1气候:白术喜凉爽,怕高温多湿,适宜在海拔400~1000m的平坝、丘陵或山区种植,新开垦荒地也可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