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鉴赏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930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活动,如何发挥鉴赏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今年来饱受社会批评的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既是一次挑战,同时又是一次发展的机会。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把创造性地活水,引入教学鉴赏的课堂,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坚韧毅力,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心理保证
  
  心理学认为,大脑的思维离不开思维动机,进行创造性思维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坚韧的创造毅力,才能敏锐地发现和思考问题,才能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克服鉴赏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得出结论。文学鉴赏活动是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如果不重视动机和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创造能力是很难提高的。而思维动机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部分,如何借助外因促进内因起作用,提高学生思维的兴趣地动机,是语文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之所在。教师要帮助和教育学生树立这样的观念,即并非科学家的发明才是创造,只要是运用自己的才智所产生的独特而有价值的产品,都是创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恶化培养坚韧毅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做好周密的计划,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坚韧毅力。
  
  二、強化形象思维训练,以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力的基础是创造性思维。形象思维是文学鉴赏最根本的思维形式,它往往是借助于联想、想象等方式来完成的。所以,在文学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联想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应。在文学鉴赏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以下的几种形式的活动来完成发散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相似联想:就是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二)接近联想:是根据事物之间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彼此接近进行联想,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三)对比联想:是指对于性质或特点相反的事物的联想。(四)因果联想:因果律指对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产生的联想。
  想象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作者在文学作品中留下的空间,往往需要读者的想象,借助于物象和形象去加以填补。这是欣赏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步骤。而这个填补空间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几种形式。(一)是通过想象,将作者用文字塑造的物象、形象,在头脑中具体化。(二)是填补性想象。即读者根据作品提供的意象、物象或形象,根据作品中的“三分用语”,想象出完整的场面,或补充作品没有说出要求读者去完成的那一部分内容。(三)是拓展性想象,即依造生活的必然规律为作品构造合情合理的细情节。
  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联想,想到就可以;想象,就比较具体。但在文学鉴赏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的。
  当然,在文学鉴赏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强调形象思维的关键作用,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逻辑思维。在鉴赏活动中,对资料的分析,形成概念,检验假设,进行推理判断,都离不开抽象的逻辑思维。
  
  三、发展发散思维能力,以培养创造力
  
  发散性思维是对同一问题多角度、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过程。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与人物形象之间,形象与过程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决定了事物的形成、变化与发展具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的特性,这就为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思维材料。在文学鉴赏活动中捕捉与构思克服思维定势的问题,在提高学生变通求异能力,指导学生采用逆向、横向等多向思维方法以加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注意的问题。
  
  四、运用集中性思维,集思广益,综合提高创造力
  
  集中性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有机组成部分,运用集中性思维,就是运用已有的信息朝着一个方向去获得问题的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在鉴赏活动中,学生通过发散思维,有可能突破原有的知识圈,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过分依赖发散性思维,就有可能造就一个弊端,就是使人的思维有可能是“天马行空”,无一定的指向性,以致缺乏思维的效果。因此,在思维的过程中,要提高思维的效率,有所创造,就必须有集中性思维的参与。从文学鉴赏的实践来看,集中性讨论是集中性思维经常采用的方法。
  
  五、发展情感,强化个性,以培养创造力
  
  情感和个性是发挥直觉和想象能力的心理基础,同时也是现代人创造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说,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情感是文学创造的“根”,根蓄之愈深,树的枝叶才会繁茂。同样,读者只有具有丰富的情感,才能较深刻地感受出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学生对客观事物感受愈深,作品中蕴含的情感认识才能扣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共鸣,才能创造性地挖掘隐藏在作品深处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平时要注意指导学生丰富生活情感,感受出社会、学校、家庭等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感受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作品中那些能触动读者隐藏心弦深处的典型事例。
  总之,在教学鉴赏中,把创造性引入课堂,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毅力,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农业水平的发展与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农业生产中加强对有机农业的生产,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与传统农业相比,有机农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历史过程形成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的关键时期.由此,本文拟以华师大版《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为例,探索在历史课堂中的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应用PLC技术可以确保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还可以优化系统的运行方式,使其变得更加安全可靠.由于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包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比较多,需合
2019年末我国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染性比较强,在2003年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也就是非典疫情暴发期我国同样采取了限制人员流动等措施,因此我们要具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