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系统模式的发展分析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egua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发电系统、输电系统、配电系统是三大电力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配电系统的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本文就配电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加强城乡配电网规划建设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并对配电系统自动化这一研究热点作出了思考。
  关键词 配电系统;发展现状;技术问题;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3-0209-02
  发电系统、输电系统、配电系统是三大电力系统,配电网根据电压等级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电压等级,在我国中高压配电网高于35千伏,中压配电网1-35千伏,低压配电网电压一般为220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我国配电网电压等级系统也在发生变化,配电系统模式也在不断发展。
  1 配电系统模式的发展现状
  九十年代以前,我国的配电系统存在着投资高、产出低,发电、输电、配电三者比例极不协调的现象。配电网系统老化、电网间交换容量小,造成“重发”“轻供”的现象,城乡供电水平和质量不高,以致配电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九十年代后期,我国展开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投入大量资金,加强电网系统的建设,大大改善了城乡的供电状况。即便我国配电系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相比于世界上的先进国家还存在着一些差距。
  新的时期,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供电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供电的可靠性也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短时间、高峰时段的停电,也会受到广大群众的不满。保障供电的可靠性、提高配电的稳定性,也成为配电系统必须致力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符合国家的基本政策,建立资源节约型国家,走科学发展之路,必须改变以往“重发轻配”的局面,减少配电过程中的损耗,降低配电系统的损失,加强配电系统的建设和改造。除此之外,电的输送过程中的损耗也造成了资源极大地浪费,为了减少输电过程中的损耗、保护环境,可再生资源发电也在不断研究中,分布式发电、微电网可有效地降低输电、配电过程中的损耗,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十一五”对于电力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快配电系统的建设,致力于提高供电的质量,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优化电网结构,实现资源节约。对城市电网设备进行升级,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的设备和装置,减少输电和配电过程中的损耗,实现资源节约。
  2 加强城乡配电网规划建设
  每个国家的配电网自诞生发展到今天,其变迁均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电能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对于供电的质量也大大提高。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电网规划,如何做好城市的电网规划、提高供电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和损耗、提高经济效益是电网规划必须解决的问题。
  1)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性。
  负荷预测是城市配电网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根据过去的和现在的电力负荷水平来预测以后的电力负荷水平。负荷预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市场条件又有很大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对于预测工作有相当大的难度。传统的负荷预测方法有弹性系数法、GDP综合电耗法、回归分析法和时间序列法,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很难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随着理论研究的进步,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模糊线性回归法、多模型筛选法、智能法等等,预测方法的研究主要在于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计算方法的确定。由于负荷预测的影响因素很多,不确定性很大,必然要求更加先进的研究理论方法,依然会是今后很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
  2)加强网络规划研究。
  配电网的规划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组合数学问题,利用网络建立智能模型,解决配电网优化组合问题。常用的网络研究方法,蚁群算法、智能规划法、模拟退火法等等。近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GIS更多地被引进到配电网的网络规划中,大大提高了规划的准确性和智能化。
  3)加快配电网可靠性研究进展。
  关于发电和输电的电力系统可靠性的研究的开展距今已经有了五十多年的历史,但是侧重于配电网可靠性的研究环节还较为薄弱。北美电力可靠性协会的成立和研究对于各国电力可靠性的研究均具有很大的推动意义,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其提出的可靠性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研究提供信息,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电力系统的薄弱环节。从1970年开始,我国陆续开展了电力系统可靠性的研究,成立了专门的部门负责电力系统可靠性研究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2006年开始,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工作成为政府的监管行为,颁布了一系列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的规章细则和管理制度,我国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也逐渐走上了正规化、规范化的道路。
  但是侧重于配电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也不够。然而关于配电系统不可靠造成的损失很大,很多居民用户因为配电系统的原因存在着用电故障,所以针对于配电系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经济意义。当今社会上广泛使用的电网可靠性的研究方法有两种:一是模拟法,模拟法可以应用于大多电网可靠性的课题研究中,常用的模拟法有人工智能法和非指数分布法等等。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解析法,其可以针对于不同的问题进行不同的分析,准确度高但是往往耗时较大,较适用于大规模的电网分析。
  3 配电系统的自动化
  近些年,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成为一研究的热点。我国从1980年开始研究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工作,并陆续把几个城市作为进行配电网自动化试点。到目前为止我国配电网的自动化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和进展,但是在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尤其在优化通讯方式、处理线路故障、故障的诊断和隔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4 结束语
  配电系统是是三大电力系统中唯一与用户直接联系的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业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都大大增加,电能的需求量增大,对于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也增多,这些是配电系统模式发展中的研究热点。减少资源浪费和损耗、提高经济效益也成为配电系统发展中必须解决的
  问题。
  参考文献
  [1]汪洋.浅析中低压配电系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科技与企业,2013(22):384.
  [2]王明俊.发展中的配电系统自动化[J].电力自动化设备,1999(03):3-6.
  [3]耿英会.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的发展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09):312.
  作者简介
  汪健(1982-),电气工程硕士研究生,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从事新建住宅小区供电工程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和庞大的工程,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积极采取现代化、市场化的方面来规范和约束并且要求员工改变水利管理理念出台更加完善的制度。本文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1、当前形势下我国水利工程的现状  目前,人们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都将许多先进的施工技术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构建坚强、全覆盖的智能电网,在智能电网全面即将全面覆盖的大背景下,电力企业人员应该抓住机遇应用智能电网对配电自动化进行改造,以利于更好的集约利用资源和提供给百姓高效稳定的用电服务。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智能电网下的配电自动化改造要点。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改造;  中图分类号:U22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随着智能配电网、分布式新能源和智能用户的接入,智
期刊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有助于我国对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保持,在未来经济逐渐腾飞的过程中,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良好施工有助于其质量保障的提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防渗漏墙施工技术的使用将有助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建设,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混凝土防渗漏墙;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混凝土防渗墙的类型  混凝土防渗墙按其结构形状
期刊
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的施工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本文针对水利水电程建设管理进行详细的阐述,希望为我国水利水电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水利水电事业在国民经济命脉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由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越来越多在电力工程建設中,输电线路施工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好坏对电力系统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对于输电线路施工的质量控制对于确保输电线路的施工与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基于此,本文就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其快速发展。  关键词:电
期刊
摘 要 文章首先针对配电网络维护工作特征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对于其本身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价值,以及其在工作过程中会主要面对的几个方面影响与危害作出说明,最后进一步就如何切实加强配电网络运行维护工作的质量展开了讨论,对于推动配电网络维护工作体系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配电;维护;重点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3-0211-01  电力能源在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下电力企业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三方面主要问题,从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以及创新意识四个方面着手,探析解决电力企业发展停滞不前,无法融入社会经济潮流的原因,以期给广大电力企业决策者一些有用之借鉴。  关键词 电力企业;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3-0212-01  1 新时期电力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摘要:我国公路桥梁大部分为建国后所建,由于年代的变迁,设计标准也在不断提高。20 世纪70 年代前后为汽车-10 级、汽车-15 级,70~80 年代末至2004年在一些重要的干道上部分桥梁设计标准提高到汽车-超20 级。2004 年后,公路桥梁设计标准为公路I 级,公路II 级。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影响、有害化学物质的侵蚀,并承受车辆、风、雨雪、地震、人为因素等外来作用,同时由于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