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q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是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应克服形式化、盲目化、数字分化、纯工具化和德育淡化等不良倾向,准确把握课堂教学方法,以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绩效。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课堂教学的效果,它不但是预期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综合反映,而且是评价教学优劣的重要指标和整个教学过程动作状态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如何更加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在此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重视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创设情境
  在教学教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为了收集素材,生活中我常常会在学校大型活动中抓拍同学们的照片,记录下他们青春年少的精彩瞬间。久而久之,我把照片分类存放形成一个素材库,这个素材库是我信息教学的催化剂之一。
  在信息技术课中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习效率。
  创设情境分以下几种:
  1、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积极探究,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因此,成功的问题情境应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出的难度适中,问题情景清晰,能引起学生共鸣。教学中巧设问题情境,将有助于诱导学生兴趣,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
  如在讲《照片的处理》这一课时,我先展示几幅本班级同学在运动会中努力拼搏的照片(照片是我课下处理过的),并告诉学生这是老师特地为他们留下的纪念,这让学生兴奋不已。我抓住机会问:"你想不想从我们的素材库中找到自己的或者同学的留影呢?你们想不想美化一下自己的照片呢?"当得到学生充满渴望的回答后,我鼓励大家认真学习本课,就能做出来。同学们都想着自己动手处理自己的照片,学习兴趣自然高昂了。
  2、竞赛情境
  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一面,都渴望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我们充分利用学生这种心理,有意识地从多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创设适合于学生理解感悟的教学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为了实现这个情境,我提前会用FLSH做好一个颁奖仪式动画。在这个动画中会体现出分组,以及体现出为小组加分的过程。
  在《指法练习》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记住键盘,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竞赛环节--金山打字通苹果游戏闯关比赛。小组竞赛、个人之间的比赛都会让学生在一种紧张的竞赛情境中去学习。经过不断地训练,久而久之就记住了键盘。
  (二)游戏激趣
  小学生对游戏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信息技术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在讲解鼠标操作时,如果只是孤立地让学生练习单击、双击、拖动和移动四种操作,学生会倍感枯燥,动作也很僵硬,但如果通过windows自带的"纸牌"游戏来练习,效果会好很多。还有指法练习可通过"金山打字通"中的游戏来训练。但电脑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要严格控制,要选择优秀的适合学生的游戏,与日俱增要强调趣味、益智和学习的功能。通过游戏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二、重视实践操作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要加强学生的上机实践。为了提高上机实践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我主张"理论+实践",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充分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探索课本没有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上机操作课时,我常采用计算机多媒体展示系统,将有一定电脑基础的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幻灯片并配上优雅的音乐在屏幕上播放,在详细讲解操作技巧后,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相关知识。在"文字编辑"教学时,我采用了使用多种文字编辑练习软件的功能对比,使学生对word2003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为了增强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熟悉word工具,接着就进行文字录入比赛,使他们在玩中练,练中学。
  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并适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测,公开赞扬每位学生作品的优点与创新之处,个别指出不足之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培养协作精神。通过这样的上机实践,必然使学生信息素养不断进步,从而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三、重视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合作精神为主。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知识和学习实践中自我筛选,自己寻找学习内容,自己确定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以及自我管理学习过程的能力。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中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把握好新教材的教学宗旨。先吃透新教材,在备课过程中先行操作课本中的软件,对使用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和预见学生会出现的问题逐一记录下来,在讲课和上机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指导。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对每个软件按课本要求,只介绍部分主要功能,其余的放手由学生自己去大胆使用。作业布置得灵活,学生们做的有的比书本或教师要求的更好,这就开发了学生潜能。由原来的教学生学会使用各个软件变成教学生会学,会探求各软件中包含的各项功能。
  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老师应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重在操作的课程。有些内容讲得越多学生越糊涂,讲了一节课不如操作10分钟。所以,在许多需要操作的课程中,应注重少讲多练,通过精心导入,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新授学习内容和方法,最后巩固练习。
  总之,构筑一堂信息技术的有效课堂,要体现和落实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要处处关注各教学环节、教学要素的协调发展。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教师。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程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2]吴文春.对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2).
  作者简介:魏艳梅(1980.2-),女,山东人,山东临沂沂州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检调对接符合中华民族"和为贵"的社会心理。和解目的是使当事人相互妥协,恢复彼此和睦团结。检调对接作为矛盾调解工作的新思路,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要求;检调对接是宽严相济政策的体现。实践证明惩治犯罪是必需的,但并非所有的犯罪都予刑罚,对轻微犯罪采用其他方式也会产生更好效果;检调对接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从维护社会长久稳定角度考虑,检调对接有助于检察机关提高协调能力,增强大局意识,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教育又处于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地位,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传播文明的有效途径。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21世纪新生社会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因此,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重要环节和有效举措。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期刊
摘 要: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一个突出的问题,即社会认同度尚不高。本文总结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度低的表现,分析了认同度尚不高的各方面原因,最后提出了保证并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度的根本举措,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度 提升质量  2009年以来,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取
期刊
摘 要:农村学校生源减少直接导致农村学校呈"空壳化"趋势。这种空壳现象除制度因素外更有深刻的社会因素。农民群体层化,农民行为理性化,农民社会流动稳定化都不同程度上使农村学龄人数的绝对总数下降,从而导致农村学校呈现"空壳化"。  关键词:农村学校;空壳化;社会因素  近年来,农村学生纷纷涌向城市,急剧减少了农村学校的生源。生源的大量流失,使农村的大部分学校逐渐"空壳化"。这一趋势的产生因素是多方面的
期刊
摘 要:以教育的最终目的-育人作为指导,在资助过程中始终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工作重点,调整高校奖助学金资助方式,建立灵活的奖助学金评选机制,整合各类奖助学金资源,发挥奖助学金对学生的激励、规范等积极作用,树立积极向上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同时,达到助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奖助学金制度;育人  现行高校奖助学金体系是由国家、学校、社会共同构建的,主要包括国家奖学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中越来越多破坏生态平衡和残害动物行为的出现,环境保护运动和动物保护运动不断兴起。我们面对的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不断衰竭,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更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动物保护问题的重要性,并希望能以法律的方式通过赋予动物权利来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目前关于动物是否具有权利的问题不仅是民法学研究的一个棘手问题,也是环境资源法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那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一门教学艺术,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以小学五年级为例,主要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缺失的表现,并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
期刊
教育部高教司明确规定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培养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同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要全面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指导方针,以培养应用能力,特别是实用能力为主要目标;要语言基础与语言应用能力并重、语言基本技能与涉外交际能力并重的教学原则。根据以上的各项培养目标与教学原则,同时结合社会发展与工作岗位需求,高职英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技能烹饪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烹饪专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烹饪化学是烹饪专业必修的基础学科,烹饪化学实验作为烹饪化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可使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相关知识点。目前国内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烹饪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研究较少,尚无与烹饪化学相配套的实验教学指导性教材。探讨并寻找烹饪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烹饪专业;烹饪
期刊
摘 要:伴随着中国本土服装品牌的崛起和市场对设计要求的不断提升,一方面许多企业纷纷面临人才资源匮乏的困境,另一方面服装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水平遭遇严重的质疑和残酷的竞争。如何保证学院教育的含金量,切实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并利用有限课时快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专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目标。从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呼应和贯穿入手,利用连续型的课题任务布置,是本文将探讨的一种基于以上目标的实验教学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