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眼中的食性·酸碱平衡与生命现象(之九)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f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六章
  
  第二节pH对细胞的影响
  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人体长期积累的酸性物质日益增加。当酸性物质的累积大大超出人体正常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形成酸性体质,对人体将引出一系列的恶果,由生理变化酿成病理祸根,随即而来的是各种疾病尤其是代谢病的发生。这与我们前面提到的蛋白质在不同pH下的性质和行为所造成的结论是一致的。这种分子学层面的论述,迄今为止尚未见报道。
  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故酸性体质对人体的危害首当其冲的是细胞。
  研究发现,酸性体质的人,细胞活性降低,组织器官功能减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合成困难,各种酶的活性下降,细胞膜受损,易发生病变和死亡。另外,肝脏和肾脏分别是分解和排泄酸性物质的重要器官,酸性体质形成后,肝、肾负担加重,机体的新陈代谢减缓,致胃肠功能失调并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酸性体质是所有疾病的温床,是产生代谢病的根源。我们说,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轻微的酸性体质时,我们经常有疲倦、乏力、头疼、抵抗力减弱、易感冒、失眠、食欲差、头昏脑胀等现象,此时我们只感到浑身不舒服,对工作生活的影响不大,一般不会引起注意。问题逐渐严重后就会产生便秘、皮肤病、消化不良、身体虚弱、内分泌失调、过度肥胖等症状。有的人到这个阶段还不以为然,症状就会继续加重,患上如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肝病、肾功能减弱、神经失调等症,严重的会发生癌症。
  外表看来,酸性体质的人未老先衰、头发枯黄、面容苍老、记忆力减退、性功能下降、反应迟钝和有老年痴呆倾向。
  酸性体质引起的危害是综合的,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去叙述。现只抓住催化新陈代谢反应的生物酶为中心,重点论述,由此以见一斑,因为这是生命现象的核心。
  
  第三节pH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是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所以其在酸碱条件下的性质与行为表现,都是与蛋白质相同的:pH对蛋白质有什么影响,则对酶也就有什么影响。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在正常情况下酶是怎样行使催化功能的。关于这方面有很多学说,我们只叙述具代表性的诱导契合学说,这是由X-衍射和旋光测定证实的,在酶催化反应过程中发生酶的构象变化,完成催化反应。当酶催化其专一性的底物(底物,术语,即被催化的对象)时,首先有靠近、定向、诱导契合(或诱导适合)的程序,而在这些程序中有一共同特点,那就是电性的作用,也就是通过电性的诱导来实现酶的构象变化。而由于构象发生了变化才能使酶分子上的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图中的a、b、c点)产生位移,使之结合成中间ES复合体,这样才使之在低能量状态下,完成其催化反应功能。这就是现代酶学界公认的诱导契合学说(induced-fit theory),是由Koshland首先提出的。(见图1)
  注意:图中左边酶分子上的a、b、c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在诱导契合中发生了位移,更加紧凑而适合催化完成。
  在诱导契合作用下发生的酶的构象变化,这同时说明了酶催化的专一性,好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这样才使我们的代谢反应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遇到淀粉(底物)就由淀粉酶去催化,遇到蛋白质(底物)就由蛋白质酶去催化,不会错乱。
  在这里,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什么力量使得酶在底物(被催化物)作用下诱导发生了分子的构象变化?那就是电性。作为酶的分子蛋白质来说,其所带电性在弱碱性正常体质中应带什么电性,这取决于酶蛋白的等电点(这一概念已如前述)。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如果一个人由正常的弱碱性体内环境变化成为酸性体质,蛋白质(此处是酶)分子的带电情况会随酸碱度pH变化而有量变或质变(已如前述)。那么,上述的酶催化过程中的诱导契合作用,将怎样诱导?诱导成什么结果?那肯定是个不正常的诱导结果。而这种不正常的诱导结果也就会带来不正常的催化效果,这是不难想像的。这也就是酸性体质导致百病的祸根了。
  一般酶作为蛋白质来说,其等电点的性质会影响其沉淀结絮,这样也就不能再行使催化功能了。同时酶在随pH变化的各种情况下,其总有酶可以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合的pH,叫做最适pH。例如在催化三大营养素的酶中:
  催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其最适pH 6.8;
  催化脂类的胰脂肪酶,其最适pH 7.0;
  催化蛋白质的胰蛋白酶,其最适pH 7.7;
  一般酶的最适pH大多在pH为中性的左右,如图2所示的胰蛋白酶的最适pH值(个别极端例子也有,如胃蛋白酶最适pH 1.5,碱性磷酸酶最适pH 9.5)。
  既然除个别例子之外,大多数酶的最适pH值都靠近中性,如上述的唾液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等,那么在酸性体质中,它们肯定都偏离了最适pH,那么这些酶的活力、催化效率也将大大降低,因此造成相应的底物堆积,就像车速不够快造成交通堵塞一样。所以,由于酸性体质其体内pH由正常弱碱性偏离到酸性范围,则导致酶活力的下降,这该是引起代谢病的总病因,其根源是酸碱不平衡造成的偏酸的不正常体内环境。
  催化碳水化合物和糖类的酶活力下降,造成糖的堆积则引起糖尿病,血糖升高。
  催化脂类的酶活力下降则造成高血脂,它是由于脂肪堆积所致。同时它与糖尿病发病也有关联,因为糖、脂代谢是相关联的。
  催化尿酸的酶活力下降则会造成尿酸的积累使尿酸升高,成为痛风病等等。(待续)
其他文献
新加坡国会于2003年通过的一项法案规定,从该年8月1日开始,必须在香烟包装盒的显著位置标明吸烟危害健康的警示语,写明吸烟会导致的疾病。  除了人们所常常提到的严重危害健康以外,我们还应强调,吸烟与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白内障这两种常见的威胁视力的疾病密切相关。  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白内障都会导致视觉障碍。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而老年性黄斑变性则很难治愈,而且会导致失明并致永久失明。在发达国家里,老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