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霞院工程右岸土石坝渗水处理措施研究实践

来源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lthbo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霞院工程大坝分三个典型坝段,即左岸土石坝段、河槽混凝土坝段和右岸土石坝段.土石坝上游坝坡的防渗主要靠土工膜防渗,复合土工膜规格为两布一膜,下设级配砂砾石垫层、上铺保护层,保护层上铺设预制混凝土联锁板块护坡.本文针对西霞院右岸土石坝渗水问题,短时间内研究制定处理措施、组织实施西霞院工程右岸土石坝渗水处理,方案采用现有材料替代原设计的两布一膜土工膜,对施工区域的土工膜覆盖修复,以保证防渗效果;采用具有早强、高抗渗性、膨胀性能、硫铝酸盐水泥及混凝土新材料,缩短了工期,保证了施工质量.
其他文献
目前堤坝汛期渗漏险情的发现仍以人工巡视为主要手段,严重制约了应急处置水平.为探究自然环境条件下被动红外热成像探测土石堤坝渗漏的可行性及其热图像特征和规律,搭建了能充分模拟土石堤坝汛期真实服役条件的试验平台.试验表明,午后和夜间是利用红外热成像巡查土石堤坝渗漏的较佳时段,午后渗漏出口通常表现为低温异常,而夜间则表现为高温异常;集中渗漏影响区在热图像上具有拖尾轮廓及大致以渗漏出口为中心的温度梯度变化纹理特征;无论下游坝坡有无草皮覆盖,自然条件下被动红外热成像探测土石堤坝渗漏均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