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嘉定区文明委按照《上海市家庭文明建设“十二五”指导计划》的目标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文明办、市妇联的指导关心下,将家庭文明建设和志愿者工作的深化拓展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教化之城,礼乐嘉定”文明创建主题为引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引导广大市民自觉接受道德教育和文化浸润,不断提升文明素养,积极构建和谐家庭,较好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
一、主推五项活动。强化文化浸润作用。促进人文传承以迪教导正
我们依托地区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挖掘和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创新阐发礼乐文明的时代内涵,以各类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市民遵德守礼、笃正家风。
一是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市民修身齐家、敦亲睦邻,从自身和家庭做起,构建形成整个社会崇德向善的良风美俗,我们着力推进了家风家训的发掘、传承和弘扬工作。一方面挖掘梳理嘉定望族先贤的家风家训,择其精萃,结合时代精神予以注解阐发,另一方面以“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条家训、一张照片、一个故事”的“五个一”模式,在中小学中开展“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文明家风”家训征集活动,着力推动好家风好家训成为家庭建设和社会道德建设的正能量。在这些活动的基础上,我们编撰了《嘉定家训·先贤遗音》《嘉定家训·时韵新声》两册市民读本在全社会免费发放,其中“先贤遗音”一书被纳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家训课题组”数据库。
二是推进文明礼仪培训工程。近年来,我们着眼礼乐教化对世道人心启迪引导作用的发挥,重点推进了“百万市民文明礼仪培训工程”,结合区域人文特质,专门组建班子编写礼仪教材,先后编印《市民礼仪读本》《中小学生礼仪读本》等五本近40万册下发至各街镇村居。同时,通过专家授课、群众宣讲、网络教育等多种形式,累计组织各类礼仪培训3000余场,参训近50万人次。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实施了“文明礼仪进家庭”礼仪大赛,通过个人、家庭的层层海选,在全区进一步推动形成了人人知礼、家家明礼的良好风尚。
三是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是传承良风美俗、促进家国认同的重要载体。我们结合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通过举办民俗文化展示、传统服饰展演、诗词歌赋征集等群众性活动,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的各项要求有机融入其中,以生活化、形象化、具体化和日常化的形式,努力推动“三个注重”建设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近年来,我区已连续五届举办“我们的节日——上海嘉定中秋月”主题活动,连续六届举办上海孔子文化节,并先后策划开展了“幸福嘉定”新春大联欢、“端午情怀”诵读游园会、“嘉言懿行垂范乡里·美德传承和谐民风”清明节主题活动、“国际家庭日”主题宣传暨家风家训系列活动。
四是开展中华经典吟诵活动。市民中华经典吟诵活动是嘉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十大特色行动之一。目前,我们已初步建构起“区-镇(街道)-村(居)”三级吟诵网络,全区共组建有161支市民经典吟诵团队。市民通过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于熏沾濡染中深化了审美体验、激发了家国情怀,更在口诵心惟中促进了道德养成、增强了社会责任。为不断提高吟诵活动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近年来,我们积极引进了秋霞圃书院、国学传习所、上海儒学研究会等民间儒学社团,创新编撰了《经典诗文诵读》《“诗乐启蒙”16首》《国学微课堂》等特色教材,并通过举办市民经典诵读大赛、中华传统文化公益道德论坛、古琴音乐、汉服婚礼等活动,持续深化经典吟诵的内涵,拓展其边际效应,使文化的熏陶真正能够成为文明建设,特别是家庭文明及社会公益建设的内在动力。
五是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这些年来,我们结合市民文化节“家文化”主题,依托全区386个“妇女之家”,在26万户家庭中广泛开展了最美家训征集、最美瞬间展示、最美家庭寻找、家庭美德大讨论以及“爸妈的爱情故事”征文、公益广告设计大赛、“最美家庭”微电影展映周等系列主题活动,将家风家训工作有机融入各类文明创建活动之中。截至目前,全区共征集到1392个最美家庭故事、2786条家训、1474张最美瞬间。我们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微博微信等全媒体渠道,以及小区、公园、广场等区域的主题宣传和“嘉定女性玉兰讲坛”“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等品牌特色课堂,在全区深入推进家规家训的征集评议和宣传展示,有效促进传统美德弘扬和优秀家风文化传播。
二、打造三个平台,依托乡贤文化建设。促进见贤思齐以倡道弘化
我们把乡贤和乡贤文化的培育和弘扬作为传承和创新“敦亲睦邻”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在着力彰显乡贤人格力量以引导市民见贤思齐、尊老孝亲的同时,积极创设多样化、接地气的平台载体,鼓励市民推己及人,延伸、拓展对家庭的关爱而至对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关爱,以此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与文明志愿者工作的有机联系,倡导形成社会文明风尚。
一是打造以“乡贤文化”为引领的道德实践平台。我们从引导推动家风、社风不断完善的角度着眼,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的培育践行,在全区开展了“十大乡贤”评选表彰活动,树立了以“全国最美家庭”“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张金龙为代表的乡贤典型,并在嘉定孔庙新辟设立“尚贤馆”,以弘扬新老乡贤美德善行、敦化城乡社会良风美俗。在此基础上,我们以“乡贤文化”的继承创新为先导,在全区广泛开展“中国好人”“嘉定好人·每月一星”“我是文明嘉定人”、寻找“最美家庭”等宣传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打造了外冈镇“老大人工作室”、徐行镇“客堂汇”等一批特色平台,并在嘉定镇街道构建起了“睦邻点-睦邻沙龙-睦邻中心”等分层多级的家庭、社区建设及志愿者动员保障机制,为构建安定和睦的邻里环境、社会环境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嘉定全区每年评选表彰区级“嘉定好人”及各类好人好事近300件(次),有16人入围“中国好人榜”评选,8人当选“中国好人”。
一、主推五项活动。强化文化浸润作用。促进人文传承以迪教导正
我们依托地区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挖掘和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创新阐发礼乐文明的时代内涵,以各类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市民遵德守礼、笃正家风。
一是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市民修身齐家、敦亲睦邻,从自身和家庭做起,构建形成整个社会崇德向善的良风美俗,我们着力推进了家风家训的发掘、传承和弘扬工作。一方面挖掘梳理嘉定望族先贤的家风家训,择其精萃,结合时代精神予以注解阐发,另一方面以“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条家训、一张照片、一个故事”的“五个一”模式,在中小学中开展“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文明家风”家训征集活动,着力推动好家风好家训成为家庭建设和社会道德建设的正能量。在这些活动的基础上,我们编撰了《嘉定家训·先贤遗音》《嘉定家训·时韵新声》两册市民读本在全社会免费发放,其中“先贤遗音”一书被纳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家训课题组”数据库。
二是推进文明礼仪培训工程。近年来,我们着眼礼乐教化对世道人心启迪引导作用的发挥,重点推进了“百万市民文明礼仪培训工程”,结合区域人文特质,专门组建班子编写礼仪教材,先后编印《市民礼仪读本》《中小学生礼仪读本》等五本近40万册下发至各街镇村居。同时,通过专家授课、群众宣讲、网络教育等多种形式,累计组织各类礼仪培训3000余场,参训近50万人次。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实施了“文明礼仪进家庭”礼仪大赛,通过个人、家庭的层层海选,在全区进一步推动形成了人人知礼、家家明礼的良好风尚。
三是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是传承良风美俗、促进家国认同的重要载体。我们结合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通过举办民俗文化展示、传统服饰展演、诗词歌赋征集等群众性活动,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的各项要求有机融入其中,以生活化、形象化、具体化和日常化的形式,努力推动“三个注重”建设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近年来,我区已连续五届举办“我们的节日——上海嘉定中秋月”主题活动,连续六届举办上海孔子文化节,并先后策划开展了“幸福嘉定”新春大联欢、“端午情怀”诵读游园会、“嘉言懿行垂范乡里·美德传承和谐民风”清明节主题活动、“国际家庭日”主题宣传暨家风家训系列活动。
四是开展中华经典吟诵活动。市民中华经典吟诵活动是嘉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十大特色行动之一。目前,我们已初步建构起“区-镇(街道)-村(居)”三级吟诵网络,全区共组建有161支市民经典吟诵团队。市民通过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于熏沾濡染中深化了审美体验、激发了家国情怀,更在口诵心惟中促进了道德养成、增强了社会责任。为不断提高吟诵活动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近年来,我们积极引进了秋霞圃书院、国学传习所、上海儒学研究会等民间儒学社团,创新编撰了《经典诗文诵读》《“诗乐启蒙”16首》《国学微课堂》等特色教材,并通过举办市民经典诵读大赛、中华传统文化公益道德论坛、古琴音乐、汉服婚礼等活动,持续深化经典吟诵的内涵,拓展其边际效应,使文化的熏陶真正能够成为文明建设,特别是家庭文明及社会公益建设的内在动力。
五是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这些年来,我们结合市民文化节“家文化”主题,依托全区386个“妇女之家”,在26万户家庭中广泛开展了最美家训征集、最美瞬间展示、最美家庭寻找、家庭美德大讨论以及“爸妈的爱情故事”征文、公益广告设计大赛、“最美家庭”微电影展映周等系列主题活动,将家风家训工作有机融入各类文明创建活动之中。截至目前,全区共征集到1392个最美家庭故事、2786条家训、1474张最美瞬间。我们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微博微信等全媒体渠道,以及小区、公园、广场等区域的主题宣传和“嘉定女性玉兰讲坛”“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等品牌特色课堂,在全区深入推进家规家训的征集评议和宣传展示,有效促进传统美德弘扬和优秀家风文化传播。
二、打造三个平台,依托乡贤文化建设。促进见贤思齐以倡道弘化
我们把乡贤和乡贤文化的培育和弘扬作为传承和创新“敦亲睦邻”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在着力彰显乡贤人格力量以引导市民见贤思齐、尊老孝亲的同时,积极创设多样化、接地气的平台载体,鼓励市民推己及人,延伸、拓展对家庭的关爱而至对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关爱,以此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与文明志愿者工作的有机联系,倡导形成社会文明风尚。
一是打造以“乡贤文化”为引领的道德实践平台。我们从引导推动家风、社风不断完善的角度着眼,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的培育践行,在全区开展了“十大乡贤”评选表彰活动,树立了以“全国最美家庭”“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张金龙为代表的乡贤典型,并在嘉定孔庙新辟设立“尚贤馆”,以弘扬新老乡贤美德善行、敦化城乡社会良风美俗。在此基础上,我们以“乡贤文化”的继承创新为先导,在全区广泛开展“中国好人”“嘉定好人·每月一星”“我是文明嘉定人”、寻找“最美家庭”等宣传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打造了外冈镇“老大人工作室”、徐行镇“客堂汇”等一批特色平台,并在嘉定镇街道构建起了“睦邻点-睦邻沙龙-睦邻中心”等分层多级的家庭、社区建设及志愿者动员保障机制,为构建安定和睦的邻里环境、社会环境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嘉定全区每年评选表彰区级“嘉定好人”及各类好人好事近300件(次),有16人入围“中国好人榜”评选,8人当选“中国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