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免费与深挖痛点

来源 :支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rth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当渠道、价格和传播日渐颓废之时,产品为王的时代已经回归,而这是企业最难做好的事情。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4P”营销理论长盛不衰。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渠道(place)慢慢成为独立的第三方力量,越来越不可控;市场日趋成熟,暴利再难持续,价格(price)竞争力越来越弱;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的传播(promotion)套路几乎全面失效。至此,4P只剩下产品(product)可控。当“4P”营销理论土崩瓦解时,产品为王的时代已经回归。但这是所有企业最难实现的目标。
  Win10毫无疑问是令用户尖叫的世界级产品,“宝典”在手,微软何须以免费来“自宫”?近年来随着谷歌、苹果、三星等推行操作系统免费策略,微软在移动端的劣势日益显现。数据显示,2014年微软移动操作系统市场份额只有3.0%。峭壁边缘,微软放下身段主动免费,并与奇虎360、小米、腾讯等中国互联网公司合作免费升级Win10。
  免费策略是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成为大行其道的新商业理论。企业以“免费”吸引用户,通过服务和升级等增值收费。Win10免费只是开端,未来微软可能会转型成一家新型互联网企业,由软件收费慢慢转向提供云服务、消费者端设备产品“免费增值”的商业模式,将部分免费用户转化为收费用户实现盈利,让其大张旗鼓宣扬的“Windows即服务”真正成为现实。
  “Win10免费”背后,是微软以用户为中心的新理念。丢掉4P,拥抱产品经理,让产品自己说话,变成自媒体。微软通过免费获得大量用户,然后收集用户体验数据,根据用户反馈找准痛点,不断改善升级,对产品继续创新,抢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成为主流移动端系统。达到PC、手机、平板、Xbox One的完美兼容,成为一个超级平台,最终实现万物互联。
  这样的掘进方式似曾相识,腾讯、阿里巴巴、小米等国内本土企业都曾以此攻城略地,微软显然意识到本土化的重要性,而且颠覆得更彻底,中国企业习惯于“高配置+低价”或者“低配置+免费”的模式占领市场,微软直接以“高配置+免费”一站到底,在用户心中实现“超预期”,建立市场口碑,这是其他企业望尘莫及的核心竞争力。
  口碑的真谛是超预期,我总结为“口碑=产品体验-用户预期”,“Win10免费”深谙此道,这是一种自我颠覆的“破坏性创新”。微软在创新过程中没有过分增强功能强度,或者固有产品的简单升级,而是深入挖掘用户痛点——免费,这正是微软创新的源泉,通过商业模式改善、缓解痛点给用户造成的或轻或重的痛苦。
  对于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而言,微软“破坏性创新”值得研究、借鉴。破坏性创新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太复杂的产品结构和技术变革,二是低价甚至免费为消费者提供方便。以此开发新的需求和市场,占领新兴市场,抢夺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当然,无论哪一种破坏性创新,本质都是为了实现“超预期”,提升用户体验。
  不过,“破坏性创新”绝不是以低质低价的产品横冲直撞,破坏市场。比如国内盛行的山寨产品,虽然价格低廉,但质量低劣,并没有为科技进步、产品价值或者用户体验带来积极改善,反而真正造成“破坏性影响”。
  透过“Win10免费”,可以明显感知微软本土化的力度,并且认真以“互联网精神”面对中国用户。过去十多年间,eBay、Yahoo、Google等互联网巨头黯然败走,症结就在这两大问题上,无论主动还是被动,今日微软的自我颠覆还算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支点杂志2015年5月刊)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相关信息进行自主学习是每个教师应该做的事。但是,在初中的课程中,信息技术课程只占据着每周一节课的小小地位,这无疑极大的阻碍了教师才能的施展。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呢?俗语有云,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新课导入 技巧  课堂导入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激发学
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因受中考教学指挥棒影响,所以一切的教学问题都会受其辐射。虽然语文老师尽责安排授课内容,设法思谋把自古以来经典优秀篇章放说于课堂,以此影响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但受多种原因制约,使接受传统文化的步伐裹足不前。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有的放矢,抓住关键,梳理思路,按部就班的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要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它包含着博大精深的内容,就其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