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8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简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情趣和基本的审美能力。形成完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打基础。语文教育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审美教育也是当代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是无处不在的,语文教学就是一种审美情感教育,是一种发掘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更要求学生能够从中汲取更高层面的营养——学会做人。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语文中蕴含的美,从而陶冶情趣,激发思维,以一种正确的审美观去看待生活,看待学习。真正达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审美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关键词】审美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G623.2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追求美,欣赏美是人类精神的特殊需要。生活中、世界中时时刻刻,随时随地都有美的存在,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一双能鉴赏美的能力。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得来。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这些年来教育界对学生教育的一个关注点。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狭义的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广义的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一、审美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小学语文是思想性极强的基础学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小学语文教学在渗透美育方面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我国现行的语文教材,大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有很大的美学价值。他们根据小学阶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改编成适合孩子学习的教材,通过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受到强烈的感染,逐步培養学生区别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在获取生活常识的同时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形成初步的审美观点,具备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依托教材,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1.充分利用教材,展现自然美
  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同时也为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沃土。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太多的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它们都经过作家的审美处理,展现给人比自然更耐人寻味的美。这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审美教育内容。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小竹排画中游》、一年级下册《春雨的色彩》、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和二年级下册《日月潭》等课文都让学生从简单优美的文字当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学生从外在的美景和内在的情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力量。
  2.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美
  人间自有真情在,人间处处有真情!怎样能让学生感触到这句话的含义呢?语文教材中从低年段开始逐步渗透这种真情美的人性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人不是能独立生活在世界上的独立个体,生活在社会中药有爱心、有真心、有善心。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平平搭积木》、《雪孩子》;一年级下册《胖乎乎的小手》、《月亮的心愿》、《夏夜多美》等优秀作品,无一不是通过人物展现真情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地创设情境,把知识与其美的特征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更注重了解人物的内心美。在教学中,教师要细心体验和品位作品表现出的情感,引导学生的情感活动,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从而形成美丑、善恶、是非等审美观点。
  3.优美的文字是语文教学的特点
  在众多的语文教材中,优美的文字就像一曲曲动听的歌声中串联起来的音符,回荡起优美的旋律。语文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这每一项训练的目的都要达到美的标准。要听美好的声音、美好的文字;说出美好的话语;读美好的文章;写出美好而有内涵的文字。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从语言各方面去挖掘其美点,引导学生含英咀华,去感受、领悟和创造语言的魅力。
  三、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
  1.语文教学让学生有能力接受美
  语文教材大多选自优秀的中外名篇,这些作品本身就具备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们不仅表现美,讴歌美,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语文课堂就是为学生展现这些美,通过课堂上这种集中、典型和强烈的熏陶下,学生能够根据美的阶级性、时代性以及民族性去提高和升华自身审美的能力,加深对审美认识的程度。文学作品作为审美过程的传播媒介带给学生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强烈对比,培养学生正确鉴赏美的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民族进步性的政治倾向,充满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极具时代进步的正能量。这样的教学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可以有效地抵制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带给孩子们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應该使用积极创造性的教学模式,运用趣味性、灵活性、知识性、积极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优美的审美意境,促进学生树立审美意识,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文意境中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现美、观察美、感受美、鉴赏美,从而形成属于个人的审美、创造美的能力。   2.语文教学让学生有能力想象美
  文学作品带给读者的不应该仅仅是书面上呈现出的美丽的文字,更大的收获应该是给每一位读者一个独立的思想空间——想象。一千个读者就会创造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别林斯基是:“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作用不是把每一篇課文嚼烂喂进学生的嘴里,而是在学生和教材中间建立起一种巧妙的引导关系,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出来的生活画面去想象、去补充,让鲜活的形象通过教师的引导驻进学生的大脑中。比如:在对杜牧的《山行》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讲解时,教师可根据前两句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并展开合理充分的想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对重点知识掌握了,而且通过自身实践——想象领悟了作者所展示的美景与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美景的感染下,培养了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3.语文教学让学生有能力创造美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会经常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刺激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如何能让学生吧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表达出来就是語文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对于一个从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愿意说、有能力表达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当学生渐渐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对生活有了一定的体验时,他还有能力说好,就证明他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这样,在掌握了一定的遣词造句能力后,加上平时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好词好句,在对美能够做出正确回应、正确的评价及鉴赏时他们就能用他们的情怀去讴歌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去描写那秀美多姿的自然风景,去刻画一个个细致入微的人物,去书写对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与向往,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和积极向上,这就是语文教学带给孩子们的财富。
  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有“美”的存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涉及到各种文体,涉及到各种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涉及到许多好词佳句,也涉及到引人入胜的优美意境,这些都是值得老师和学生用尽心思去学习的。但是小学生受到的基础知识、生活阅历等局限性,对于一些文章以及优美的词句理解尚不能达到一定水平。对课文内容理解趋于表面,也成为小学生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培养的一大局限。有局限就会有突破,小学教师在实施美育的教学道路上不断总结经验办法,力争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树立健康审美的观念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未来的生活与学习打基础。
其他文献
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工程被广泛运用于工业厂房、民用建筑、桥梁.传统的砖混结构已逐渐被取代.钢结构工程的优越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加强
高校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实行廉政建设责任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遏制高校腐败现象,特别是对高校在经济方面的腐败具有重要的约束作用。然而,廉政责任制的构建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往往被理解为是核算方法的计算机化,是对手工操作的模拟.不少单位常常停留在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并打印输出所需的报表
责任指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依存)关系,包括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集体和人与社会这几层相互支持的关系.而责任意识则是指一种自我约束的价值取向.只有将责任作
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是提高环境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本文针对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情景教学、渐进式教学和调时开启实验三种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从高中政治教学容易被忽视的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改变对策,以期为高中政治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  G633.2  一、容易被忽视的方面  1.应试教育“唯分”观念状况严重。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形成了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的教学场面。众所周知,以知识为中心的评价体系不变、以考试为中心的评价形式不变,我们的教学改革就注定充满坎坷。教学改革怎么改,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高校学生党团组织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
生长在农村,打小看到年过七旬的老年人种田种地,以为他们是出于勤奋,内心对这些老农充满怜悯和尊敬,便经常和这群可怜的老年人一起聊天,慢慢地了解到,他们勤劳的背后,是七十
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广义地讲,是指工程项目从筹建一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中建设单位所花费用的总和;狭义地讲,是指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建设所花费的成本以及在工程发
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越来越快,内地高校的国际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学生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其国际化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基于此,借鉴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