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童心 呈现精彩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9471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设相关情境提供了方便。多媒体的运用更为低年级孩子识字阅读、理解表达、想象创造开启了智慧的大门。只要我们合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就能用孩子们容易接受的方式将“精彩”呈现给他们,在课堂上创造更多的“精彩”。
  一、运用多媒体,巧解识字难点
  低年级识字量很大,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优势。生字教学中,轻点鼠标,便可以向学生展示哪些是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字,以利于学生读准字音。还可以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日”时,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火红的圆圆的太阳,随着鼠标的控制,那圆圆的红太阳就演变成了一个色彩鲜艳的“日”字。这一过程展示了“日”由形象到抽象的变化,学生的识字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又如在生字归类复习时,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扩大教学容量,通过色彩变化、动画呈现等方式突出重点字或易错字,突破教学难点。在复习方式上可以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游戏情境。如由小导游领着孩子分别来到植物王国、动物王国、鸟的天堂、军事天地等,随着相关音乐与画面的出现,展示字词,让学生识记、练写。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快就掌握了生字。这样的课堂情境,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表达兴趣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七八岁的儿童正是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他们记忆力强,语言思维发展迅速。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表达素材。这些素材大多来自于文本,但以形象直观的音画形式呈现,给学生全新的感官刺激,激发了他们的表达兴趣。如拼音教学中教“nᔓt픓dú”这几个音节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依次出现这几个音节,告诉学生这几个音节是由哪些声母、韵母及声调组成的,然后随音节分别出现阿姨拿苹果、妈妈提水和小朋友读书的画面,引导学生说一说“谁在哪儿干什么”。这样既唤起了学生学习音节的兴趣,还激发了孩子表达的欲望。又如二年级下册识字8是一组有关鸟的词语,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鸟的图片,不仅形象直观地让孩子知道了各种鸟的外形特点,优化了识字效果,而且为学生表达创设了很好的情境。如学习“海鸥”一词时,随着一群海鸥在大海上飞翔的动画的出现,有的孩子情不自禁地说:“海鸥多可爱呀!它们一会儿在海面上自由飞翔,一会儿把身子贴在海面上亲亲大海,一会儿又聚集在一起好像在做游戏呢!”学习“杜鹃”一词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杜鹃在树枝上“唱歌”的画面,让学生说一说:1.杜鹃在(干什么?)2.杜鹃在(哪儿?)(干什么?)3.(什么样的)的杜鹃在(哪儿?)(干什么?)这样练习,学生凭借多媒体画面,在学习词语的同时练习了表达,学会了如何把一个句子说具体、生动。
  三、运用多媒体,唤起审美体验
  低年级语文教材以浅显生动的童话、寓言及富有情趣的儿童诗、小散文为主。语言活泼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营造出文本所描绘的美的意境,帮助学生深入走进文本,让学生在阅读想象中感受美,情感得到熏陶。如教学《云房子》,利用课件展示出云房子的形状,并适时在旁边点出重点词:“很高的大楼房”“很宽的大礼堂”“傻傻地横着”“美美地开着”“一点点小的”。随后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感受云房子的不同姿态,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如果你是小鸟,你想造出怎样美的云房子?孩子创造的激情被调动起来,说出了自己想象的云房子形状:像弯弯的小船,像大大的帐篷,像高高挂起的气球……教师轻点鼠标,屏幕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云房子,孩子们欢呼起来,张开双臂仿佛是小鸟,纷纷“飞”回自己建造起来的云房子“家”……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愉快,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观察想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美,也体验到创造美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桃园小学)
其他文献
回归课堂,研究课堂,建设课堂文化一直是我们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关注的焦点。2006年,我们就以上好“家常课”为抓手,切实提高教学改革的实效,提出了“关注家常课,让课堂成为师生精彩人生的一部分”的口号。回顾“家常课”管理,已经经历了四个年头和“规范、有效、德智相融”的三个阶段。“德智相融”的课堂文化建设也初具雏形。所谓德智相融,就是以学科德育渗透为途径,使德育和智育在课堂中有机融为一体,从而促
一、为什么要进行语音教学?  众所周知,语言是有“声音”的,无论是本土语言、方言,还是外国语都是需要通过声音来表达、传递和接受的。对初学者来说,“听和说”是最为重要的技能。不断的声音输入才能有好的声音输出。我们都知道英语语言是由“音、形、义”组成的,英语语言的学习首先要学语音,地道的语音语调和正确的发音不仅可以使你能够让别人听懂你要表达的内容,而且也可以使你能够听懂他人所表达的意思。语音学习的同时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及各类课外教育机构、科普工作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求知计划”项目通过发展青少年社区教育和科技教师再培训,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几年来。在各级科协、教育部门及校外教育机构的通力合作下,求
【摘要】数学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回归教育的原点——儿童。儿童的特性是在“生长中”,数学“既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又是学生成长的载体”。儿童学习的数学不应是数学知识的简单汇集,而是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原味解读、数学学习的原态过程、数学思维的原质提升等本质展现,重新赋予数学、数学教学应有的魅力,使得儿童在数学学习中能够获得智慧的启蒙、素养的滋润和生长的力量。  【关键词】儿童生长数学 数学教育 新教学
朱龙祥:唤醒自我  【校长档案】  朱龙祥,江苏省无锡市东土夅实验学校校长。他秉持“创建幸福学校”的办学理念,要让学校成为提升师生幸福指数的“教育幸福场”。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他认为管理就是唤醒“自我”,致力于促进师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引导教师“自主发展”,引发学生“自能学习”。“东土夅”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成为一所让师生有幸福感的学校。    从事学校管理十几载,类似于“我到底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
常熟市一个普通小镇上有这样一所百年老校:一个国防教育办学特色,她坚持了18年,经过三任领导的不懈努力,如今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标志性的办学亮点。她虽然是一所乡镇学校,却声名远播。她虽然没有奢华的校园,却吸引着诸多教育界人士来此参观交流。她虽然没有庞大的招生规模,但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貌,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她就是常熟市练塘中心小学。而这一切都来自于她独特的性格魅力。  几年前的一天,常熟市
放眼当下课堂教学。有限的教学时空和无限的教学内容总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不可能对教材上的所有内容平均给力。自然如何调配自己的教学时间和力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这也常让很多一线教师无所适从,但可以肯定的是,教材中那些适用范围广、自我生长和迁移能力强的核心知识是我们教学时首选的着力点。  一旦聚焦教材。问题似乎比想象的要明晰:小学数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一是有形的数学知识。这是教
摘要:校本课题的研究中往往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主课题过程缺失,二是小课题连续性缺失。实践证明,可以建立主课题和小课题的和谐互动机制,通过将主课题破解成小课题,从小课题入手,防止主课题研究的过程缺失;将小课题凝聚成主课题,杜绝小课题研究的连续性缺失;通过主课题与小课题的和谐互动,构建主课题和小课题和谐互动机制,纠正课题研究的动机失当,促使主课题和小课题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2011版的数学课程标准将“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四能”)作为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与此相适应,我觉得广大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研究中,也应该增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前不久,我校数学教师聚焦“数学基本思想”,开展了一次专题研讨活动。下面我选取研讨中老师们普遍关注的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  问题1:以前,没有强调基本思想,我们的数学教
操作策略:立足学生生活,实现学科应用    下课铃声一响,教室内外马上热闹起来了。你看,这边几个学生正兴高采烈地玩着自己“跳房子”“木头人”的游戏,那边几个学生正有条不紊地排练着课本剧《黄鹤楼送别》;有的学生兴致勃勃地排练着皮球操,还有的学生正在为了迎接学校冬季三项比赛苦练着跳绳与踢毽子!他们仅仅是在简单地进行课间游戏吗?不,他们正在完成我布置的综合作业呢!  我为何想到这样一份综合作业呢?通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