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如何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减少企业成本费用支出,是中小企业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背景
中小企业(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简称SMEs),是指与所在行业的大型企业相比,在人员、资产及经营等规模上都比较小的企业。截止到2013年,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的总数量达98%以上,为国家税收总收入的贡献数达到50%,不难看出,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如何科学运用税收筹划降低企业成本,对企业自身的持续经营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原则与特点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收政策、经营战略及投资收益等客观条件的约束下,通过事先安排和规划,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战略目标而进行的经济活动。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守法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整体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同时,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还具有以下特点:
(一)合法性。税收筹划必须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下进行。
(二)筹划性。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是企业对自身的经济活动在发生之前就提前进行的具有超前性、筹划性的行为。
(三)目的性。中小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税收收益,最大限度地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
(四)综合性。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只考虑应纳税款的多少这一因素,还要进行整体综合的考量。
(五)风险性。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由于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其税收筹划带有失败的风险。
三、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及大众纳税意识的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意识到税收筹划在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指导企业财务决策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中小企业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
(一)过于注重局部利益,缺乏战略性目标
由于中小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往往缺乏战略性目标和整体意识,往往难以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如果只将减轻税负作为选择税收筹划方案的唯一标准,而忽略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这一战略目标,那么当企业自身价值减少时,盲目追求降低企业税负,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而言是没有意义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例如,部分中小企业为了节省销售阶段的利息,通过分期收款或者赊销的方式实施税收筹划。但这种方法会拖慢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同时也会导致应收账款数额的增加,很可能會引起坏账风险。
(二)专业性不强,筹划水平低下
我国的中小企业有企业规模小、组织程度差、支配资源有限等弱点,多数中小企业仍然采用所有权与管理权相结合的经营模式。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总是片面地认为税收筹划是为了减少税款缴纳额度或是降低企业税赋,而不是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力,这使得税收筹划的强大功能难以在企业中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在我国中小企业中,企业的税收筹划大部分是由企业内部的财税工作人员来完成。但是,税收筹划需要熟悉税法,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资源的局限性,往往不具备雇佣这种人才的条件。很多中小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税收筹划的培训,对税收筹划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也是一头雾水,不能灵活运用相关筹划的知识与技能。
(三)筹划成本偏高,可操作性较差
受客观因素的限制,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缺少专业的税收筹划人才与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无法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即使一部分中小企业条件稍好,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对税收政策把握不准等问题,从而使得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成本远远高于其所能带来的收益。但随着税收筹划重要性的凸显,中小企业开始委托税务代理中介机构来帮助其进行税收筹划。但我国的税收代理制度发展相对滞后,相关的税务代理结构能提供的税务代理业务也是有限的,并不能进行有效的税收筹划。同时,通过我国中小企业的很多税收筹划案例可以看出,许多企业提出的筹划方案的可操作性较差,仅仅是为了筹划而筹划,筹划方案既没有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考虑,也不符合其生产经营的目标。
(四)忽视存在的风险,筹划行为较盲目
中小企业管理者在实施税收筹划时,往往更注重税收筹划成功带来的收益,但很少考虑到税收筹划失败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具体操作和实践的过程中,税收筹划的开展往往与企业的其他决策一样会受内外环境变化影响而蕴藏着一定风险。并非所有的税收筹划都能像预期一样使企业收益增加的同时成本也减少。首先,税收筹划可能会引发投资扭曲的风险。在企业税收为零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倾向于将资源投入到产生最大利润的领域。正是由于税率差异的存在,才使管理者的投资选择有了理性的调整。其次,税收筹划具有主观性。中小企业税收筹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取决于管理者的主观判断,但多数管理者并非税收筹划方面的专业人才,对税收筹划实施条件与税收政策的认知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税收筹划也存在失败的风险。
四、改进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主要措施
税收筹划作为中小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内部决策,应当要具有宏观的战略思想。面对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解决,同时也应该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
(一)加大人才的培養力度,建立完善的代理机制
对我国的中小企业自身而言,税收筹划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人才的匮乏,税收筹划成功与否,与税收筹划人员的专业水平密切相关。企业应该提高其内部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加财务人员在税收方面的学习的机会。同时,应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税收政策的内涵,及时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调整。
从国家的宏观层面出发,我国政府应加大对税收筹划宣传力度,重视对税收筹划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国内的各高校应当重视这一人才缺口,加大对紧缺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国家还应重视对税收筹划代理机制完善,从而降低中小企业在税收筹划方面的投入成本,提高其税收筹划的质量。
(二)提高税收筹划意识,实现企业税收的整体统筹
正确认识税收筹划是在企业中推行税收筹划的重要前提,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加强对税收筹划的学习和认识,应明白纳税人享有税收筹划的权利,同时还要重视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税收筹划是一项合理合法的经济活动,不能将它与偷税、漏税、逃税、抗税等违法行为混为一谈。
中小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当有整体统筹的观念,要考虑企业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发展,全面分析自身的运营状况,合理选择税收筹划的项目。每个企业的经营行为均有其内在的特殊性,企业经营范围越广,涉及的税种种类就越多,税收筹划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因此,企业的管理者与财务人员要有整体统筹意识,确保筹划项目与自身经营实际相统一,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树立风险意识,避免进入筹划误区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预防税收筹划风险要注意这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应该强化自身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规范企业资金流动的会计核算,加大对财务信息的核查力度,确保税收账目清晰,税款计算准确。只有保证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才能正常展开。其次,要保证税收筹划方案适度的灵活性。由于中小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因此,在中小企业税收筹划时应该对国家未来的税收政策走向进行一定的预测与评估,做到提前准备,从而保证筹划方案相对有灵活性,这样有助于分散风险,保证筹划目标的实现。最后,中小企业要对比税收筹划产生的成本与效益,当这一税收筹划风险远远高于企业收益时,应果断决定放弃或终止该项筹划,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一、背景
中小企业(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简称SMEs),是指与所在行业的大型企业相比,在人员、资产及经营等规模上都比较小的企业。截止到2013年,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的总数量达98%以上,为国家税收总收入的贡献数达到50%,不难看出,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如何科学运用税收筹划降低企业成本,对企业自身的持续经营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原则与特点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收政策、经营战略及投资收益等客观条件的约束下,通过事先安排和规划,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战略目标而进行的经济活动。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守法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整体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同时,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还具有以下特点:
(一)合法性。税收筹划必须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下进行。
(二)筹划性。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是企业对自身的经济活动在发生之前就提前进行的具有超前性、筹划性的行为。
(三)目的性。中小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税收收益,最大限度地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
(四)综合性。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只考虑应纳税款的多少这一因素,还要进行整体综合的考量。
(五)风险性。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由于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其税收筹划带有失败的风险。
三、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及大众纳税意识的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意识到税收筹划在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指导企业财务决策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中小企业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
(一)过于注重局部利益,缺乏战略性目标
由于中小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往往缺乏战略性目标和整体意识,往往难以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如果只将减轻税负作为选择税收筹划方案的唯一标准,而忽略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这一战略目标,那么当企业自身价值减少时,盲目追求降低企业税负,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而言是没有意义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例如,部分中小企业为了节省销售阶段的利息,通过分期收款或者赊销的方式实施税收筹划。但这种方法会拖慢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同时也会导致应收账款数额的增加,很可能會引起坏账风险。
(二)专业性不强,筹划水平低下
我国的中小企业有企业规模小、组织程度差、支配资源有限等弱点,多数中小企业仍然采用所有权与管理权相结合的经营模式。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总是片面地认为税收筹划是为了减少税款缴纳额度或是降低企业税赋,而不是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力,这使得税收筹划的强大功能难以在企业中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在我国中小企业中,企业的税收筹划大部分是由企业内部的财税工作人员来完成。但是,税收筹划需要熟悉税法,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资源的局限性,往往不具备雇佣这种人才的条件。很多中小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税收筹划的培训,对税收筹划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也是一头雾水,不能灵活运用相关筹划的知识与技能。
(三)筹划成本偏高,可操作性较差
受客观因素的限制,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缺少专业的税收筹划人才与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无法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即使一部分中小企业条件稍好,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对税收政策把握不准等问题,从而使得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成本远远高于其所能带来的收益。但随着税收筹划重要性的凸显,中小企业开始委托税务代理中介机构来帮助其进行税收筹划。但我国的税收代理制度发展相对滞后,相关的税务代理结构能提供的税务代理业务也是有限的,并不能进行有效的税收筹划。同时,通过我国中小企业的很多税收筹划案例可以看出,许多企业提出的筹划方案的可操作性较差,仅仅是为了筹划而筹划,筹划方案既没有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考虑,也不符合其生产经营的目标。
(四)忽视存在的风险,筹划行为较盲目
中小企业管理者在实施税收筹划时,往往更注重税收筹划成功带来的收益,但很少考虑到税收筹划失败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具体操作和实践的过程中,税收筹划的开展往往与企业的其他决策一样会受内外环境变化影响而蕴藏着一定风险。并非所有的税收筹划都能像预期一样使企业收益增加的同时成本也减少。首先,税收筹划可能会引发投资扭曲的风险。在企业税收为零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倾向于将资源投入到产生最大利润的领域。正是由于税率差异的存在,才使管理者的投资选择有了理性的调整。其次,税收筹划具有主观性。中小企业税收筹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取决于管理者的主观判断,但多数管理者并非税收筹划方面的专业人才,对税收筹划实施条件与税收政策的认知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税收筹划也存在失败的风险。
四、改进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主要措施
税收筹划作为中小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内部决策,应当要具有宏观的战略思想。面对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解决,同时也应该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
(一)加大人才的培養力度,建立完善的代理机制
对我国的中小企业自身而言,税收筹划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人才的匮乏,税收筹划成功与否,与税收筹划人员的专业水平密切相关。企业应该提高其内部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加财务人员在税收方面的学习的机会。同时,应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税收政策的内涵,及时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调整。
从国家的宏观层面出发,我国政府应加大对税收筹划宣传力度,重视对税收筹划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国内的各高校应当重视这一人才缺口,加大对紧缺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国家还应重视对税收筹划代理机制完善,从而降低中小企业在税收筹划方面的投入成本,提高其税收筹划的质量。
(二)提高税收筹划意识,实现企业税收的整体统筹
正确认识税收筹划是在企业中推行税收筹划的重要前提,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加强对税收筹划的学习和认识,应明白纳税人享有税收筹划的权利,同时还要重视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税收筹划是一项合理合法的经济活动,不能将它与偷税、漏税、逃税、抗税等违法行为混为一谈。
中小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当有整体统筹的观念,要考虑企业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发展,全面分析自身的运营状况,合理选择税收筹划的项目。每个企业的经营行为均有其内在的特殊性,企业经营范围越广,涉及的税种种类就越多,税收筹划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因此,企业的管理者与财务人员要有整体统筹意识,确保筹划项目与自身经营实际相统一,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树立风险意识,避免进入筹划误区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预防税收筹划风险要注意这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应该强化自身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规范企业资金流动的会计核算,加大对财务信息的核查力度,确保税收账目清晰,税款计算准确。只有保证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才能正常展开。其次,要保证税收筹划方案适度的灵活性。由于中小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因此,在中小企业税收筹划时应该对国家未来的税收政策走向进行一定的预测与评估,做到提前准备,从而保证筹划方案相对有灵活性,这样有助于分散风险,保证筹划目标的实现。最后,中小企业要对比税收筹划产生的成本与效益,当这一税收筹划风险远远高于企业收益时,应果断决定放弃或终止该项筹划,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