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乡村振兴的翅膀

来源 :科技创新与品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四节气轮转更替,秋风将至,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我们用记者的目光和文字,在这个金黄的时节,静观科技潮,喜谈丰收事。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中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已经作古的本刊编委会主任袁隆平院士曾经说:“我有两个梦,一个梦是超级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接的子有花生那么大,叫做禾下乘凉梦。”
  这是一个丰收梦,也是一个科技梦。摆脱贫困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0%,探索激发科技力量,才能真正绘就现代农业的新画卷。
  大地是我们的生存之本,更是科技应用的温床。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里是农业科研工作的起始点,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大课堂,一大批农业科技人员,把脚扎在田间地头,把心融进农民所思所盼;一大批以农为本的企业家与稻田麦浪“接轨”,与农民的共同富裕“捆绑”在一起,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这是大地之福,是亿万农民之福。
  喜看稻菽千层浪,敢叫日月换新天。
  从“人拉肩扛”到全程机械化,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传统农业正朝着智慧农业转变。培育农业良种、改进栽培办法,推广机械深耕、深化土壤改良……哪一项都需要依赖科技“深耕细作”。科技创新正在为我国农业破卡点、补短板、强优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猗猗嘉禾,今盈我仓;粮豐民富,盛世和安。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成果,5575万农村人口实现脱贫。如果说城乡共同富裕是衡量乡村振兴的一个标志,那么这个标志的基础和保障就在于农业产业的兴旺,在于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而科技创新正是引领农业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我们的温饱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科技创新,正是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丽的翅膀”。
其他文献
院雅克·拉康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法国最著名的精神分析家。他通过观察6-18个月婴儿在镜子前的实验,研究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得出著名的“镜像理论”。本文借助拉康“镜像理论”,梳理电影《黑暗面》中法比安娜的自我建构过程以及他者在自我建构过程中的影响,分析主人公因自我与他者的分裂而带来的悲剧性结局,以期探讨影片深层的精神内涵。
公共舆论针对“内卷”“996”“打工人”等议题的讨论,显示出工薪阶层(无论是白领还是蓝领)正弥漫着一种普遍焦虑,即看不到未来工作对自己的意义,感到迷惘和无力。新技术条件下的工作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最大的问题是造成工作意义的贫困,这是劳动异化的极端表现。而新技术带来的“机器换人”、数字资本主义对工业资本主义的取代以及工人自组织的缺失是导致工作意义贫困的重要原因。鼓励青年人回归生活;建立劳动者的公共领域;广泛开展人文教育,让更多人文内容进入工作场地将是可能的改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