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走进幼儿心灵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nu_l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列为“六艺”之一,它在激发幼儿的想象,开发幼儿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在幼儿教育中,如何让音乐走进幼儿心灵,感受艺术美,谈几点方法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利用环境资源开展音乐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
  幼儿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和参加无数次的艺术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因此,幼儿艺术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教师组织的艺术活动,应走向大自然,接近大自然,通过大自然让幼儿感受音乐。在活动中,我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去寻找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在一次观察活动中,幼儿穿上雨靴、雨衣,打上雨伞,在大自然中感受雨。幼儿兴奋的在操场中玩耍,有的慢步,有的飞跑,有的在积水处踏得“啪啪啪”响,我感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契机,于是引导幼儿发现雨落在不同的地方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带着问题在玩耍中仔细寻找,发现了雨点落在雨伞上会发出“滴滴塔塔”的声音,落在小草上没有声音,落在大型玩具上有“笃笃”的声音等;然后参与到幼儿感兴趣的踏雨水的活动中,发现会发出“叭叭”的声音。幼儿在大自然中,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快乐的创造,同时也感受了音乐的美丽。
  二、巧用表演游戏开展音乐活动,让幼儿喜欢音乐
  游戏是幼儿表现生活、表现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他们常在游戏中以最自然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我们的音乐活动如果只停留在让幼儿被动地听唱歌曲的层面,那必然会让幼儿感到索然无味。我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常贯穿着游戏进行来开展音乐活动。例如:边唱边做开火车游戏,边唱边玩拍球游戏,边唱边做红灯、绿灯游戏,这些玩起来很简单的游戏不仅减轻了幼儿唱歌时的心理压力,还体验了唱歌的乐趣。
  例如在上音乐游戏《小老鼠上灯台》时,我就与幼儿一起带着小老鼠的头饰,和他们一起手拉着手,饰演小老鼠,与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快乐的游戏,当小花猫发现小老鼠在偷油吃时,我便和幼儿一起表演从灯台上滚下来,这时候,教师是幼儿的伙伴。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体验着幼儿的快乐,幼儿也感受着教师的快乐,这时候,我们是一体的,没有距离,师生共同融入到音乐活动中,尽情的享受着音乐。《理发》这首歌曲简单形象,诙谐有趣,贴近幼儿的生活。在这个活动中,我先让幼儿听音乐节奏和旋律,接着我让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做理发的一系列动作,幼儿们起劲地表演起来,他们自由发挥,把在理发店里见到的情景用身体动作表现了出来。最后让幼儿在理解歌词,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曲,这样的教学既轻松又有趣,幼儿十分喜欢。
  三、挖掘兴趣寻找音乐源泉,让幼儿享受音乐
  能让幼儿快乐的接触音乐,首先是幼儿喜闻乐见,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过去往往教师自己费许多时间选出音乐,但幼儿却不喜欢,因为教师忽略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于是我想到,在选择教材时为什么不能让幼儿与教师共同收集喜爱的音乐,从幼儿生活中寻找素材,寻找他们快乐的源泉。幼儿喜爱动画片,观看动画片成了每日必须完成的事,也是幼儿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巧妙运用图谱理解歌曲,让幼儿爱上音乐
  由于幼儿尚未具备一定的视唱的能力,不能独立处理关于音准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他们只能采用模仿演唱的方法来学唱歌曲。在幼儿初步了解歌曲的基础上,通过日常活动渗透,让幼儿多倾听,多哼唱,多模仿。在不知不觉中体会歌曲的情感。一些简单的线条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节奏,音高。如节奏缓慢的就~~~表示,节奏快的就用 ””””表示。形象又生动,有些歌曲中的附点是幼儿们难掌握的地方,我就用—表示前半部的3/2拍,*表示后半部的1/2拍。幼儿们一下就明白了,符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五、让幼儿参与活动设计,激发幼儿活动动机
  《纲要》指出,艺术教育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一般兴趣引申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让孩子参与到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来。于是我大胆尝试着让幼儿自己选择活动方式。交流中有幼儿提出:“老师我想唱《大耳朵图图》的歌”,“我想用《大耳朵图图》的歌来跳舞,我想用来打打击乐”,“我想画大耳朵图图……”幼儿有许多的想法,这时我感到一种单一的形式已不能满足众多幼儿的愿望,于是我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活动中尝试多种表现空间,让幼儿得到满足。这样,教师不再是设计者和指导者,而是观察者和支持者,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体,在快乐的活动中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六、综合开展音乐教学,让音乐走进幼儿心灵
  音乐的表现手法还有很多,唱歌、朗诵、绘画、舞蹈等。音乐欣赏激发幼儿的创新欲望和兴趣,针对不同的音乐选择不同的表现方法,从而更好地发展了幼儿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善于发现、善于为幼儿提供表现和锻炼的机会,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使很多幼儿喜欢上了音乐,而且在音乐的熏陶下,幼儿的自制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不同音乐的熏陶使幼儿的思维得到了锻炼,音乐的感受能力得到了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得到了巩固,幼儿的思维开拓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在其他活动中同样学会了从各个不同的方法去考虑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之,一节音乐欣赏活动,是要用到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要恰当结合各种方法,让幼儿在有限的经验基础上,丰富对音乐的感受,使音乐欣赏活动成为幼儿喜爱的、轻松地、愉悦的、充满趣味的艺术活动。学前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寻找体验音乐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
  (作者单位:东丰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快乐是孩子学习、探究、尝试的动力,孩子因为快乐所以学习,因为学习所以快乐。在音乐活动中,多给幼儿合作,交流的空间;并运用语言和身体语言与他人进行交往;是构建和谐精神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还可将幼儿要学习的技能技巧转化为孩子得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寻找教育契机。所以音乐教育对幼儿全身心地发展起着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重视幼儿音乐教育,力争把每一节音乐课上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并轻
期刊
“艺术教育”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狭义的讲,“艺术教育”可理解为对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广义的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专业艺术工作者。而幼儿艺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引发了幼儿的审美情感,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这些将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头脑中,成为他们人生的宝贵财富,使他们终生受益。  艺术教育是要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对艺术
期刊
据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维, 右半部处理总体形象信息。而目前部分家长和教师重视的文字、数字这些教育内容, 则使幼儿左脑负担过重, 右脑锻炼不足。这种现象有损于幼儿正常的和谐发展。美术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 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 通过想象和形象思维, 有利于幼儿右脑的发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对学前美术教育产生了一些想法。  一、我国学前美术教
期刊
“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本学期我们以赏画于玩、学画于嬉、教画于乐为主导思想,培养幼儿在快乐中学会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  一、创设具有美术氛围的活动环境和活动区域引起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幼儿的兴趣往往来源于直接的形象体验,他们对看到的新事物都会产生兴趣。于是幼儿园的活动室及走廊的都采
期刊
林语堂说:“鹤足的挺拔之美是逃离危险的结果,熊掌的雄壮之美是捕捉食物的结果”,音乐的艺术之美也许就是陶冶情操的结果了。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智育、美育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 。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从而促进幼儿成为德智美全面发展。  一、挖掘音乐背后的故事,构建德育教育主渠道  童年时,我学会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扣人心
期刊
在多年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始终认为,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从小形成的,从小对孩子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爱国主义的教育是我们幼教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我们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化宝库里有取之不尽的宝藏,我们应该科学有效的利用并挖掘好这些资源,让艺术梦想从这里起步。  一、让音乐教育寓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律动表现之中  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首先是他一生最初对美好生活的艺
期刊
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却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条件,是幼儿求知的动力,是学习各种知识的最好教师。美术活动是幼儿在启蒙时期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说美术教育活动的培养在我们素质教育教学中占重要地位,而无论干什么事情首先要对它产生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希望获得成功,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何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就成为我们工作的侧重点了。  一、通过观察引导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观察是进行美
期刊
审美能力是对事物的美具有敏感性,能发现美,创造美。生活中到处都有美,一朵花、一棵树、一条河、甚至一座城市,世界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而幼儿眼中的世界是和我们不一样的,他们眼中的世界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是一首好听的歌曲,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是一个动听的故事……  幼儿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的,从他们的画中就可以得知。幼儿生来就喜欢色彩鲜艳的玩具。由于孩子对色彩有一种深刻的情
期刊
幼儿美术教育指的是对幼儿的绘画兴趣进行培养、训练他们的基本绘画技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且充分体验快乐的一个过程。幼儿美术是严格遵循幼儿教育的基本准则,充分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利用不同的美术活动来提高他们对美术的热情与兴趣,让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美术创造带来的乐趣,以符合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一门学科。  绘画是幼儿表达行为仅次于模仿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爱好绘画是大部分幼
期刊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由此可见,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对儿童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孩子的创造力是通过多种活动实现的,做游戏、编故事都能丰富孩子的知识,为孩子的创造力的萌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