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作业不应只是做练习册的题目,完成作业本身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我在数学作业的创新设计与实施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写数学日记,让数学作业综合化。写日记,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写数学日记学生则比较陌生。一听到写数学日记,学生们都觉得新鲜好玩。于是,我们开始尝试写数学日记。之前,我也只是听说有的学校开展写数学日记的活动,具体怎么实施我也没有详细了解,只是凭着个人理解开始了尝试。开始阶段,我让学生记录自己在数学课堂上的所思、所想、所获。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的数学日记变成了流水账,“今天的数学课是在第2节,课前,我就期待:今天我们会学习什么知识呢?终于上课了,今天我们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我知道了圆柱有2个底面和1个侧面,底面是2个相等的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圆柱有无数条高——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增长了知识,我很快乐。”大多数学生的日记是“先说说课前,再罗列课上知识,最后谈感受”的三段论模式,看起来好像有模有样,实际空洞无物,数学日记犹如一潭死水,没有出现我预期的效果。于是,我开始想办法,搜罗优秀数学日记与学生一起学习。例如,一篇数学日记写道:“开始切西葫芦了,我把西葫芦切成一个个的小圆片,通过切我又发现,每切一刀,都会增加2个圆形的底面,上课时我不明白为什么切一刀表面积会增加,通过今天切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了。在切菜的過程中我还发现,我家的小菜板是一个长大约是40厘米,宽大约20厘米,厚大约是1.5厘米的长方体。西葫芦的形状是一个近似的圆锥体,我又量了量它的底面直径是18厘米,高大约是10厘米。由此我又知道了我炒的菜的体积是多少了。经过我的一番努力西葫芦炒鸡蛋终于出锅了,通过这次炒菜我又学会了一些数学知识,还培养了我的自理能力,我真高兴!”不断学习优秀日记让学生明白了,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让生活更多姿。数学日记可以记录数学课堂的事情,也可以是学校生活中的数学,还可以是家庭生活中的数学。此后学生写起数学日记也就有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写数学日记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应用能力、写作能力,也让数学作业融入了更多学习因素,呈现出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成为我进行作业教学改革的新视角。
画思维导图,让学生思维可视化。在单元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时,教师通常通过习题训练让学生回顾复习或者教师进行简单的单元知识梳理再复习。思维导图为教师开展复习课教学提供了新方向。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呢?以《比例》这一单元复习为例,我要求学生把最概括的主题(单元名称)以图形形式体现出来,中央图要以三种以上的颜色,然后一个主题一个大分支,每条分支要用不同的颜色。其中,中央线要粗,越往外延伸的线会越细,字体也是越靠近中心图的最大,越往后面的就越小。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主动思维、主动进行知识梳理和建构过程,这样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做实践作业,让探究学习生活化。探究性作业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我尝试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究、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实践性作业,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了解生活中的数学。在学习了《利率与利息》这节课后,我布置的周末家庭作业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存钱。课堂上,我要求学生们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了活动思路和想法,然后在周末去实践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作业。“通过去存钱,我确定了数学课上学习的利息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的。”“我通过妈妈还了解了不同的银行为了吸引人们去存钱有不同的方法,农商银行存钱送礼品。”“我有了自己的存单,我太高兴了。”从日记中不难看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从中他们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数学作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开动脑筋,大胆尝试,改革作业形式,增强趣味性;设计开放性、研究性的作业,增强探究性。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发展数学能力。((单位:山西省临汾古县辛庄小学)
写数学日记,让数学作业综合化。写日记,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写数学日记学生则比较陌生。一听到写数学日记,学生们都觉得新鲜好玩。于是,我们开始尝试写数学日记。之前,我也只是听说有的学校开展写数学日记的活动,具体怎么实施我也没有详细了解,只是凭着个人理解开始了尝试。开始阶段,我让学生记录自己在数学课堂上的所思、所想、所获。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的数学日记变成了流水账,“今天的数学课是在第2节,课前,我就期待:今天我们会学习什么知识呢?终于上课了,今天我们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我知道了圆柱有2个底面和1个侧面,底面是2个相等的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圆柱有无数条高——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增长了知识,我很快乐。”大多数学生的日记是“先说说课前,再罗列课上知识,最后谈感受”的三段论模式,看起来好像有模有样,实际空洞无物,数学日记犹如一潭死水,没有出现我预期的效果。于是,我开始想办法,搜罗优秀数学日记与学生一起学习。例如,一篇数学日记写道:“开始切西葫芦了,我把西葫芦切成一个个的小圆片,通过切我又发现,每切一刀,都会增加2个圆形的底面,上课时我不明白为什么切一刀表面积会增加,通过今天切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了。在切菜的過程中我还发现,我家的小菜板是一个长大约是40厘米,宽大约20厘米,厚大约是1.5厘米的长方体。西葫芦的形状是一个近似的圆锥体,我又量了量它的底面直径是18厘米,高大约是10厘米。由此我又知道了我炒的菜的体积是多少了。经过我的一番努力西葫芦炒鸡蛋终于出锅了,通过这次炒菜我又学会了一些数学知识,还培养了我的自理能力,我真高兴!”不断学习优秀日记让学生明白了,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让生活更多姿。数学日记可以记录数学课堂的事情,也可以是学校生活中的数学,还可以是家庭生活中的数学。此后学生写起数学日记也就有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写数学日记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应用能力、写作能力,也让数学作业融入了更多学习因素,呈现出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成为我进行作业教学改革的新视角。
画思维导图,让学生思维可视化。在单元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时,教师通常通过习题训练让学生回顾复习或者教师进行简单的单元知识梳理再复习。思维导图为教师开展复习课教学提供了新方向。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呢?以《比例》这一单元复习为例,我要求学生把最概括的主题(单元名称)以图形形式体现出来,中央图要以三种以上的颜色,然后一个主题一个大分支,每条分支要用不同的颜色。其中,中央线要粗,越往外延伸的线会越细,字体也是越靠近中心图的最大,越往后面的就越小。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主动思维、主动进行知识梳理和建构过程,这样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做实践作业,让探究学习生活化。探究性作业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我尝试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究、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实践性作业,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了解生活中的数学。在学习了《利率与利息》这节课后,我布置的周末家庭作业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存钱。课堂上,我要求学生们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了活动思路和想法,然后在周末去实践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作业。“通过去存钱,我确定了数学课上学习的利息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的。”“我通过妈妈还了解了不同的银行为了吸引人们去存钱有不同的方法,农商银行存钱送礼品。”“我有了自己的存单,我太高兴了。”从日记中不难看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从中他们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数学作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开动脑筋,大胆尝试,改革作业形式,增强趣味性;设计开放性、研究性的作业,增强探究性。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发展数学能力。((单位:山西省临汾古县辛庄小学)